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我們都被看似老實的四福晉騙了,她才是隱藏最深的女人

2023-11-13     楊角風發作

原標題:雍正王朝:我們都被看似老實的四福晉騙了,她才是隱藏最深的女人

在《雍正王朝》中,老四胤禛之所以能登上皇位,除了自己善於偽裝,深得康熙帝厚愛以外,也離不開身邊這些人的擁護。

文有鄔思道出謀劃策,分析朝局,揣摩聖意,每一步都精確踩到康熙帝的爽點上;武有老十三胤祥、年羹堯、隆科多保駕護航,卡西北,攔豐臺,阻京城,化險為夷;上有皇上的青睞,下有重臣的擁護,再加上自己的運籌帷幄,最終歷經萬險,奪得皇位。

但是,在這個登頂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會忽略掉一個人的價值,她就是藏在雍正帝身後的女子——四福晉!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文章:我們不要被四福晉騙了,她是一個完美到令人恐懼的女子!

一、

《雍正王朝》中的四福晉,就是歷史上的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

她剛過十歲的年齡,便被康熙帝冊封為老四胤禛的嫡福晉,十六歲的時候曾生下嫡長子弘暉。只可惜,弘暉才活到八歲,便病故了,從此以後四福晉就再沒生過子嗣了。

而且,孝敬憲皇后在雍正帝駕崩前,便已去世,這也跟《雍正王朝》後期,雍正帝身邊沒有了皇后,只有一個喬引娣對得上。

再加上劇中曾出現的弘時、弘曆和弘晝三位皇子,都不是其親生的來看,四福晉應該就是史書上記載的孝敬憲皇后。

因為她沒有親生的兒子,再加上雍正九年便已去世,所以,對於弘時、弘曆和弘晝爭奪皇位的事,也就沒有參與。畢竟,按照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但凡有一個兒子是親生的,那就是嫡子,大機率也就沒弘曆什麼事了。

歷史上的雍正帝,後宮裡面的妃嬪還是不少的,也有三十多個,也曾生下十幾個子女,但活到成年的就四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受《甄嬛傳》的影響,雍正帝成了一個移動的荷爾蒙釋放器,跟一匹種馬似的,腦袋瓜子裡整天不想別的,光想著女子。《雍正王朝》中的雍正帝可不這樣,劇中也僅出現了兩個老婆,一個是四福晉,再一個就是年秋月了。子女的話,倒出現了四個,弘時、弘曆和弘晝,還有一個是弘曕,僅在奪嫡之夜出現,年秋月懷裡摟著的那個「小弘曆」便是, 畢竟大弘曆在跟康熙帝比劍呢。

二、

都說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成功的女人,看完整部劇,大家也會覺得四福晉通情達理,善解人意,一臉旺夫樣,確實是個好女子。

從四福晉的長相上來看,也能看出,她是一個溫文爾雅的人。四方大臉,滿臉福相,雖然沒有其他女子那麼驚艷,但是也優雅大方,舉止得體,符合自己的身份。

劇中的她表現也特別優秀,老四胤禛在前方衝鋒陷陣,她就在後方料理家務。不管是雍親王府,還是紫禁城,不管是老四胤禛還是雍正帝,從來不用擔心自己的家裡或後宮出什麼問題,單從這一點上來看,四福晉以及後來的皇后就已功不可沒。

對待子女,四福晉是盡心照顧,比如弘時生病,即使不是親生的,也是沒黑沒夜陪著。後來老八胤禩他們都看不下去了,特意過來陪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臨走時老十胤誐還勸四嫂多休息,別累壞了:

「四嫂,我們走了,你們也早點歇著吧!」

四福晉還想讓這四位小叔子吃了早飯再走,老八胤禩急忙表示不用了,再次強調四嫂也累了,早點休息。

四福晉明知朝堂之上,這夥人跟自己的丈夫不合,卻還在儘自己的力量維護這層關係。從幾個小叔子對她的態度來看,這個四嫂平時為人也不錯,很受他們尊敬。

她能恰到好處的掌控分寸和禮數,不僅能讓老四胤禛不用分心,還能獲得康熙帝的好感,可謂一舉兩得。

三、

對下,四福晉照顧的很好,對上,也是極盡孝心,尤其是對待脾氣古怪的婆婆。

四福晉(皇后)畢竟是後宮女子,她所能做的對上盡孝心,就只能針對於德妃,以及後來的德妃升到的皇太后。

眾所周知,老四胤禛雖然是德妃烏雅氏所生,但是並不是她養大的,而是貴妃佟佳氏撫養長大。所以,他們倆的感情並不深,甚至後來的雍正帝都說過這麼一句話:

「生恩不及養恩大。」

這其中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就在於,當時的烏雅氏地位遠低於佟佳氏,老四胤禛也經常有意無意強調自己是貴妃佟佳氏(後來的孝懿仁皇后)養大。

而德妃呢,同樣不喜歡老四胤禛,其實不光她,其他人估計也不會喜歡這麼一個冷麵王。這就導致,老四胤禛在德妃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受寵愛的程度,是遠低於老十四胤禵的。畢竟德妃生老十四的時候,已經是妃子了,具備撫養兒子的資格。

這也導致,德妃過壽的時候,老四胤禛是不怎麼重視的。他不重視,四福晉卻不能不重視,於是瞞著老四胤禛,找了年羹堯備了一份厚禮。為此,老四胤禛還埋怨上了四福晉,說她太過奢侈和浪費:

「這些東西不要動,都退還給他!」

四福晉當時就來了一句:

「你倒好,整天忙著朝廷的事,皇額娘的生日要些什麼,她老人家喜歡些什麼,你壓根就不過問!」

四、

為什麼說四福晉是老四胤禛的賢內助呢,因為備下的這份禮啊,大有深意!

這份禮物就是皇額娘最喜歡的,因為一年前她就說過,想要這樣的禮物,四福晉悄悄記了下來,並托年羹堯搞到了手。

當然,她知道老四胤禛擔心什麼,擔心年羹堯會俸祿不夠,只能去貪錢。她特意強調,如果心裡過意不去,那就給年羹堯相應的銀子就是了,不能讓人家虧了。畢竟堂堂的雍親王府,這點過壽的銀子,總還是拿得出來的。

而且,四福晉此舉,恰恰幫了老四胤禛一個大忙!

因為老十四胤禵忙著兵部的事,竟然把皇額娘過壽的事給忘了,禮物也沒有備齊。老四胤禛一聽,機會來了,立馬給四福晉使了個眼色。說這份禮物年羹堯一共備了兩份,其中一份就是給十四弟備的:

「你四嫂說只怕你瞧不上眼,沒得讓你見了笑話,這才沒給你送過去!」

要不怎麼說四福晉聰明啦,當時就把老十四胤禵領到壽禮那,把最貴重的幾樣給了他。嘴上也一直「十四叔」、「自家人」的喊,讓老十四胤禵感受到了親哥,親嫂給予的溫暖。

雖然老四胤禛跟鄔思道密謀,怎麼推選老十四胤禵當大將軍王,以及怎麼讓年羹堯再當陝甘總督的事,是瞞著四福晉的。但是,敏銳的她,也知道這幾天老四胤禛在練習射箭,肯定有啥想法,也就把老四胤禛的計謀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五、

就四福晉這個神助攻,讓苦於沒有機會介紹年羹堯給老十四的老四,大喜過望,吃飯的間隙,也給她投去讚許的目光。

四福晉的這種隨機應變,並不僅僅體現在這件事上,在拯救李衛和翠兒身上,也展現的淋漓盡致:

年羹堯血洗了江夏鎮,並拿到了如何獲得百官行述的方式,隨後老四胤禛便分別派出了高福和李衛,成功獲得了百官行述。

但是,老四胤禛是什麼樣的人,四福晉最清楚。既然李衛和高福都在萬永當鋪露過面,並替主子乾了秘密的事情,那他倆離死也就不遠了。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後來李衛跟翠兒鬼混的時候,就親口說了這麼一句話:

「翠兒,我要走了……就為了萬永當鋪賣假當的事,四爺怕人家認出我,因此要攆我走!」

李衛、高福和翠兒,三個人是髮小,從小一起長大的。劇情一開始便是康熙四十六年,黃河決堤,也正是那一年,翠兒去了雍親王府當丫鬟,伺候四福晉。

後來李衛當上江蘇巡撫的時候,特意提到,自己十三歲那一年就跟著四爺混了。那翠兒必然更小,也就是說翠兒跟四福晉的感情很深,畢竟在一起生活了好幾年時間。

而翠兒喜歡李衛這事,或許其他人看不出來,但同為女人的四福晉不可能看不出來。既然翠兒選擇了李衛,那麼這倆人她就要保,於是才有了那麼一出捉姦大戲。

六、

之所以說這件事就是四福晉一手策劃的,是因為前來捉拿李衛的高勿庸說了:

「好哇,果然不出福晉所料,兩個人在這干出這種好事兒來,來啊,把他們帶走!」

四福晉此舉可謂一箭雙鵰啊,既保全了李衛,又幫老四胤禛解決了一個難題。畢竟,頭一天老四胤禛還跟鄔思道商量呢,怎麼派個人去看住年羹堯,這不,人選就來了嗎?

是啊,直接派李衛跟年羹堯走,難免不被年羹堯懷疑。而若是年羹堯自己主動提出來,要帶李衛走呢,那性質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所以,四福晉特意將李衛和翠兒綁在大門口,年羹堯一早來給王爺問好,必然會看到。以李衛這小子的品性,他肯定會求助,這樣一來,順理成章。

四爺怕別人認出李衛,難道就不怕別人認出坎兒?

果然,李衛剛走沒多久,坎兒就被殺了……

其實這事啊,到這裡還沒完,幾年後,李衛回京,四福晉又配合老四胤禛對其進行了一番敲打!

李衛也是早早下轎子,跟翠兒步行到老四胤禛面前,一口一個「主子」喊著。一頓寒暄之後,老四胤禛跟李衛說了這麼一句話:

「你們先去看看福晉,過後李衛到楓晚亭,鄔先生那等我。」

為啥讓他去楓晚亭?

就是因為,去那裡的路上會經過坎兒曾經住過的房子,事實上李衛確實去了,還感傷了很久。是啊,坎兒怎麼死的,李衛估計已經猜了個八九不離十了。

七、

或許怕李衛有什麼想法,鄔思道悄悄走了過來,並和他說了這麼一句:

「多少人讀書十年寒窗求之不得這官帽,狗兒,你要好自為之。」

李衛也醒過味來,說了一句,做人啊,不能忘本,自己永遠也不會忘記主子的恩情。鄔思道這才鬆了一口氣,來了一句,孺子可教也!

同樣,翠兒在四福晉那裡,也是經受了一番敲打!

她先是賞了李衛和翠兒的兒子,也就是李忠一個長命鎖,並強調這是四爺戴過的。這裡既有原本的恩情在裡面,也有敲打的意思,畢竟沒人嫌自己長命。

隨後說了這麼一句話:

「翠兒,我聽說你不許狗兒討妾,有這麼回事嗎?」

光是「聽說」這倆字,就夠翠兒喝一壺的,合著,李衛跟翠兒遠在外地生活,他們的一舉一動,四福晉竟然是門兒清。

也就是說,李衛是被派去監視年羹堯的,與此同時,自己也在被監視著。要知道,高福可不止李衛一個發小,翠兒也是,四福晉怎麼保證翠兒就沒啥想法呢?

畢竟,翠兒這個女子很善良,後來年羹堯犯事的時候,她還讓李衛替皇上求個情呢。結果,李衛知道皇上是什麼性格,替年羹堯求情,那就是茅房裡打燈籠,找死:

「婦人之見!」

而翠兒的表現也是相當精彩,不住的下跪磕頭,並一再強調,沒有主子,她跟李衛就是個要飯花子。一個要飯花子,能娶到老婆就不錯了,還敢討妾?

八、

既然四福晉支持翠兒的想法,不讓李衛討妾,可她為啥又允許自己的丈夫討妾呢?

一方面,老四胤禛是王爺,本身跟李衛就不同,另一方面,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她要想過好下半輩子,就必須支持老四胤禛爭奪皇位。

所以,在老四胤禛娶了年秋月後,四福晉表現的很大度,新婚之夜還勸老四胤禛去陪陪新娘子,別冷落了人家。

要不說四福晉心思細膩了,她不僅懂女人的心,也懂男人的心,比如鄔思道:

雍正帝即位當晚,就回到了府邸,至於他是來跟鄔思道道謝,還是道別,咱就不多說了。總之,一番談話之後,鄔思道決定半隱,並在第二天一大早就溜了。

可是,沒走多遠,老十三胤祥就追了上來,不僅拿著一壺好酒,還特意帶來了一個女子,並說了一句:

「這是我和四嫂商量,讓她來照顧你的!」

要知道,昨天老十三胤祥才剛從宗人府放出來,今天就能變出一個長相酷似年秋月的女子來。那只能說明,這個女子是四福晉早就備下的,就是等著今天能用上。

後來的李衛,為啥急於把鄔思道弄到田文鏡身邊啊,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跟鄔思道在一起,自己有啥事,皇上第一時間就知道了。後來李衛進京述職,曾經跟雍正帝就有一次對話,當時就驚了一身冷汗啊。

究竟是誰告的密,不言而明了吧?

九、

四福晉就是這麼一個心思縝密的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那麼理所當然,毫無破綻,還讓人無法拒絕。

她又仿佛是老四胤禛肚子裡的蛔蟲一般,總是能急他之所急,想他之所想。雖然女子不能參政,但是她還是巧妙的利用自己的方式,給丈夫多次助攻。

那麼,四福晉的敏銳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學成的?

顯然是後者!

要知道,在老四胤禛沒有參與奪嫡之前,四福晉可沒有這麼賢惠哦,甚至都有點刻薄,對待下人也沒有後來那麼好。

老四胤禛去揚州賑災的時候,府上有什麼事,就全靠四福晉做主了。她對於年羹堯大老遠從揚州帶回來的教書先生,還那麼高的接待規格,有一肚子的疑問。

後來年羹堯過來請安時,四福晉可是讓年秋月給修著指甲,讓年羹堯一直跪著搭話的。年羹堯故意把世子們的讀書聲引出來,還講這個教書先生不錯。沒想到,四福晉竟然不理解,還抱怨了幾句:

「你四爺也不知怎麼犯了迷糊,給世子們請來,這麼一個先生!」

年羹堯見四福晉不買鄔思道的帳,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只能講可能在大牢里呆久了,脾氣古怪。四福晉竟然肯定了鄔思道的說法,還來了一句非常刺激年羹堯的話:

「請先生,出身很重要!就說這個鄔先生吧,一開口就老氣橫秋的,說什麼山野草莽,一句話,拿上堂了!」

十、

年羹堯也在解釋,這個漢人拜師啊,確實規矩比較多,四福晉就不高興了:

「就你們漢人規矩大,難道非得我們爺給他下跪不成?也不知他有什麼本事,無非就是個吃白食的食客門人而已!」

由此可見,四福晉這個人啊,對鄔思道的出身還是很介意,並且反感的。既然老四胤禛選了鄔思道當先生,自然有他的道理,自己不喜歡歸不喜歡,但不要說出來。更不能當著年秋月和年羹堯的面說出來,畢竟劇中的他們要是漢人,怎麼就不配當老師,怎麼就成了吃白飯的食客門人了?

等到她意識到,這個人有大學問,且能為己所用時,她又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並配合老四胤禛,一起完成了拜師禮。

也就是從那以後,四福晉就像變了一個人,再也沒有表現過尖酸刻薄的形象。開始樹立自己的人設,竭力輔助老四胤禛登頂皇位。

作為一個骨子裡就有尊卑觀念的人,能掩飾自己的本性,去迎合他人。只能說明,四福晉就是一個狠人,對別人狠,對自己也狠。只要對老四胤禛爭奪皇位有利,她就會去干,若與此無關,她的真實一面便又暴露出來。

前期她那麼喜歡年秋月,後期太后烏雅氏都死了,她還念念不忘其囑託,非要當著眾人的面把年秋月趕出靈堂。

而壓垮年秋月的最後一根稻草,恰恰就是從四福晉,也就是後來的皇后嘴中說出的:

「年妃,你不用守靈了。」

隨後,年秋月和皇后都看了雍正帝一眼,這也證明,皇后是在揣摩聖意。確定雍正帝也不想見到年妃之後,皇后才又補上這麼一句:

「太后臨終前講了,不想再見你,你迴避一下!」

所以說,用得著人家的時候,一家子都上趕著,現在用不上了,就扒拉到一邊去,這個四福晉,跟雍正帝一樣,可是一點都不簡單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ab3b73e9147fc61e3d5a122bb5f1f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