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個平時每條視頻只有幾十、幾百個贊的自媒體號,昨天發布了一則小視頻,到現在為止,竟然已經收穫了將近50萬個點贊!
原來,近期衡水的學校放假,由於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很多外地學生不能離開衡水。
怎麼辦?一位衡水的學生家長,一口氣打包接走了20多個學生回自己家!
視頻的內容,是那位家長把孩子接走之前,安排孩子們摘下口罩向父母報平安。
這則短短的視頻,引來了無數人留言讚嘆,這位衡水家長,又讓衡水全國聞名!
02
也有一些網友表達了各種擔心:這麼多人得怎麼住啊!這麼多孩子要做多少飯啊!
還有人想得更深了一層:「如果孩子出現啥意外,有淚都哭不出來,現在是法治社會,法治不會因為你的善意而同情你。」
想得都有道理,但如果大家都想那麼多,都瞻前顧後怕這怕那,很多孩子可能就得不到良好的照顧了。
這次放假,家長間幫忙接孩子的事情不止這一例,類似的小視頻就不止一個。
只不過,大多數家長沒有能力一下子接這麼多,所以沒有這麼吸引眼球而已。
在一個主要由衡水學生家長組成的群里,有家長就留言說,「我孩子也被衡水家長接回家了,盛情款待,熱心照顧,感激之情無以言表」。
有當地的家長則表態:「大家把孩子放給我們就放心吧!雖然大衡水沒有啥大城市的好吃的,但是我們還是會盡力照顧好孩子們的吃喝,給孩子們一個放假回到自己家的歸屬感。」
這樣的一幕,又勾起了我對兒子上衡中那幾年的回憶。
03
那時候,還沒有疫情,我們非常規律地按照學校安排,每兩周或三周去衡水看一次孩子。
孩子住校,離家又遠,很多事情都是當地家長幫著操心。
記得有一次放假,整整一天都是大霧天氣,我們早上從家裡出發,到晚上六點多才開到衡水,早就過了放學的時間。
是當地的家長,幫我們把孩子接走,安頓好。
最難忘的,是很多家長對平時班級工作的付出。
兒子所在的班,每次大型考試之後,都會專門用一個晚自習的時間來進行頒獎活動,鼓勵先進,激勵後進。
其中很多工作,比如購物、攝像等等,都是由家長來協助老師完成的。
雖然每次都是自願報名,但基本上都是當地的家長在參與,因為他們更方便一些。
他們不但要付出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有時候還會自己主動往裡搭錢。
04
在學校和班級的大型活動中,更是少不了當地家長的身影。
比如衡中的保留節目,高一年級的80華里遠足活動,需要很多家長擔任攝像、後勤等工作。
一些家長出人、出車、拉贊助,一些家長為此還提前進行幾個月的訓練,最終一起和孩子們走完行程。
至今,我們還保留著當時的相冊,以及一位家長贊助給全班學生人手一個的背包。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班級活動,是有一次孩子們提出來想吃餃子。
班裡有七十多人,而且喜歡的口味各有不同,這是一個難度頗大的事情。
當地的十來位家長,為此準備了好幾天,大家分工負責,有人採購各種原材料,有人專門找人借用了一家小學的食堂操作間,最後爸爸媽媽們一起上手,和面、拌餡,包完煮好分裝到食品盒裡,再放到保溫箱中驅車送到學校。
那時候,許多當地的家長,真的是相當於全班學生的臨時父母。
大家做這些事,沒有什麼私心,也取得不了什麼私利,他們只是想儘自己的一份力,把孩子們服務好。
05
不一定只有衡水才有這樣的好家長,我相信其他地區的學生家長也有類似的情況。
但我個人覺得,衡水的家長們是其中做得比較好的。
在衡水上學,學生家長是一個獨特的群體,雖然在現實中大家身份各異,脾氣秉性不同,背景千差萬別,大家甚至沒有見過面沒有說過話,但共同的家長身份讓大家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
這種感覺,在孩子的其他學段從來沒有過。
我經常說,衡水系學校優異的高考成績的取得,不僅是靠所謂的軍事化管理,而是方方面面多種綜合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也許,那麼多可愛、可敬、可親的家長們,也是原因之一吧!
明珠絮語(ID:tsliuchanghai),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長的教育困惑。新書《為自己讀書》正在噹噹、京東、天貓等平台熱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