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呂世明
低迷的3月底終於了迎來了一部救市之作,《哥斯拉大戰金剛》將解除許久以來的進口大片之荒,上一部破10億的進口片已經是距今整整19個月的《速激外傳》。
從中國內地開始正式引進進口影片開始,進口片就在內地影市擔負起了相當大的使命和責任,畢竟多廳化建設和數字化改造後,高端的影廳是需要進口大片來做補充的。雖然進口片在那些年市場占比和影響力方面有下滑的趨勢,甚至進入到內地票房TOP10的難度在加大,往日裡那種無往不利的現象在一步步萎縮,但必須要看到,在冷檔期,進口片仍然是非常有必要的。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內地也面臨著進一步的市場恢復,交出一份令所有人都滿意答卷是今年內地電影人和影迷的擔當,這不僅僅需要頭部影片和獻禮片的發力,也不能缺少一部部進口片的補充。
那麼為什麼今年完成600億的票房指標,一定不能缺少進口片呢?
600億票房大盤,離不開進口片
頭部靠國產片,
腰部支撐靠黑馬、爆款和進口片
今年春節檔之後,《你好,李煥英》和《唐人街探案3》進入內地票房TOP5,擠掉《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這可能預示著在未來內地每逢一個重大檔期,頭部影片都有可能開始衝擊票房TOP10,把復聯英雄「踢」出前十隻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和其他國家地區目前仍然有大量好萊塢電影占據票房榜前十不同,內地和東亞地區仍然還是以本地區電影為主要票房產出,中日韓的本土頭部影片都要承擔起票房支撐的作用。
這可能和整個東亞地區較特殊的文化底蘊和氛圍有關,拋開一些特殊的國情來看,內地電影市場的穩步發展和更年輕影迷的崛起,也締造了一次次的票房神話,也是這些票房神話在撐起一部部的頭部影片。
600億票房大盤,離不開進口片
《阿凡達》內地重映持續中
《阿凡達》上映後的五年間,進口片往往要擔任衝擊年冠並成為頭部重點影片的任務,這幾年也是內地電影多廳化、高端化和全面數字化的過渡期,進口片和國產片整體上形成了交相輝映的狀態,在爭奪TOP10的份額往往是不到年底不見分曉。
但到了2015年,國產片開始無懸念的搶占年度票房冠軍,只不過大家要猜測那部影片會是這個幸運兒,即便兩部「復聯」上映時,國產片也有信心最終得到年度冠軍。
600億票房大盤,離不開進口片
《變形金剛4》目前最後一部內地票房年冠
即便如此,在直接面對進口片,特別是像「復聯繫列」和「速度與激情系列」(包括衍生影片)時,國產影片還是體現一絲謹慎的態度。多年來,很少有國產片會選擇與頭部進口片硬碰硬。
近年進口片想進入到票房前十已經愈發困難,雖然在票房表現上進口片仍然「較穩定」,但已經很難直接去挑戰國產片票房霸主的地位,反而在更多的時候要去承擔腰部電影票房任務,同時大部分票房5-15億區間的影片也更多出現了進口片的身影,而這個區間內也更多成為國產黑馬和一些爆款影片的落位區間。
600億票房大盤,離不開進口片
進口片IP延續性更強,
題材和寬容性更具優勢
中國觀眾很講究「圓滿」,對於系列影片追求最好能夠完完整整的引進到內地上映,在譯製片進入新千年的前前後後,像《指環王》《變形金剛》《哈利波特》《蜘蛛俠》《黑客帝國》《X戰警》等影片都較好地引進到內地。
這些影片都通過較長時間的鋪墊和宣傳,形成了一種電影的亞文化現象,可能算內地較早的IP體現,或許首部影片的表現不盡人意,但往往後續作品都有驚人的表現。
600億票房大盤,離不開進口片
《俠盜一號》星戰亞文化系列代表影片
相比而言,斷層時間較長,和內地文化隔閡較大的「星戰」系列,在第二次重啟後,7-9部的內地票房表現一落千丈,相比於「前傳三部曲」更早在內地的票房顯得有點落寞,這其中也有進口影片在內地觀眾逐步出現分化和斷層的原因。
當「復聯繫列影片」以更高調的資格進入到國內之後,同時伴隨內地經濟發展,居民私家車保有量在進一步提高,「速度與激情」系列影片也開始在國內走俏,這些都形成了一種更穩定的IP品牌效益,也促使相關影片可以在內地有固定的票房空間。
同時一些IP屬性顯得沒有那麼強烈,但內在很硬核的影片,譬如《頭號玩家》,《狂暴巨獸》和《奇幻森林》等影片,也都會依靠其非凡的視覺效果和完成度較高的劇情而獲得內地觀眾的青睞。
600億票房大盤,離不開進口片
《你的名字。》(日本出品 內地2016年上映)
但僅靠這些是不夠的,內地市場的多元化和觀眾的層次分明也讓一些「非好萊塢」電影可以起到對票房支撐的作用,像《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為代表的印度影片、《你的名字。》《哆啦A夢》等日系二次元動畫片,甚至包括《何以為家》這樣的西亞影片,也都有在內地驚人的爆發力,這也都得益於內地電影市場的進一步成長和變化。
受到內地題材和審查制度的限制,國內看起來可能繁花似錦的影片類型,相比於進口片仍然是顯得匱乏和單一的,發燒友和資深影迷更多還是希望通過大銀幕領略更多國家和地區不同風格的影片,同時目前電影的全球一體化策略,也讓很多影片有機會突破單一地區的限制成為全球影片。
這樣的好處是會相對削弱影片的「好萊塢化」和「教條主義」,可能看起來仍然是有一點點普世價值,但通過內地觀眾的再次理解和消化,往往會讓影片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其中一些影片也可以通過本土化的翻拍和再次演繹,獲得更多的觀眾和票房回報。
600億票房大盤,離不開進口片
好萊塢的全面變革
內地要儘早制定更好的應對策略
因新冠疫情的影響,全新內地票房僅203億,其中進口片表現最好的《信條》也不過4.56億,放置到往年會成為大黑馬的口碑影片《心靈奇旅》也僅僅3.76億,缺失在重點檔期的落位和絕對頭部的影片撤檔,讓去年一年進口片沒有太多的存在感。
迪士尼近日宣布將多部影片再次延期,並把像《黑寡婦》這樣的超級漫威大片同步到Disney+,此舉也引發了全球電影產業的再次大地震,其後續影響就目前來看可能會讓多部好萊塢影片都會效仿。
但此舉對於內地而言影響可能僅限於極少數影迷和發燒友,對於整體院線未來的影響可能未必有很誇張的表現,畢竟像去年同樣提前泄露資源的《心靈奇旅》仍然依靠口碑和好評,拿到了超過大部分行業預測的票房成績,作為內地觀眾群體更忠實的「漫威粉絲」,可以在大銀幕體驗復聯第四階段開局影片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今年內地要實現電影產業的全面恢復,面對建黨百年的政治任務,完成六百億這個既定目標,是需要更多票房號召力的影片出現,在二月份完成了120億+的壯舉後,市場的真空已經出現了,接連幾部進口片都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成績,距離業內預期和觀眾希望有很大距離。
這其中也包括了這些影片在整個宣發環節上的嚴重滯後,像突然空降的《阿凡達》再次出現「人肉快遞」的急促現象,為解燃眉之急幾乎完全放棄掉宣發流程和整個的預售期。
目前來看,觀眾如果不能在一個有效的時間內接受到影片足夠多的信息和宣傳材料,是很難在第一時間走入到電影院消費和觀影,很多進口片面臨的不僅僅是觀影門檻,也要面臨如何才能更快更全面的將信息投遞到觀眾眼中。
伴隨著多部好萊塢大片的再次延期,今年內地上半年註定將出現進口大片的「真空」,雖然《哥斯拉大戰金剛》有望衝擊10億票房大關,但以往上半年內地通常會出現2-3部票房在10-20億左右的進口大片,僅靠一部《哥斯拉大戰金剛》遠遠不夠,僅靠一些復映影片也是不足的。
春節檔後,內地未來的重點檔期要一直挺到暑期檔,雖然清明節、五一和端午節小長假都有一些重點國產片落位,但在以往的正常年份也很少在這些檔期出現10億+的國產片,反而是一些進口片會在這些檔期有不錯的表現。
受到今年春節檔原地過年的影響,未來所有假期都將出現大範圍的人員流動,無論是對於國產片和進口片,都將迎來全新的機會和調整,只不過對於所有的影片而言,儘早確定檔期才是萬全之策,特別是能夠添補空間的進口片,也希望片方和內地相關部門儘快想出相關應對方案,畢竟我們還要完成一個宏大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