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A股,大長腿頂著光頭陽,上午還愁雲慘澹,下午就天光燦爛,搞得我一天悲喜嘗遍。
上證指數今年已經是第二次跌破3000點,前天失守3000點已經跌出了很多人的心理防線。但是今天下午的直線拉升就像給瀕死的A股喂了一顆速效救心丸,不僅 收回了3000點,甚至今天放量1464億,兩市成交額直接從5000多億擴大到了7000多億。
然而事情真的有這麼簡單嗎?3000點真的站穩了嗎?能像4月26日的拐點一樣,直接開啟V型反彈嗎?
從歷史經驗來看, 雖然很遺憾,但我依然要說,答案大機率是否定的。
為什麼3000點這麼重要呢?或者換句話說,為什麼大家都普遍關注這個點位呢?
說來有趣, 所謂的整數關口基本上都是投資者的心理防線,並不是基於某個理論的指標。但是由於這些關鍵點位在十幾年中被反覆確認,逐漸成為了市場的共識。A股上證指數的3000點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圍繞3000點A股經歷了數不清的「3000點保衛戰」。 於是3000點就似乎成了股市牛熊的分水嶺,如果指數還在3000點以上,那麼陣地就還在;如果指數跌破3000點,那就「棄車保帥」。
但其實,這些都是經驗總結下的主觀判斷,有參考價值,卻不一定完全正確。
復盤A股歷史來看, 從上證指數首次站上3000點的2007年開始算,失守3000點關口的重要節點有6次,後市可以分成六段比較明顯的行情走勢。分別是2008年6月、2009年8月至2011年4月、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2018年6月、2019年5月至2020年3月、最後也是最近的一次,就是今年4月末至5月初。
首先是2007年2月16日,上證指數第一次觸摸3000點就展開了回調,不過很快大盤又開始了第二輪進攻,再次突破3000點後,上證指數扶搖直上,行情一直持續到當年國慶後, 達到歷史高點6124點,至今都是A股的珠穆朗瑪峰。
第一次失守3000點是在2008年的熊市。4月22日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結果第二天就因為印花稅單邊徵收,上證指數接近漲停,一天就收回了關口,倒是跟今天的行情有點像。但我們都知道2008年正值美國次貸危機,受次影響, 上證指數在7天後再次進入下行通道。2008年6月11日A股再次失守3000點,一直跌到2008年10月28日的1664點才止跌,這是A股歷史上一次極為悽慘的大熊市。
我們把2008年6月11日作為失守3000點的節點, 之後再次突破3000點是在2009年的7月1日,為期1年零1個月,不過指數在進入2009年就開始了上升行情,又一波非常明顯的拉升。最高漲到了3478點。
第二次失守3000點是在2009年8月17日跌破3000點,同年9月14日,上證指數再次站上3000點,之後圍繞3000點上上下下,一共拉鋸16次之多。直到2011年4月25日,滬指再次跌破3000點, 這一次開啟了A股歷時3年的單邊下跌行情。一直跌到2013年6月25日的1849點,創造了當時近10年的最低點。
第二次失守3000點的階段就是從2009年8月到2011年4月,期間都是圍繞3000點的攻防戰,再次站上3000點是在2014年12月8日, 收復3000點耗時3年零7個月,雖然這輪熊市的跌幅沒有前一次大,但是持續時間卻相當漫長。不過這段時間的一大半都是在反覆磨底震盪,大盤指數從2000點起步,其實只用了4個半月就突破了3000點,隨後又盤整了3個月開始加速上攻,一直上漲到5178點。這就是2014年到2015年的牛市。
第三次失守3000點是在2015年的8月25日。同樣是1天後又重新站上3000點,但是結局也沒有走遠。2016年元旦剛過,A股發生熔斷。連續暴跌之後,於2016年1月13日再次跌破3000點。 當時上證指數的估值低於十年間40%的時間,跌了5.4%後止跌反彈,反彈了25.1%。
第三輪失守3000點的階段就是從2015年8月到2016年1月,不過跌幅不大,時間也不久,不到一年就收復了3000點。甚至從2016年下半年一直到2018年1月,A股走出了一波大盤股的慢牛行情。
第四次失守3000點在2018年6月19日,當時上證指數估值低於歷史78%的時間。 這波破3000之後向下又跌了18.6%,歷經6個月才止跌反彈,隨後3個月上漲了34.7%。
第五次失守3000點在2019年5月,然後圍繞3000點反覆拉鋸,直到2020年3月徹底跌破3000點。 上證指數估值低於歷史70%的時間。之後向下跌了8.9%,時長22天,隨後近12個月上漲了34%。2020年7月後上證指數開啟了一波急漲,隨後一直在3400點上下震盪,並於2021年2月18日達到頂點3731點,在此後一年的時間裡都維持在3500點以上高位震盪。
第六次失守3000點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就是在今年4月25日。當時 上證指數的估值低於歷史75%的時間。後來向下最大跌幅為1.44%,時長僅為1天。隨後就迎來了3個月的上漲行情,漲了16%。
整體來看, 2015年之前,上證指數在跌破3000點後還會有「宣洩式」的持續下跌行情,但是2015年之後上證指數就已經不再出現長期的陰跌了,當然也沒有再出現過衝上5000點的瘋牛行情。 除了2018年的貿易戰,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之後陰跌了6個月之外,其餘4次基本都是幾天、十幾天之後就反彈。而隨後幾個月的漲幅平均都在20%-30%。
不過除了今年4月快速收復300點之外,其餘幾次都有圍繞3000點的反覆拉鋸,雖然今天一天就收復了3000點,但我認為不能掉以輕心,以一天的行情都判斷止跌反彈還為時尚早。 從歷史行情來看,上證指數大機率還會有一段調整期,而在那之後往往便是一段大幅拉升。
至於這個調整期究竟有多長,並不好說。各段行情所處歷史背景不同,調整期也有長有短,比如2011年4月末,滬指失守3000點整數關口後歷經三年才徹底止跌反彈,當時的市場環境是國內通脹疊加海外的歐債危機,一些經濟刺激計劃逐步退出。市場不確定性非常嚴重;而今年4月末的行情中,調整期甚至不足10日,這很大程度歸功於清晰的政策支持,投資者心裡有底,不會過於恐慌。
有市場分析認為, 整數關口的失守反而是扭轉悲觀預期的關鍵,弱勢行情更多在於「不破不立」,而「震盪休整是為了更好的前行」。
當前的市場面臨的環境比較複雜。從國內大環境看,一方面,逆回購明顯回落,最近一周都在20億,市場上的信用政策比之前收縮了。另一方面,國慶期間由於人員流動,疫情散點式反覆,使得消費復甦受挫,外需疲軟、出口趨弱,經濟修復顯然還存在著較大壓力。
從外部環境看,一方面,海外大幅加息的預期猶在,重點關注本周四的美國CPI數據。美元指數大幅走強背景下,人民幣匯率再次貶值;另一方面,俄烏衝突愈演愈烈,歐佩克減產,使得國際油價大幅反彈,通脹壓力上升。疊加上遊資源價格走高,下游企業生產成本也在上升,企業利潤下降,實體經濟受到影響,市場依舊是偏弱勢的。
所以我覺得這波3000點的關口還得再磨一陣子。不過這個位置真沒必要看空,看看當前上證指數的估值,已經低於近10年75%的時間,和上面那幾次失守關口時相比,都算便宜的。
今日股債利差
從近10年看,FED溢價為3.52%,接近今年四月份的數值。該指標過去十年均值為2.459%,股票性價比高,適合增配權益類資產。
擴展閱讀:
·【行業】 大漲過後的煤炭,下半年還能漲嗎?
· 【行業】 軍工領漲,曇花一現?
·【基金】這些基金被加倉,不看好
·【指標】還能入場嗎?一個指標幫你判斷
點個在看鼓勵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