上海小初搖號結果出爐!6成以上學校搖號錄取,該「卷」還是「佛」?

2022-07-06     外灘教育

原標題:上海小初搖號結果出爐!6成以上學校搖號錄取,該「卷」還是「佛」?

看點 7月4日、5日,上海開展了今年義務教育階段民辦中小學報名志願錄取工作。激動人心的搖號終於來了,16區的結果也在眾人的期待中正式亮相。搖號結果讓人歡喜讓人愁,不論結果如何,搖號是教育眾多選擇之一,在家庭教育越發重要的今天,家庭也可以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裡。

支持外灘君,請進入公眾號主頁面「星標」我們,從此「不失聯」。

文、編丨May

7月4日-5日,上海開展了2022年義務教育階段民辦中小學報名志願錄取工作。昨晚,滬上16區已經公布搖號錄取結果 (搖號:當報名民辦學校的人數超過計劃招生數,實行電腦派位,隨機錄取)

電腦隨機錄取結果將以簡訊方式第一時間告知家長,家長也可訪問各區指定網站、登錄「一網通辦」義務教育入學專欄或者「上海市義務教育入學報名系統」查詢。

16區的搖號安排如下:

7月4日, 黃浦區、徐匯區、長寧區、虹口區、金山區、松江區、青浦區、崇明區組織電腦隨機錄取。

7月5日, 靜安區、普陀區、楊浦區、閔行區、寶山區、嘉定區、浦東新區、奉賢區組織電腦隨機錄取。

外灘君對各區搖號錄取結果做了統計,需要的家長可參見下表(信息以各區教育網站發布的信息為準)。

1、超額搖號熱度依舊

在上表中,16個區的百餘所中小學,每所學校具體情況均有所不同。例如,金蘋果學校既有小學,又設有中學;正達外國語小學有南、北校區;遠東學校有雙語班,普通班等不同情況,在錄取時,分配不同的名額,採取分別錄取的形式。

以上207種錄取情況中, (為了使計算數據直觀準確,以上涉及分別錄取的形式,均算作一種單獨錄取情況)

有55所學校屬於報名人數≤計劃數,學校走讀和住宿都採取全部錄取方式,占比26.6%;

有17所學校屬於走讀和住宿一個全部錄取一個超額搖號的方式,占比8.2%;

有135所學校屬於報名人數>計劃數,學校只採取了超額搖號方式,占比65.2%。

採取超額搖號的學校占比三分之二,可見今年的民辦搖號熱度未減,此外,家長和學生想進心儀學校的願望比較強烈,也願意為了自己的追求有所冒險;採取全部錄取的學校占比近三分之一,說明部分家長對於學校選擇採取較為穩妥的方式。

2、新增「政府購買學位」,高性價比與強競爭同在

今年民辦招生新增「政府購買學位」,這一舉措屬於三方利好:

對於家長而言,以更低的價格,享受優質民辦的服務;

對學校來說,用公用經費補助,生源和收費都能夠保障;

對政府來說,是民辦在校人數縮減到5%以下的重要調控手段,而且發揮了民辦學校充滿活力的辦學機制,又體現政府舉辦義務教育的責任,解決家長選擇多樣化教育的需求。

不過另一方面,高性價比的民辦人人都想去,今年這批「購買學位」的民辦,搖號競爭也非常大,我們來看看「政府購買學位」民辦的搖號情況——

在以上列表93所「政府購買學位」的民辦校中,

有74所學校只採取了超額搖號的方式,占比79.6%;

有13所學校只採取了全部錄取的方式,占比14%;

有6所學校採取走讀和住宿一個全部錄取一個超額搖號的方式,占比最少,為6.4%。

「政府購買學位」本身並不是鼓勵大家就讀民辦學校,但是這些學校在今年依舊非常受歡迎,可以看出學校的教學質量仍然對家長有巨大的吸引力,寧願冒著搖不上號的風險也要來一試。

在上海各區「政府購買學位」的民辦校,浦東、閔行是總數最多的2個區,均高達十餘所;其次是楊浦,有十所學校。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靜安區的4所民辦小學全部由政府購買了學位,而且這4所都是只對本區招生。

3、為心儀學校一搏,還是嘗試別的選擇?

在全部16個區里,

徐匯區、長寧區不論是走讀,還是住宿,均是超額搖號方式;

虹口區、金山區、青浦區、靜安區、楊浦區只有個別走讀或住宿採取了全部錄取方式,而其他均是超額搖號;

比較特別的是閔行區、浦東新區,二者兩種錄取方式參半。

整體來看,徐匯區、長寧區的搖號壓力還是比較大的,要上到自己心儀的學校,或許真的需要一些運氣。閔行區和浦東新區的壓力相對來說比較小,但是這兩個區內報名了需要搖號的學校的家長恐怕心裡還是要受一番糾結的。

每年的搖號都會引起大家的熱切關注,不僅僅是因為學生通過搖號的方式取得名額,關係到未來孩子將何去何從。從另一個方面來講,搖號入學使得不再通過給孩子們做簡歷、投遞簡歷、參加考試等方式爭得入學名額,學生也不會因為家庭沒有「學區房」的條件而與好學校失之交臂;對於學校來講,普通學校也能有競爭名校的機會,從而慢慢縮小各個學校的生源質量差距,均衡教育資源,用另一種方式促進教育的相對公平。

而究竟是要為了自己心儀的學校大膽放手一試,嘗受一番心裡糾結,還是把目光放到別處,嘗試別的選擇,始終是體驗了之後才有一番真實、深刻的感悟。對於每個報志願的家庭來說,結果和未來是未知,具體情況仍然是件讓人糾結的事。

有的家長選擇衝擊一下「夢校」,又碰上搖號,這兩天過得可謂是惴惴不安;

有的家長選擇報名對口公辦學校,或者是沒有參加搖號的,心情可能就會輕鬆許多。

也有的家長以為就算沒搖中,也不至於會難過。但是沒搖上後身體還是做出了真實的反應,好像徹底麻木了,又像被人活埋進了一個土坑裡,整個人都喘不過氣來。失望、痛苦、後悔、無助,各種複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

其實如果沒有錄上,失落是難免的,但是「一定要入讀某一所學校」並不是教育的唯一解。

外灘君也問到一位直接為孩子報名對口公辦學校並且沒有經歷搖號的媽媽,作為一位避開了搖號鋒芒的媽媽,她是這樣為孩子計劃的:買了學區房,並租了學校附近的房子,方便上學;離家近,時間也更寬裕,家長可以親歷親為做好孩子的教育,將自己的教育理念付諸實踐。

可見,即便不參加搖號,教育也仍然有許多可能性,在家庭教育越發重要的今天,家庭也可以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裡。

註:本文由外灘教育綜合整理

相關數據來源:各區教育局官網、上海教育,如有侵權請聯繫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00db0fa36bdcc534eb54ad701fe3b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