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戰友聚會,你會參加嗎?哪些人不來?看看老兵怎麼說的

2024-05-28     亮劍君

導讀:在2024年的今天,老兵們的戰友聚會仍然是個熱議話題。每年一次的戰友聚會真的有必要嗎?誰會參加,誰又不會來?這些問題在老兵們之間引起了不少討論。本文將通過分析老兵們的經歷和感受,探討戰友聚會的意義、組織中的挑戰以及形式的變化。

戰友聚會的背景和基本流程

戰友聚會,曾經是很多老兵每年都期盼的一件事。那些曾經在軍營中一起生活、訓練、戰鬥的歲月,形成了深厚的戰友情誼。每年的戰友聚會,是老兵們重溫舊夢、敘舊情的重要時刻。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戰友聚會的熱情似乎在慢慢消退。

以一位老兵的經歷為例。小李退伍已經20年了,期間他只參加過一次戰友聚會。那次聚會採用AA制,大家上午到達聚會地點,喝茶、打牌,中午吃飯喝酒,下午繼續喝茶打牌,晚上再吃飯喝酒。對那些不喜歡打牌的戰友來說,這樣的聚會顯得乏味無趣。小李後來再也沒有參加過戰友聚會,因為他覺得這樣的活動缺乏意義。事實上,參加聚會的人數也在逐年減少。

戰友聚會的組織難度和參與情況

組織戰友聚會並不容易。首先,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時間和地點。大家來自不同的城市,有著不同的工作和家庭責任,協調起來頗為困難。其次,許多老兵對聚會的形式和內容也有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覺得聚會應該更輕鬆隨意,而另一些人則希望有更多的互動和交流。

從小李的經歷來看,戰友聚會的形式單一,導致部分老兵興趣缺缺。尤其是那些在體制內工作的戰友,由於公務繁忙,往往無法抽出時間參加。而退伍後回到農村生活的老兵,可能因為經濟原因或者覺得自己「混得不好」,也不太願意參加。

在一次聚會上,不同背景的老兵也常常形成小圈子。做生意的戰友們會坐在一起聊生意經,上班的戰友們則討論工作上的事情,而外出打工的戰友們則分享打工的辛酸。這樣的分化使得聚會的氣氛並不如想像中那麼融洽。

面對這些問題,戰友聚會的形式是否需要重新思考?一些老兵認為,與其舉辦大規模的聚會,不如小範圍的聚會更合適。幾位平時聯繫較多的戰友,三五成群,找個時間小聚,既方便組織,又能聊得盡興。這種形式的聚會,既避免了大規模聚會的組織困難,又能讓大家真正放鬆下來,享受重聚的時光。

實際上,許多老兵已經在這麼做了。他們發現,與其每年一次的大聚會,倒不如經常與關係較近的戰友保持聯繫,時不時聚聚。這樣既保持了戰友情誼,又避免了大規模聚會的諸多不便。

戰友聚會的組織和參與情況,反映了許多現實中的挑戰和思考。首先,時間和地點的協調是個難題。老兵們退伍後分散各地,有的在大城市打拚,有的回到家鄉務農,還有的留在軍隊或者體制內工作。每個人的生活節奏和工作狀態不同,找到一個大家都能參加的時間和地點並不容易。

其次,戰友們之間的差距也在拉大。雖然大家曾經在同一個起點上,但退伍後的人生軌跡卻各不相同。一些人事業有成,家庭幸福,而另一些人則可能面臨生活的各種壓力和挑戰。這種差距在聚會上容易顯現出來,可能會讓一些老兵感到自卑或不適。

還有,聚會的內容和形式也需要改進。像小李那樣,對單純喝茶打牌不感興趣的老兵並不在少數。如果聚會能增加一些互動性強的活動,比如回憶軍營生活、分享退伍後的故事、甚至進行一些團隊合作的遊戲,或許能吸引更多老兵的參與。

對於我個人來說,戰友聚會一直是個充滿矛盾的情感體驗。一方面,我懷念那段與戰友們朝夕相處的歲月,珍惜那份深厚的情誼;另一方面,我也理解現實生活中的種種不便和挑戰。每次接到戰友聚會的邀請,我總是會猶豫再三。

在我看來,戰友聚會的形式不必拘泥於傳統的大規模聚會。小範圍的聚會,同樣可以達到增進感情的目的。與其一年一次的大聚會,不如平時多保持聯繫,定期進行小聚,這樣既能讓大家保持聯繫,又能真正享受重逢的快樂。

此外,聚會的內容也可以更加豐富和多樣化。除了喝茶打牌吃飯喝酒,為什麼不嘗試一些更有意義的活動呢?比如組織一次短途旅行,大家一起登山、野餐;或者開展一些公益活動,回饋社會,這樣既能加強戰友間的互動,又能為社會做出貢獻。

戰友聚會的意義,遠不止是一次簡單的聚會,更是一種情感的延續和升華。無論形式如何變化,戰友情誼始終是戰友們心中最珍貴的財富。正如那句話所說:「戰友情,一輩子」。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裡,能有這樣一份純粹的情誼,實在是一種幸福。

寫在最後

2024年的戰友聚會,你會參加嗎?或許答案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心中那份對戰友的牽掛和懷念,無論參加與否,都不會因此而改變。希望每一位老兵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維繫這份珍貴的情誼。無論歲月如何變遷,戰友情誼,歷久彌新。對此,您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a19e9fb4fac1157e729fd02d4635a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