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華植保
隨著我國水稻種植技術的不斷革新,水稻產業也迎來很好的發展勢頭。然而,有一個問題始終不容忽視,即水稻病蟲害。特別是在全球氣候不斷變暖的趨勢下,水稻病蟲害愈演愈烈。為保證水稻的健康成長,促進水稻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須要大力加強預防和治理。因此,我們分析了造成水稻病蟲害多發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具體的防治對策。
1、水稻三大病毒病
(1)條紋葉枯病:由灰飛虱傳播病毒。防治技術體系:「抗、避、斷、治」。堅持「切斷毒鏈、治蟲控病」藥劑防治策略。在灰飛虱傳毒關鍵時期,科學防治,降低越冬基數。藥劑使用:「速渡」+「綠亨106」+「天寶」進行噴霧。
用它防治稻曲病、稻瘟病、葉枯病、稻飛虱等病蟲害,打上立即見效
(2)黑條矮縮病:由灰飛虱傳播病毒。與條紋葉枯病區別:黑條矮縮病——矮縮1/5~2/3、葉色暗綠、不抽穗或穗小<50%、葉背和莖杆蠟淚狀突起。條紋葉枯——褪綠黃花、分櫱減少、矮化不明顯、畸穗/假白穗。發病早期矮縮症狀不明顯,易與僵苗不發混淆,確證之時應對補救措施少;黑條矮縮病毒不經卵傳播。條紋葉枯病毒可以經卵傳播!防治藥劑「速渡」+「吡蚜呋蟲胺」+「天寶」噴霧。
(3)南方黑條矮縮病:由白背飛虱傳的南方黑矮病毒引起。南方黑條矮縮病防治:關鍵防治策略是「治蟲控病」;即把遷入蟲源、峰期為重點防治對象;應本著治早、速效加持效的原則,在帶毒白背飛虱遷入秧田和本田初期時用藥預防。對分櫱期已侵染稻田,應用抗病毒劑+葉面肥+生長調節劑減輕症狀,減少產量損失。防治配方:「速渡」+「吡蚜呋蟲胺」+「天寶」
2.紋枯病
原因:(1)感病品種擴大。
(2)氣候條件適宜:夏秋季溫度偏高、降水偏多。
用它防治稻曲病、稻瘟病、葉枯病、稻飛虱等病蟲害,打上立即見效
(3)氮肥用量偏高。
(4)種植方式簡化。
(5)控病措施單一。重視藥劑防治,忽視農業防治。
防治建議:做好水漿管理,科學運籌肥料。用水做到「前淺、中曬、後濕潤」,避免長期深灌;控制氮肥用量,切忌水稻生長中後期大量施用氮肥;要把握好病害水平擴展和垂直擴展初期的第一次用藥,壓低病情基數,以後根據病情發展適時防治。關注直播稻穗期病情!第一次防治適期掌握在分櫱盛期病穴率達20%時,用足水量、建立水層、對準基部用藥,做到用足藥量,交替用藥。
藥劑使用建議: 32.5%攻阻(苯甲、嘧菌酯)、井岡多菌靈、田清清(噻呋戊唑醇)等。
3、稻瘟病
在少數高感品種上常嚴重發生。對感病品種、尤其是部分抗條紋葉枯病品種,重點抓好破口期的藥劑預防。一旦錯過適期,大部分藥劑治療效果均較差。
主要防治藥劑:32.5%攻阻(苯甲、嘧菌酯)、三環唑;40%稻瘟靈等。
4、稻曲病
稻曲病對水稻危害極大,發生後無法逆轉,所以必須提前預防,防治適期:破口前5-7天第一次用藥,齊穗期第二次用藥,把握防治適期十分關鍵,必須立足預防。
主要藥劑:氧化亞銅;32.5%攻阻(苯甲.嘧菌酯);田清清(噻呋戊唑醇);琥珀肥酸銅;氟環多菌靈;戊唑醇等。
用它防治稻曲病、稻瘟病、葉枯病、稻飛虱等病蟲害,打上立即見效
5、白葉枯病/細條病
主要在老病區發生。種子處理:20克63%拌趣1+1兌水400-600毫升拌15-20公斤種子。稻田防治:出現發病中心或病區颱風暴雨後立即用「速渡」噴霧防治。
6、稻飛虱
稻飛虱是常發害蟲,在防治上,堅持「治上壓下」防治策略。實踐表明,早期用藥防治稻飛虱,由於水稻生長量小,內吸性強,因而用藥量少,防治效果好,可以較好的控制下一代的蟲量,減輕下一代防治壓力。
一要適期用藥。掌握在低齡若蟲高峰期,提高藥劑防治效果。
二要用對藥種。對褐飛虱,推廣施定康等高效低毒單劑及其復配劑,殺蟲又殺卵,要交替使用農藥。
三要科學施藥。水稻生長中後期,推廣使用大容量高壓動力施藥器械,提高防治效果。使用藥劑:「吡蚜呋蟲胺」+「吡丙醚」+「強力助攻」
用它防治稻曲病、稻瘟病、葉枯病、稻飛虱等病蟲害,打上立即見效
稻縱卷葉螟
稻縱卷葉螟屬於常發性遷飛性害蟲,持續在偏重以上發生,發生代次多,危害時期長,蟲卵量高,發生程度重。
化學防治——堅持「治早、治小,達標防治」的策略,稻縱卷葉螟最佳防治時期為卵孵化盛期。
防治藥劑:綠亨108、斗樂、愛滅爾。阿維菌素等
稻薊馬
防治適期掌握在卵孵高峰期,以秧田期和本田分櫱前期為防治重點。當秧田卷葉株率達50%以上,或百株有成蟲20頭以上;粳稻本田初期卷葉株率達30%以上,又遇連陰雨天氣時立即用藥防治。
藥劑防治:吡蚜呋蟲胺+吡丙醚+強力助攻。
(手機下載「愛華植保」APP,獲得一個免費的植保老師)。
需要了解更多產品,直接點擊文章末尾藍色小字「了解更多」。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