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長得丑就該死嗎?」

2020-03-13     國家地理中文網

每年,

幾千萬條鯊魚被人類殺死。

把每年被殺的鯊魚首尾連起來,

就可以繞地球一圈。

攝影:ISAAC LAWRENCE, AFP/GETTY

據《國家地理》學會和「早間諮詢」調研機構統計的一份清單顯示,55%美國人把蜜蜂排在他們最想拯救的物種,而排在最末位、「最不想拯救」的物種呢?

是鯊魚。

雪茄達摩鯊

攝影:BILL CURTSINGER,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長得丑就該死嗎?

圖為《國家地理》攝影師David Doubulet名作,也喚回無數美國人對電影《大白鯊》的恐怖回憶,這部電影或許是造成鯊魚在美國民眾間最不受歡迎的誘因之一,但是不受歡迎就要被大批量殺死嗎?

攝影:DAVID DOUBILET,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其實有的鯊魚長得也溫順

太平洋扁鯊

攝影:DAVID DOUBILET,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深海貓鯊

攝影:NORBERT WU, MINDEN PICTURES,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這條雖不溫順但罕見:皺鰓鯊,於日本沼津市被一位漁民發現的,比較罕見,一般生活在600米深的海中,這條鯊魚後被運送到淡島海洋公園。

攝影:AWASHIMA MARINE PARK, GETTY IMAGES

鯊魚種類繁多,

是海洋中不折不扣的「大魚」,

80%鯊魚體長在1.6米左右,

最大的鯨鯊長達20米,重達8噸。

攝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鯨鯊。它們是海洋中的溫柔巨人,以濾食為生,不會攻擊人類。

攝影:BRIAN J. SKERRY,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而人類捕殺鯊魚,

絕大部分並不是為了吃肉,

據說鯊魚肉有毒,

冰島名菜「臭鯊魚」發酵後則可抵消毒素,

但「臭鯊魚」作為比鯡魚罐頭還臭的存在,

世上多數人無法享用。

偌大一條大鯊魚,

大多數人類卻只為了它小小的「魚翅」。

(下面的視頻分分鐘讓你了解魚翅走私的罪惡)


2017年被截獲的漁船上發現成千上萬條鯊魚殘骸,是加拉帕戈斯群島史無前例的捕鯊行徑。

供圖:GALÁPAGOS NATIONAL PARK DIRECTORATE

魚翅的營養價值很高嗎?

其實,

吃個雞蛋吸收的營養都比魚翅多!

在日本宮城一個捕魚港口,每堆由50條藍鯊組成。

圖源:Tre'Packard / PangeaSeed.org

對於商人來說,

鯊魚身上最寶貴的是魚鰭

用魚鰭做的魚翅湯是亞洲傳統食物,

一碗可以賣到600美元。

鯊魚肉卻沒什麼價值。

明代魚翅被推向飲食市場,立刻引起強烈共鳴。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鮫魚)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並肥美,南人珍之。」

攝影:JOHANNES EISELE, AFP/GETTY

這意味著一些漁民割下活鯊魚的魚鰭後,

直接把受傷的鯊魚扔到船下,

讓它們自生自滅。

可憐的鯊魚,

不是沉到海底溺死、失血而亡,

就是被其他捕食者吃掉。

失去魚鰭的鯊魚在海里無法遊動,有的鯊魚窒息而死,有的淪為其他海底動物的食物。

而且鯊魚的成熟和繁殖非常慢,

後代極少,

種群恢復需要很長的時間

格陵蘭鯊可以活500年,地球上壽命最長的脊椎動物,它們直到156歲才開始繁殖。

攝影:PAUL NICKLEN,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4億多年前地球上就出現了鯊魚,

而恐龍最早2億3500萬年前才出現!

今天有四分之一的鯊魚瀕臨滅絕,

一些鯊魚的種群數量減少了90%

姥鯊的樣子看起來像是史前生物,但是性情十分溫和,過去幾十年數量一直呈下降趨勢,捕殺案件屢屢發生,因為姥鯊的魚鰭可以製成價值不菲的魚翅。

攝影:COURTESY MUSEUM VICTORIA

進入21世紀後,

鯊魚捕獵在美國海域已屬非法行為

13個州和3個地區也禁止銷售魚翅

實際上,在全球魚翅市場中,

美國並非魚翅的主要生產國和消費國。

該照片拍攝於舊金山唐人街的某個市場。2013年,加利福尼亞州開始實施魚翅禁令。

攝影:JIM WILSON, THE NEW YORK TIMES/ REDUX

然而,

在全球合法與非法魚翅交易運輸線路中,

美國港口扮演了中轉站的角色,

這在無形中助長了魚翅走私

名廚Gordon Ramsay稱,切割鯊魚魚鰭是他所見過最殘酷的殘害動物行為。

圖源:Tre'Packard / PangeaSeed.org

根據2019年的一份報告,

美國的地理位置

使其成為魚翅走私路線中的轉運樞紐:

一邊是南美洲和中美洲的鯊魚捕撈國

另一邊是亞洲魚翅市場

(報告出自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

攝影:JIM WILSON, THE NEW YORK TIMES/REDUX

大量非法運輸魚翅

通過陸運、空運和海運從美國過境。

根據2018年的一項研究,包括墨西哥、哥斯大黎加、厄瓜多和秘魯在內,主要出口國會捕撈魚翅交易中常見的魚類,其中很多魚類未經許可不得售賣

攝影:SHAWN HEINRICHS

拉丁美洲的很多出口國也是國際魚翅交易的「主要參與者」,巴拿馬和哥斯大黎加等國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魚翅出口經過美國。

魚翅往往被誤標為

「冷凍海鮮」「水產乾貨」

甚至是完全不相干的東西——

比如被標為「網球鞋」!

環保人士聚集在香港,抗議魚翅的消費。

攝影:ISAAC LAWRENCE, AFP, GETTY IMAGES

2017年,奧克蘭港突擊搜捕魚翅行動,在對一艘從巴拿馬駛往香港的貨櫃船、進行例行檢查的過程中,他們發現超過23.5噸的魚翅它們被標為黃瓜和腌黃瓜。

2020年1月,一架飛往亞洲、經停美國邁阿密機場的貨機被查出635公斤魚翅4000個魚鰭中多達40%屬於非法,其中包括無溝雙髻鯊、絲鯊長尾鯊。這批貨物的商業價值約為100萬美元。

長尾鯊的尾巴占體長的三分之一,長尾巴用來敲暈獵物,一般需要7-14年才能成熟,一胎只能產2—4尾魚。這隻長尾鯊被困在了「幽靈網」中。

攝影:BRIAN SKERRY,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我們很清楚,

這只是冰山一角

然而我們很難知道冰山有多大。」

攝影:BRIAN J. SKERRY,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如果魚翅暢通無阻地穿過美國的邊界,

美國卻無動於衷,

那麼美國就是鏈條上的薄弱環節

鯊魚鰭拼盤:一系列殘缺的魚翅等待清潔和處理。

攝影:SHAWN HEINRICHS

對於過境的非法魚翅運輸,

美國尚且無法及時獲取信息、

監控交易情況,

如此一來僅靠貨物檢查,

無異於大海撈針

攝影:JOHANNES EISELE, AFP/GETTY

最佳解決方案是全面禁止

美國的魚翅禁令將提高運輸魚翅的總成本,

增加運輸壓力

以期減少原產國捕撈作業

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的Lara表示:

「我們必須做到

『我的管轄範圍內沒有,美國沒有』

如果魚翅途經美國,

那麼我們必須站出來,

執行其他國家的法規,

幫助這些動物生存下去。」

(最後上個視頻:這段暖心又感人的視頻,在《國家地理》視頻平台上一經發布,便獲得160萬次點擊,只想說,人和人的差距咋就這麼大呢?有的人在舍了命地救,有的人在玩了命地殺)


視頻內容更正:鯨鯊屬於魚類,非海洋哺乳動物

現在購買「物由心生·內外兼修之禮」

禮盒限量50份,售完即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xLZ4XAB3uTiws8KYPr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