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成功的人,如何一步步走出來的?我熬夜讀完了,無法入睡

2019-10-31     主題獵手鴻飛

如果你想更深入的學習操盤技巧,可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認真探股說(k002552),大盤熱點行情研判,探討交流炒股技術,遊資戰法,解套戰法等操盤策略,乾貨源源不斷

在我做投資的初期,我都不敢告訴別人我是做投資的,甚至連家裡人都不知道我是幹嘛的。

因為你說你在搞投資,他們就會認為你是炒股的,是不務正業,你好吃懶做,不願意去上班,就躲在家裡炒股,典型的社會失敗者。投資?不要搞笑了,投資那是馬雲王健林他們乾的事,你這幾萬塊錢也能算投資?

直到現在,我周圍的很多朋友鄰居都不知道我是幹什麼職業的,他們看到我大部分時間呆在家裡看書喝茶,會覺得好奇,偶爾也會問一下,我就說是做網際網路的。

為什麼說自己是做網際網路的呢?幾年前我可不敢這麼說,因為那時候大家覺得網際網路也是個不務正業的事情,隨著這幾年網際網路的盛行,老百姓都知道這是個很歷害的東西,馬雲馬化騰都成首富了,能不厲害嗎?你說你是做網際網路的,他們就會覺得你很厲害,而且不會多問,因為網際網路這東西他們懂的不多,如果接著問,只會顯示出他們的無知。

在美國,投資=華爾街=社會精英,在中國,投資=炒股=不務正業,社會認可度是很低的。

這就讓很多做投資的人覺得自己被社會邊緣化了,沒有圈子,沒有朋友,連別人問你是做什麼的你都不敢說。我認識很多在股市資產千萬以上的人,他們還要去做一份月薪幾千元的工作,除了覺得財務上更有保障之外,我想,其實更重要的原因是要找到社會的認同感,人是群居動物,只有和大部分人保持一致,才有安全感。

所以投資做的好的人大部分都是孤標傲世,遺世獨立的性格,對待世界,他們保持冷眼旁觀,獨立思考,對待生活,他們充滿熱情又與眾人保持距離,對待朋友,他們寧缺毋濫,有幾個知心好友能一起賞菊品茶足矣。

但是做短線炒作的人很難達到這個狀態,投機的人更容易迷失自我,他們每天沉迷在股價的起伏搏殺之中,心態紊亂,更加得不到周圍人的認同,所以他們總想著馬上賺一大筆錢,這樣才能找到成就感,找到自我認同感,也能得到別人的認同,所以他們一夜暴富的心理會更強。如果時間一長,還沒賺到錢,就會懷疑人生,覺得自己在做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確實沒有意義,對於投機的人來說,你十年後和十年前基本沒什麼區別。

如果你覺得自己天天在家盯盤,或價值投資好像什麼都不用干,都是虛度人生,那是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人生要幹什麼,人家可以讀萬卷書,走萬里路,詩詞歌賦,無所不精,古今中外,無所不曉,生活狀態,安分隨時,人生智慧,瞭然通達。而你,除了盯盤外就是出去喝喝酒,打打牌,你當然會覺得投資是虛度人生,因為你的人生本來就沒什麼含金量,你也不願意去改變。

當你的人生還是這個層次,你交的朋友基本也是這個層次,你是無法和他們談投資的,因為你自己都覺得投資就是炒股,所以你只能天天呆在家裡,覺得自己沒有朋友,被社會邊緣化了。真正投資做的好的人不會沒有朋友,他們會有少數能暢談人生,討論事業的知己,這種高度的朋友,和酒飯之交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在普通大眾眼裡,越是優秀的人越是不合群,其實他們是合群的,只是你不在他們的群里。

真正做投資的人,他們的投資建立在對商業,對公司,對人性的深刻理解之上,需要自己不斷去學習理解這些東西,在實踐中對自我不斷雕琢完善,他們一直在不斷進步,這種進步不但是財富越來越多,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智慧越來越強,每過五年十年回頭一看,都會發現自己有巨大進步,他們會越來越有成就感。投資做的成功的人個人修煉絕不會低。

投資做的很成功的人會對自己越來越認同,而且會進入一種人生的享受狀態,他們不斷完善自己的投資系統,能慢慢而且悠閒的變得越來越富有,而且越富有他們越悠閒,他們不會覺得無事可做,因為他們有大把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他們也不會孤單,他們有自己的圈子,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和自己相處,從忙碌中解脫勞頓,在靜夜裡獨對心靈,在晨曦時思考未來,他們無法改變整個世界,但是他們能把自己的人生打造成自己想要的理想國。

當你達到這個狀態的時候,你都不需要說什麼,你周圍的人都會非常認同你,而且會非常羨慕你,你是做什麼的已經不重要的,因為你的精神氣質,人生狀態,別人都能感受的到,你的自信是發自內心的。更重要的是,到了這個階段,別人的眼光對你已經不重要了,這就是我要達到的狀態啊!


投資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以前上大學的時候,邏輯課老師曾給我們出過一道題,很有意思:

當你看到一群鳥飛過,第一隻是大雁,你能得出什麼結論?

——正確答案是第二隻鳥也是大雁。

以前我就把這個當笑話看了,但是當我做了投資之後,我才發現這特麼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且大部分人都不能理解或者接受的邏輯了:

當市場跌破之前的低點,而且高點越來越低,那你覺得市場還會再出現新低嗎?

這也許是趨勢投資最好的詮釋了!

當你看到第一隻鳥是大雁,那麼第二隻鳥呢?會變成黑天鵝嗎?邏輯告訴你的答案是:第二隻鳥依舊是大雁,不是黑天鵝。

黑天鵝會來嗎?會的。它什麼時候來?邏輯告訴你答案:當你看到第一隻鳥變成黑天鵝後,第二隻鳥就是黑天鵝了。

不要猜大雁什麼時候飛走,黑天鵝什麼時候飛來。

要做的是,當你看到大雁或者黑天鵝飛來又飛去的時候,沒有躺在地上打盹。

即使你不相信趨勢的力量,但是,不可否認的,一旦進入熊市,哪怕是最好的公司,估值和價格也會打一個很大的折扣,事後看來,即使是那些穿越了牛熊的個股,熊市中的回調幅度,也是相當折磨人的,要知道,2008年,如果你一直拿著騰訊、茅台,你的市值也會縮水過半。

在跌市中裝死不可取,伸手接飛刀更不可為。

所以投資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在價投聖經《證券分析》一書中,格雷厄姆對「投資」的定義:建立在詳盡分析基礎之上,在確認本金安全的前提下,追求令人滿意收益的行為,一切無法滿足上述條件的行為都是投機行為。

確認本金的安全,是投資的前提。

他的門徒巴菲特,也是我們公認的價值投資者中最為成功的代表,他最被廣為流傳的一句話是:

第一條原則:永遠不要虧錢。第二條原則: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原則)

賽思卡拉曼,也是深受價值投資者尊敬的投資大師,他在這本書中進一步闡述了關於不要虧錢的觀點: 「我也認為避免虧錢應是每個投資者的首要目標,但這不是說投資者不應承受一丁點兒虧錢的風險。「不要虧錢」更多地是指在往後的幾年中一個人的投資組合不要導致資本大量流失。 沒有人想要承受損失,你也無法通過檢驗絕大多數投資者和投機者的行為來證明。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有強烈的投機衝動,免費午餐的誘惑總是強烈的,特別是身邊的人好像都已經吃到了。 當別人都在貪婪地追逐利益,經紀人又在給你推薦時下最熱的IPO股票時,你是很難靜下心來想想虧錢的風險的。但依然,避免虧錢,是保證你炒股賺錢的篤定之法。」

因為,不虧損,是「複利」的前提。如果大幅虧損,談何複利。

「理解複利的魔力和獲得它的困難是理解許多事情的核心和靈魂。」這句話來自查理·芒格,他說:「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不到必要的時候,別去打斷它。」

5%通貨膨脹的複利能夠讓1萬元在50年後僅相當於880元。同樣的,10%的複利增長,能讓1萬元在50年後變為117萬(具體值1173908)。

不過,複利的威力其實仍然抵擋不了虧損的侵蝕。

塞思.卡拉曼在《安全邊際》提到一個案例:「一名在10年內連續獲得16%回報率的投資者最終的財富,居然比一個連續 9 年獲得 20%年回報率卻在第十年損失15%的投資者的財富要多」,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股市中風險無處不在,無論是多麼聰明的投資者都會懼怕股市的風險,但是現在像我們這種普通的老百姓對股市卻「無所畏懼」,炒股全靠一股腦,把風險完全拋諸腦後。


為什麼散戶總是拿不住一隻好股票?

大多數投資者在股票投資過程中都有過這樣的抱怨:「我知道那是一隻好股票,就是拿不住」。更有的投資者說,幾乎所有翻倍的股票都曾經買過,就是漲一點就賣了。在博主認識的那麼多A股投資者中,賺錢的也不少,可是真正賺大錢的幾乎都是靠中長期投資優質成長股實現的,靠中短線投機賺大錢的幾乎沒有,或許有幾個所謂的高手在某一段時間內成績不錯,短線戰績斐然,但是時間一拉長,這些人又都虧回去了。

最近這些年,A股多多少少都產生了一些超級大牛股,但是真正能拿住這些股的人少之又少,而那些極少數孤獨的堅守者,最終都成了市場的大贏家。那麼為什麼只有極少數投資者能夠堅守呢?在A股市場做中長線投資為什麼那麼難?也許有些人會怪這個市場不成熟,不適合做中長線投資。實際上,這顯然只是失敗者的藉口而已,真正的原因還在於自己。彼得林奇曾經說過:「如果人們長期在股市賠錢,其實該怪的不是股票,而是自己。一般而言,股票的價格長期是看漲的,但是100個人中有99個人卻老是成為慢性輸家。這是因為他們的投資沒有計劃,他們買在高位,然後失去耐心或者心生恐懼,急著把賠錢的股票殺出。他們的投資哲學是『買高賣低』。」

回到A股市場,大多數投資者無法長期堅持的原因主要在自己,具體表現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錯誤的以為頻繁的交易更能帶來利潤

有很多投資者認為高點賣出,低點買入,可以掙的比長期持有更多。而實際的理論研究和美國股市的實踐證明,這是個完全錯誤的想法。頻繁交易並試圖通過交易獲利的投資者,從來沒有超越過長期持有者,也從來沒有跑贏大盤,這是一個鐵的事實。靠交易掙錢的投資基金,無法長久打敗大盤指數。這個結論是美國眾多基金管理師經驗的總結,也是金融領域幾十年實證研究的一致結論。在A股市場,同樣的理論和實踐也證明這一點。雖然確實也有那麼萬分之一的短線高手存在,但是各位讀者也顯然明白你自己是不是這萬分之一。

2、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股價的正常波動

最近這些年,A股市場整體波動較大,一些業績穩定的成長股,也總是出現波段性的上漲、橫盤和下跌,往往上漲的時候漲過了頭,下跌的時候也跌過了頭,雖然長期來說股價隨著公司業績的增長是上漲的,但是在大多數的時間段里,往往走勢不盡人意。投資者面對這些大幅波動,往往不能正確看待,總以為自己買了業績好的股票就應該上漲,殊不知自己是在短期暴漲後追進來的,走勢長期萎靡時又忍不住割肉了,殊不知一賣就又漲了。正確的做法是要站在一些「跑來跑去跳來跳去的投機者」永遠達不到的高度上來看待公司的成長和股價的波動。當有一天你可以直面短期30%的下跌而不為所動,能淡然面對一年的橫盤不漲的時候。你就離成功不遠了,就能最終看到風雨後的陽光。

3、人性的弱點被媒體大眾加以放大

長期投資最難的就是股價低迷時的堅持,這個時候,由於人性的弱點,再加上被媒體大眾的誤導,往往就做出了錯誤的選擇。因為在這個時候,大眾投資者本能的會把注意力集中在股價的短期走勢弱的原因上,市場也總是充斥了對公司股價不利的各種利空消息。而實際上,這些利空消息往往都只是忽悠人的藉口,他們或者在過去股價上漲的時候也照樣存在早被股價消化或是對股價沒影響所謂利空,或者根本就不存在。而面對媒體媒體宣揚的其他股票大漲,市場每天都有黑馬,每周都有狂牛,你也不能為之所動。翻開中國的各類報刊雜誌網絡博客等等,每天見得最多的也都是無數的短線黑馬,不斷的炮製著無數誘人上當的陷阱,極大的干擾了真正的長線投資者的視線。對於類似雙鷺藥業的汪濱這種真正的長線價值成長投資者的成功案例卻鮮有報道和宣揚。

明白了這些,相信真正的投資者也知道怎麼做了,投資賺錢講究的就是大道至簡,做到兩點六個字了你就會成功:「選對股,守得住」。


手把手教你尾盤選股,幫你規避長期持股中的風險

有經驗的老股民,可能會在下午尾盤2點半之後才選股操作,因為接近收盤,風險比較低,所以尾盤買進到次日上午沖高出貨就 可以獲取利潤。經過十多年的研究學習和很多實戰,論掙錢快,論安全,個人認為還是尾盤買入法要好的多。

理論依據:

在經過全天三個半小時的波動,下午兩點半以後大盤及個股的走勢、趨勢基本明朗,這時選擇個股建倉的風險相對較小,尤其是介入那些放量急漲的股票,第二天慣性上漲的機率極高。而如果在上午買股票,由於還有較長的時間,存在太多不確定性,因此很可能當天就被套牢。尤其是在震盪市中,下午兩點鐘前後經常會「跳水」,上午買的股票一旦下午「跳水」,第二天解套或盈利的機會很小。

尾盤選股法的第一步:判斷大盤

我們首先把大盤15分鐘的K線圖調出來,如果下午2點半過後,15分鐘K線圖是處於上升趨勢的話,我們就有機會在尾盤買進股票。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大盤如果全天都是下跌趨勢的話,而15分鐘K線圖我們就要關注2點之後的情況,如果15分鐘K線圖能出現一根探底針,那麼我們就可以去找類似此形態的個股進行買入操作。【注意:如果大盤是放量大跌,大家就不要進場選股操作,個股基本第二天都是低開】

尾盤選股法的第二步:選股條件

一、振幅在5%以內【如果分時走勢比較平穩,此條件可以無視】

二、流通市值在200億以下

三、換手率3%以上,20天內有漲停板趨勢歷史

四、量比在1.2以上

五、把符合以上條件的個股加入到自選板塊裡面,點擊漲速排行,保留漲速在1到3之間的個股

尾盤選股法的第三步:形態以及買賣點

當上述兩大步驟都完成之後,剩餘的就是最為重要的形態趨勢篩選了,經過多次的實踐和研究,以下幾種形態較為穩健安全:

1、平台突破

2、主升浪上攻

3、回踩支撐

形態選擇好之後,我們在看看分時圖,入股此時分時白線是回踩黃線不破並處於上升趨勢,而且持續有大單買入,這就是我們要在尾盤買進的強勢個股,次日沖高獲利高拋即可。

尾盤選股技巧

尾盤二板分裂戰法:

描述:二板,午後板,一般是2.30左右,根據首板的情況二板的放量情況不太相同,一般為近期常量成交的6倍左右。但有一點毋庸置疑,一定是放量確認的2板。而且,個股的邏輯一定要是相對獨立的龍頭。

首板之後,第二天早盤高開沖高,摸板或不摸板後回落,全天在均線附近徘徊,不能跌破紅盤,成交量最好不要放的太大,如果前一天是放量板,最好到倍量為宜,午後2.30左右有資金點火。

參與方式:在均線附近埋伏或者打板,第二天早盤視情況沖高離場。第一天埋伏的安全墊還是很高的,第二天的盈虧在8:2左右。打板的確定性更好一些,目前這種情況封板失敗的例子還是小機率事件,不過利潤少一些。


交易中最好的機會永遠出現在大多數交易者都恐懼的地方

恐懼是一面哈哈鏡,它那誇張的力量把一個十分細小的,偶然的肌肉悸動變成大的可怕,漫畫般清楚的圖像,而人的想像力一旦被激起,又會像脫韁的野馬一般狂奔,去搜尋最離奇,最難以置信的各種可能。---茨威格

在交易中,之所以貪婪,多半是覺得別人賺錢太容易。

之所以恐懼,多半是因為自己虧錢太容易。

恐懼的問題不是在交易中才有,實際上,恐懼是人類進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因為恐懼單個狩獵目標的強大,所以早期人類學會了工具,策略,合作和信仰,自此,人類逐漸強大。

工具,策略,合作和信仰同樣也是交易者克服交易恐懼的最基本法則。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你不會因為看完這篇文章就能克服恐懼心理,必要的恐懼仍然將會是交易者在市場生存必不可少的因素。

一個知道自己恐懼什麼的交易者才是最強大的。

愛默生說,知識是治療恐懼的藥。

當然前提得是正確的知識。

在對市場沒有形成自己的認知之前,交易者都會傾向於認為一定有某種工具或者策略可以戰勝市場,實際上這些工具或者策略可以幫助你認識這個市場,但是不能預測市場的方向每個交易者最終都會意識到,市場沒有辦法預測,這本身也是一種認知。

交易工具和策略本身不具有任何預測的意義,只是你想當然的認為可以罷了但是交易工具和策略確實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價格運動的軌跡。

歷史會重演,但是歷史從來沒告訴你什麼時候會重演,交易者不是分析者,交易者需要在正確的時間內做正確的事情。

儘管工具和策略不會因為預測而讓你克服恐懼,但是它會讓你知道自己恐懼的界限在哪裡,你越知道自己恐懼什麼,對恐懼的耐受度就會越高,每個交易者對虧損的恐懼度和承受力都不一樣,所以,不要試圖靠跟風模仿成為某個交易者,別人所能接受的,可能恰好是你所恐懼的,那樣最終只會讓你迷失自己,明白自己的心理耐受邊界,然後一點-點用從少到多的單量和從小到大的虧損去磨練這種耐受程度,過程肯定是很痛苦的,但是沒辦法,所有的成長都是苦的。

對於工具和策略的使用會讓你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當然,能不能做到又是另外一個範疇了。

你和你的交易系統才是征服這個市場的絕配。

康拉德說,多疑產生恐懼。

在交易中,只有離群索居的交易者才能夠賺到錢,那些模仿的,抱團的終究逃不過虧錢的命運,他們遠離市場和人群,他們孤單但是並不孤獨,他們唯一能信 的夥伴是繼承了他們認知,思想和理念的交易系統,接受機率論,本身就意味著你要信任你的交易系統,否則你精心追求的盈虧比和勝率都沒有意義。

交易系統會篩選一些機會,會錯過一些機會,會錯過一些機會,這個時候也是考驗交易者對交易系統信任度的時候。只有親身承受過對虧損恐懼的交易者才知道這種信任本身有多麼的脆弱,一次盈利的信心經不起接二連三的止損,這也是交易能力難的地方,優秀的人,包括交易者,一定在某種程度上克服了自己的人性,哪有什麼能夠戰勝市場的交易者,難些最終能夠賺錢的不過是被市場蹂躪了無數次仍然能夠堅持相信自己交易系統罷了。

信任並且堅持去行動是治癒恐懼的良藥

儘管你一直在尋找所謂交易的聖杯,但是關鍵並不在於方法本身,而是方法本身的信念,這個信念可以讓你時刻保持清醒,高拋低吸和追漲殺跌都分別對應不同的市場行情,如果你做趨勢那就要認可追漲殺跌可能會造成的連續虧損,價格總是會有明確的波動區間,也總是會突破這個空間,突破的時候賺錢,區間波動的時候會止損,交易就是這麼簡單。

符合市場本質的思維邏輯可以從整體上用最簡單的方式概括這個市場,如果你相信市場有無限的盈利,那你必將面對無限的虧損,如果你相信有限的盈利,虧損在你的面前也將變得可控,你能看清市場的全貌,你能控制自己的虧損你的恐懼感自然也會倍減。

虧損是難免的,但是有些虧損是規則之內的,有些虧損是規則之外的,成熟的交易者都會把規則當成自己的信仰,用規則的一致性去彌補行情的隨機性,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對未知的恐懼。

信並且堅持去行動是治癒恐懼的良藥,所有的恐懼都是在猶豫中產生,而交易中最好的機會永遠出現在大多數人都恐懼的地方,恐懼之後一定是群體性的報復性跟風。

如果你想更深入的學習操盤技巧,可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認真探股說(k002552),大盤熱點行情研判,探討交流炒股技術,遊資戰法,解套戰法等操盤策略,乾貨源源不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TB1I24BMH2_cNUglXJ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