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蘇州網訊 (記者 楊學敏)正在熱映的電影《少年的你》,正引發人們對校園暴力的思考。記者從蘇州市檢察院獲悉,今年1-10月,蘇州未檢共提請批捕未成年226名。其中涉及到校園欺凌案件,蘇州近年一直保持在個位數。
蘇州校園欺凌普法進校園 圖源:蘇州檢察院
當然,這一數據主要是指進入刑事案件定罪的案件。日常生活中,程度較輕、沒有進入到司法程序的校園欺凌數量則不在統計之中。
案件雖少,但每一件都可能與數個家庭的幸福休戚相關。
蘇州16歲少年欺凌同學至自殺 被判15年有期徒刑
2017年,剛滿16歲的小浩糾集同學在學校里嚴重欺凌身體弱小、性格內向的同學小源,最後造成了小源死亡的嚴重後果。
小浩出生於外地一戶普通家庭,初中畢業後,考到蘇州某家職業技術學校。根據其母親介紹,小浩小時常遭父親打罵。
《少年的你》被欺凌的女主 電影劇照
被害人小源同樣出生於外地一戶普通家庭,由於性格比較內向,在遭受欺凌後一直沒有告訴父母或者老師,最終釀成了自殺悲劇。
蘇州市檢察院第八檢察部主任、二級檢察官姚國梅介紹,考慮到本案中小浩隨意欺凌同學,造成嚴重的後果,檢察機關以故意傷害罪提起公訴,最終小浩被法院判處十五年有期徒刑,而參與欺凌行為的其他同學也分別被判處三年到七年六個月的有期徒刑。
管教未成年方法盤點:收容教養、看守所、少管所、工讀學校
對於16周歲以上未成年人,我國刑法明確規定,其應負刑事責任。在此案中,小浩剛剛年滿16歲,剛好達到法律規定承擔刑事責任年齡,因此送至少管所進行管教。
對於14-16周歲之間未成年人,我國《刑法》第17條做出了明確規定:
這也意味著,對14-16周歲年齡段違法犯罪未成年,將視情節嚴重與否決定是收容教養,還是承擔刑事責任,或者只需責令監護人管教。
值得一提的是,收容教養同樣在少管所進行。法律人士介紹,收容教養是一種具體的行政行為,不是刑事制裁措施,也不同於行政處罰,而是由公安機關負責操作和執行,可以理解為由國家對其進行監護。 「收容教養的未成年人會被帶到少管所進行看管,期限是1到3年。」
對於14周歲以下未成年,我國《刑法》則規定,未成年人如果實施違法犯罪行為,14周歲以下不作犯罪處理。但「在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此外,在起訴判決期間,違法犯罪未成年人則會被臨時羈押在看守所(在蘇州,該機構為蘇州市第三看守所),判決之後則需送至少管所。
談到未成年犯罪,工讀學校則是一個日漸淡出的名詞。工讀學校,後改稱專門學校,是國家為有輕微違法犯罪行為的未成年開設的特殊教育機構。被送至其中的青少年中,多數犯有不良行為或犯罪行為。矯治這些行為,正是工讀學校的一個重要職能。
據了解,目前江蘇省唯一一所專門招收行為習慣偏差、學習基礎差、家庭教育有困難、影響普通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孩子的的工讀性質學校,是位於南京的建寧中學。
填平校園欺凌的「陰溝」仍需全社會的努力
儘管類似機構很多,但校園欺凌案件仍時有發生。法律人士介紹,這一部分源於目前有關法律仍處於空白,懲處機制、前期預防干預機制不夠完善,缺乏震懾力。
值得注意的是,10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已提交人大常委會進行審議,草案將「辱罵、毆打他人,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等校園欺凌行為首次明確列為偏常行為,並對家庭、學校及有關部門進一步明確。
除了法律因素,盤點眾多欺凌案件,多數都與父母管教方法不當有關,被欺凌一方則以性格內向、不擅交際的孩子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