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拔猴毛絕技,藏著幾個鮮為人知的秘密,難怪他要嚼碎了吹氣

2022-04-08     楊角風發作

原標題:孫悟空拔猴毛絕技,藏著幾個鮮為人知的秘密,難怪他要嚼碎了吹氣

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

我們平時看《西遊記》,會發現孫悟空經常使用一個技能,而這個技能既不是菩提祖師教的,也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突然有一天就會了。

這個技能就是拔猴毛神功,在取經路上孫悟空將這個技能運用得爐火純青,面對難纏的妖怪時,可謂屢試不爽,勝率極高。

可是有一個疑問也在我們心頭縈繞,那就是,孫悟空本是一隻石猴,他哪來的毛可以拔?就算是有毛可以拔,可是照他這種拔毛的頻率和數量,估計等不到西天就變成一隻禿猴子了,難道他不怕羞?

直到讀了多遍《西遊記》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孫悟空的拔猴毛神功,是有奧秘在裡面的。

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孫悟空拔猴毛之後,為什麼常常要嚼碎了再吹出去,他不怕變禿猴?

一、

孫悟空雖然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但其本質還是一隻猴,跟正常的猴子從外觀上看並無區別。

其實問題的關鍵不在於那塊石頭,而在於注入到石頭中的靈魂,也就是原著中提到的那陣風:

「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

那個風,就是靈魂飛入所帶動的周圍異動,這跟天蓬元帥投胎時錯投豬胎,道理是一樣的,靈魂是天蓬元帥,但其肉體卻是一頭豬。

因為靈魂十分強大,帶動著本體發生了變化,於是那頭豬成了豬剛鬣,石猴呢,也變成了猴子,五官具備,四肢皆全,身上自然也就長了毛髮了。

這也是菩提祖師第一次見到孫悟空時,說他像只猢猻的原因所在,若是禿猴,就該稱呼他是小河馬了:

「你身軀雖是鄙陋,卻像個食松果的猢猻。」

但菩提祖師並沒有教過孫悟空拔猴毛的神功,這項技能確實是孫悟空無師自通,自己領會出來的招數。在靈台方寸山上時,孫悟空並沒有施展過這個技能,但剛被菩提祖師趕出山門沒多久,他就用上了。

當時孫悟空回到花果山,結果發現自己的小猴子們被一個叫混世魔王的妖怪欺負,於是他一路追到了水髒洞,要找混世魔王討公道:

「悟空見他兇猛,即使身外身法,拔一把毫毛,丟在口中嚼碎,望空噴去,叫一聲:『變!』即變做三二百個小猴,周圍攢簇。」

二、

那麼,孫悟空為什麼會無師自通這個拔猴毛的招數呢,這在書中也解釋了:

「原來人得仙體,出神變化無方。不知這猴王自從了道之後,身上有八萬四千毛羽,根根能變,應物隨心。」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猴啊,得道成仙之後,對於變化之術並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也並非是死的招數,而是可以做到應物隨心的。

這之後的孫悟空就在拔猴毛的路上,一去不復返了……

通過拔猴毛神功幹掉了混世魔王之後,孫悟空如法炮製,又跑到傲來國變出一堆小猴,搬空了人家的武器庫:

「好猴王,即拔一把毫毛,入口嚼爛,噴將出去,念動咒話,叫聲『變!』變作千百個小猴,都亂搬亂搶。」

後來面對天兵天將的追捕,孫悟空再次施展拔猴毛神功,打退了哪吒和五大天王:

「大聖見天色將晚,即拔毫毛一把,丟在口中,嚼碎了噴將出去,叫聲:『變!』就變了千百個大聖……」

包括大戰蜘蛛精和蜈蚣精的時候,孫悟空同樣施展了這項技能:

「行者卻到黃花觀外,將尾巴上毛捋下七十根,吹口仙氣,叫:『變!』即變作七十個小行者。」

其實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比如拔猴毛變小猴子對戰黃風大王,拔猴毛變小猴子對抗青牛精,拔猴毛變小猴子給滅法國皇親國戚剃頭,拔猴毛變小猴子擊敗七頭獅子精等等。

三、

孫悟空身上的毛,除了可以變成小猴子以外,還能變成其他的東西!

比如瞌睡蟲啊、虱子啊、虼蚤啊、臭蟲啊等等,關於瞌睡蟲,孫悟空也是常常使用這一招,比如在金毛吼的洞府,他就變過瞌睡蟲,讓伺候金聖宮娘娘的春嬌迅速入睡:

「好行者,展開翅,徑飛到那玉面狐狸頭上,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氣,叫:「變!」變作一個瞌睡蟲……」

在對戰豹子精的時候,對,就是前段時間在朋友圈刷屏的那隻金錢豹,孫悟空就是拔了毫毛變出瞌睡蟲,讓整個洞府的小豹子們都沉沉睡去。

其他的小昆蟲也有,比如在金毛吼睡覺的時候,孫悟空就變過其他噁心人的蟲子:

「即拔下毫毛一把,嚼得粉碎,輕輕挨近妖王,將那毫毛放在他身上,吹了三口仙氣,暗暗的叫『變!』那些毫毛即變做三樣惡物,乃虱子、虼蚤、臭蟲……」

當然,除了活物以外,孫悟空還能將毫毛變化成死物,比如在平頂山面對金銀角大王的時候,孫悟空就騙人家精細鬼和伶俐蟲,用毫毛變了一個假葫蘆,騙了人家的紫金紅葫蘆和羊脂玉凈瓶。

在獅駝國,孫悟空還鑽進過獅子精的肚子裡,用毫毛變成一根繩子,拴著人家獅子精的心:

「將尾上毫毛拔了一根,吹口仙氣,叫:『變!』即變一條繩兒……」

同樣在金毛吼那裡,孫悟空還用毫毛變了一個假的紫金鈴,騙走了人家的真寶貝。

四、

可是,照孫悟空這種拔猴毛的頻率和數量,就算他擁有四萬七千根毛,也架不住這樣拔啊,那麼他為什麼沒有變成禿猴子呢?

其實孫悟空是一個非常精明的猴,他啊,有一個習慣,這個習慣伴隨了他整個猴生。

這個習慣就是,不管他走到哪裡,都愛盤帳!

在他還沒當上美猴王時,人家就已經暗中將整個花果山有多少只猴子,數了一個遍了。這才有了他進入到水簾洞後,第一件事就是算一下,這個洞府能不能裝得下全部猴子:

「裡面且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小。」

等到孫悟空學藝歸來之後,第一件事仍然是把全部猴子召集出來排隊點名:

「次日,依舊排營。悟空會聚群猴,計有四萬七千餘口。」

即使在後來對抗天兵天將時,每一場戰鬥結束,他都會將猴子們召集起來點名,看看有沒有猴子被捉走。點清楚猴子數量之後,還勸其他哭哭啼啼的小猴子們,咱們猴子一隻都沒少,你們哭啥?

即使到了天庭,當上了弼馬溫,孫悟空這個毛病也沒改,上任第一件事就是盤帳:

「他在監里,會聚了監丞、監副、典簿、力士、大小官員人等,查明本監事務……這猴王查看了文簿,點明了馬數。」

後來他去蟠桃園,第一件事也是召集土地出來,讓他好好盤一下園子裡的蟠桃數量,在聽完土地介紹後,還不放心,非要親自點一下才回府:

「當日查明了株樹,點看了亭閣回府。」

五 、

甚至,孫悟空也不放過幫別人審計的機會,在跟二郎神大戰的空擋,還跑過去盤了一下二郎神的帳目:

「他坐中間,點查香火,見李虎拜還的三牲,張龍許下的保福,趙甲求子的文書……」

在他被黑白無常勾到地府去了後,順帶著幫地府也把帳目給理順了:

「悟空拿過簿子,把猴屬之類,但有名者一概勾之。」

所以,老人們常講,這孩子猴精猴精的,就是誇他會算帳,跟孫悟空一樣,帳目搞得清楚。

因為孫悟空愛盤帳,又非常愛惜自己的東西,所以有些東西一旦到了自己手裡,是很難再掏出去的。

比如觀音菩薩曾經送他三根救命毫毛,後來孫悟空在紅孩兒那裡吃了大虧,前來求助菩薩降妖,菩薩就說了,你得拿點東西來抵押啊。

結果孫悟空就哭上窮了,什麼綿布直裰就是您老人家送我的,不會再收回去吧?這虎皮裙子是我用來遮羞的,又不值錢,還有這金箍棒,是我防身用的,哪能給你?

觀音菩薩說,我才不要你那些東西呢,我就要曾經送給你的三根毫毛,哪怕一根也行:

「你這猴子!你便一毛也不拔,教我這善財也難捨。」

包括後來孫悟空得到一根犀牛角,嘴上說的是到了靈山敬獻如來佛祖,結果並沒給。如來佛祖估計也看出來了,於是讓兩個弟子索要人事,孫悟空也裝糊塗,不給,不給!

六、

因為孫悟空這個一毛不拔的性格,導致他非常愛惜自己的毛髮,每次用完都要小心地收回來!

比如大戰混世魔王之後,孫悟空就殺進洞府,回收了毫毛:

「領眾殺進洞中,將那大小妖精,盡皆剿殺,卻把毫毛一抖,收上身來。」

在對戰蜘蛛精後,同樣是尾巴一搖,將毫毛回收:

「雙手舉起,把七個蜘蛛精,盡情打爛……卻又將尾巴搖了兩搖,收了毫毛。」

後面類似的戰鬥全都是同樣的結果,毫毛是一次都沒拉下,全部回收。甚至那根變化成了紫金大紅葫蘆的毛,也並非像央視《西遊記》一樣,被捏到了銀角大王的手裡,而是孫悟空後來趁精細鬼、伶俐蟲不備回收了:

「將身一抖,把那變葫蘆的毫毛,收上身來,弄得那兩妖四手皆空。」

包括在車遲國,孫悟空送給那群和尚一人一根毛髮,說只要喊一聲「齊天大聖」,就有猴子來幫他們。貌似是永久送出去了,其實孫悟空怎麼可能如此大方,他臨走時就講了:

「不可十分遠遁,聽我城中消息。但有招僧榜出,就進城還我毫毛也。」

事實上,那群和尚在獲救之後,確實結隊來到城中,還了毫毛:

「卻說那脫命的和尚聞有招僧榜,個個欣然,都入城來尋孫大聖,交納毫毛謝恩。」

也就是說,孫悟空每次通過拔猴毛神功戰鬥後,都要好好盤一下帳,確保四萬七千根毛髮,一根不少。

七、

可是,也有一個疑問就此產生,因為孫悟空每次拔猴毛後,都要放嘴裡嚼碎,他為什麼要嚼,而且嚼碎的毫毛還能復原嗎?

很多人會有一個誤解,會認為孫悟空通過毫毛變出來的小猴子,都是具備孫悟空相同的本領的,其實不然!

孫悟空的拔猴毛神功是有弊端的,那就是,通過猴毛變出來的猴子,其實力都遠不如孫悟空本體。而且,猴毛嚼得越碎,其變出來的猴子數量也就越多,同時,實力也越弱。

通過完整的猴毛變出來的猴子是小行者,蜘蛛精面對他們時,都無能為力:

「此時七十個小行者,按住七個蜘蛛,那裡肯放。」

而通過嚼碎的猴毛變出來的小猴子,比如對戰混世魔王的時候,卻只會捏鼻子插眼睛咬大腿:

「抱的抱,扯的扯,鑽襠的鑽襠,扳腳的扳腳,踢打撏毛,摳眼睛,捻鼻子,抬鼓弄……」

實際上,在西遊記中,即使你是大佬,也是遵守能量守恆定律的。你要長生,自然就有人短命,你要變物品,就自然有人少了物品,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所以,你想變分身,那麼自然每個分身都分了本體的能量。

這也是孫悟空面對強大的妖怪時,是直接拔毛吹猴的,而需要一些打雜,或者只靠數量取勝的事情上,他就儘量將猴毛嚼碎,再吹出來。

因為是嚼碎的,所以變出來的猴子有大有小,力氣也是不同的:

「變做千百個小猴,都亂搬亂搶,有力的拿五七件,力小的拿三二件……」

八、

孫悟空為什麼回收毫毛說清楚了,為什麼嚼碎也說清楚了,那麼為什麼還要吹口氣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得到玉華州那一節尋找答案,在那裡,孫悟空收了三個徒弟,這三個王子徒弟沒有拜師之前是這樣的:

「沙僧將寶杖拋出,倚在牆邊。二王子與三王子跳起去便拿,就如蜻蜓撼石柱,一個個掙得紅頭赤臉,莫想拿動半分毫。」

三位王子要想學藝,是不是得像孫悟空當年拜師一樣,從基本功練起,天天砍柴、挑水、掃地,外加背誦經文,勤學苦練呢?

沒那麼複雜,孫悟空只需要吹一口氣就解決了:

「暗暗念動真言,誦動咒語,將仙氣吹入他三人心腹之中,把元神收歸本舍,傳與口訣,各授得萬千之膂力……」

由此可知,孫悟空拔猴毛的神功,一般情況下是需要五個步驟的:

第一步,拔毛,這個很簡單,可著勁地從身上薅就行了。

第二步,放嘴裡嚼碎,這個步驟不是必須步驟,有時候只需要一根,或者面對強大的妖怪時,就不能嚼碎了,不然得出的小猴子質量參差不齊,本領也略差一些。

第三步,需要吹一口仙氣,這個步驟,就是將孫悟空的元神分一部分到小猴子身上。

第四步,則需要念動咒語,這一點在孫悟空傳授本領給三個王子時就提到了,但變猴毛的咒語比較簡單,喊一聲「變」即可。

第五步,則是回收毫毛,而且這種嚼碎了的毫毛還是可以復原的。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覺得毛都嚼碎了,怎麼可能那麼容易復原呢?

其實作為主人,專屬武器復原這事,實在是太小兒科了。在小雷音寺,孫悟空曾經將彌勒佛的金饒給打碎了,結果人家彌勒佛不費吹灰之力就修復了:

「佛祖將金收攢一處,吹口仙氣,念聲咒語,即時返本還原,復得金鐃一副。」

甚至金銀二童子在太上老君的紫金紅葫蘆裡面都化成水了,人家老君拿到寶物,念句咒語,兩個童子都能原地復活。

所以,孫悟空的毫毛嚼碎了後再復原,實在是太小兒科了!

這或許就是一毛不拔的來歷吧,畢竟孫悟空是干審計的出身,怎麼可能會放過一根毫毛,不然,可就真變成禿猴子了。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西遊,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請關注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be4450129b51df6d7ef42a48baf4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