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本科期間相比,和導師關係很大。
學業獎學金。以前讀研不需要交學費,現在改革了,要交學費,但會以學業獎學金的形式返還全部or部分。這種獎學金分等級,最高等除了能抵充學費和住宿費,還會有盈餘;最低等可能還不夠抵充學費(視學校而定,有的學校資金充足且願意給予學生這方面待遇,最低等也夠抵充學費)
國家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其他獎學金(如企業獎學金、校友贊助獎學金、校級獎學金等)。國獎2萬,省獎1萬,其他各類獎學金金額不等。所有這些獎學金評選的標準幾乎一致:科研占大頭,即論文、專利、項目、有分量的獎項等。
1、老師對科研的幫助
參照評選標準,評上獎學金主要憑論文、專利、項目、有分量的獎項。對於科研,大部分研究生可能才剛入門,要想在高級別期刊上獨立發表論文、獨立申請獲批主持項目、獲得省級以上獎項等等絕非易事(這樣的人才一定有,但大部分同學難以達到),這時候導師的影響就大了。
參與導師的項目,老師會給予一定的指導,至少提供了大環境大方向,老師的發文渠道也比學生更廣。據我所知,有些刊物不收學生為一作的論文甚至不收帶學生名字的論文。
簡單來說,一個搞科研搞了多年的人比剛接觸科研的學生總要強多了吧,尤其是那些手握各種項目和基金的導師。
學校往往只會給出粗略的評選標準,細化的評選規則各個學院有自由發揮的空間。學院評委會都是由老師組成的,如果導師在學院很有話語權對評選會有影響。不是老師以權謀私暗箱操作,而是有時候會出現存疑或兩可的情況,有商討的必要和空間,這時候導師幫一把說兩句可能就評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