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窒息的愛:姑娘,你是沒要他花錢,但提的要求讓人忍不住想跑

2019-12-05     冷愛

關鍵詞:我想要的是他全部的注意力

我談戀愛了,可是不知道怎麼去維持一段關係,很害怕重蹈覆轍。我不知道是選的人不對還是自己有問題,我很矛盾,也很無助。

跟現在的男朋友談了快三個月,相親的,奔著結婚去的,最近關係變淡,然後自己偷偷難過,好像又要分手的感覺。

在一起之後發現他挺捨不得給女人花錢的,不會買禮物,出去也不會主動買單,知道我喜歡吃水果也從不主動買給我。

雖然我沒想要花他多少錢,但是至少他能讓我感覺到被愛。

我會買一些禮物給他,當然也希望收到他送的,可從沒有,他說他窮。我不知道是他不愛我還是怎樣?

我跟他說不想在一起的時候他老是玩手機打遊戲,想他多陪陪我,可是他會說:「我現在不就是在陪你嗎?」

我想要的是他全部的注意力、身心都在我身上,可以玩、但是不要一直都玩,說了很多次,甚至在他不願意放下手機的時候,爬在他身上粘著他、或者生氣地搶過手機。他無奈也會就範陪我一陣,可是沒多久又老樣子了。

我有時候勸自己說男人也需要獨立的空間,我不應該老是粘著他。所以說了很多次,後面就慢慢不說了,待在一起的時候會有情緒地不理他,做自己的事情,雖然心裡還是很希望他能主動過來抱我陪我。

我這個人依戀心理很重,喜歡整天膩歪,喜歡抱抱親親,感覺這樣才會有安全感,可能跟我從小和我媽媽的相處模式有關係。從小到大我都是這樣粘著我媽媽長大的。

所以有時候我會審視我自己,是不是在尋找媽媽型的愛人?

我現在的男朋友包括前任都說我快三十歲的人了,怎麼還像個小孩一樣,就是會粘著他們。

我該怎麼改變自己這樣依戀的性格?我和他合適嗎?求冷愛解答。

冷愛回覆:

在大家的提問中,我們常常能看到很多焦慮的故事。

今天借這個故事,我們特別希望能通過以下幾個角度的全面分析和分享,給所有正處在焦慮之中的人們幫助,擺脫焦慮的裹挾,自在前行。

1

第一,焦慮來源之一是過高的期待。

比如最常見的一種誤會就是以為愛是萬能的,然後把所有的期待全注入到了愛情當中。

有一些女生就會覺得「等我找到一個正確的人,所有的問題迎刃而解了」。

但事實並非如此。

如果你自己沒有辦法情緒穩定希望別人來給你穩定,或者你是個焦慮的人,希望別人來滿足你讓你不焦慮,這永遠不可能實現。

因為當你帶著這樣的期待進入一段關係的時候,對方會不堪重負,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是很難做到的。

老話說「嫁漢嫁漢,穿衣吃飯」,意思是說關係能滿足一部分功能,但是當你賦予一段關係萬能的功能性時,沒有人能夠滿足。

所以,我們只能對一件事情產生恰當的期待。

2

第二,為什麼「談了很多戀愛都分了」?

你描述自己跟他的相處方式時說:「我想要的是他全部的注意力,身心都在我身上」。

這是一種令人窒息的愛,就算你對他沒有傾注所有期待,僅是這種令人窒息的感覺都會把人淹沒。

沒有人能夠承受這種壓力,因為沒有人能夠做到把所有的注意力和身心都放在另外一個人身上。這種窒息感會像水一樣把一個人淹沒,他沒在水裡根本喘不過氣來。

你說:「談了很多戀愛都分了,多數是被拋棄」。

與其說是「被拋棄」,不如說「多數是他們逃跑了」,他們落荒而逃,真的實在是受不了才跑開的。

第三,要解決焦慮這個問題,就要知道問題的真正源頭。

所有焦慮的人,源頭是來自於被不恰當的對待。這一類人,往往是在很小的時候,在嬰兒時期,有了任何的需求都瞬間被滿足了。

就像你說你從小到大粘著你的媽媽長大,你的媽媽可能也是一個非常焦慮的人。所以在你的嬰兒時期,她看到你一哭,就趕緊要過來哄你。不管你有沒有什麼問題,你的要求她都會儘量滿足。

這表面看起來是寵愛,實則是因為她自己沒有信心,她非常擔心自己照顧不好你,她沒有那種安定的感覺。

而一個非常有安全感有自信,獨立優雅的女人,往往是被恰當地對待的。

從小到大父母不卑不亢,父母既沒有擔心自己照顧不到位的那種不穩定感,也沒有那種疏離遠離和冷漠,是一種恰當地對待,自然而然也會讓孩子成為一個不卑不亢的人。

所以,你就是因為沒有被恰當地對待,才導致今天這個局面。

4

第四,今天這個局面是一個什麼樣的局面?

是一個「你沒有獨自面對世界的能力,也沒有獨自面對自己的能力」的局面。

當你很焦慮的時候你的心裡是空落落的,就像是有一個洞,怎麼填也填不滿。你做什麼都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都感覺沒有依靠,處於好像內心的空虛怎麼填補也填補不滿的一種狀態。

這種狀態讓你無法自處,既不能夠面對世界,也不能夠面對自己。

這樣的一種狀態是完全空心的,似乎就期待一個男人出現,這樣就可以「免我無枝可依,免我顛沛流離」般。

可是這樣的一個人永遠也不會出現,或者說就算出現了,看到你這無窮盡的需求,也迅速逃跑了。

以上我們分析了這些事情的源頭和現狀。

5

最後第五點,我們來談一談:究竟應該怎麼去解決問題?

首先,要意識到這種狀態的改變跟解決是一場自我改變,而且是非常巨大的改變。

這有點像你已經抽煙了,要戒斷它必然會經歷陣痛,你要做好心理準備,也要做好它會反覆的準備。不要想著一次改變就能成功。

接下來,從三點著手去做:

1、學會創造真正優質的陪伴和溝通

像你現在這種狀態,不要對方陪伴是不可能的。

與其大家都在一起低效能低質量的玩手機,不如跟他約定好一起做些事情。

  • 比如,兩個人15分鐘內不玩手機,僅僅是聊聊天或者一起吃點東西,做些事。

不看手機,不玩遊戲,哪怕只有15分鐘,也可以約定好在這15分鐘之內不做哪些事情,或者兩個人一起出去尋找一些別的約會場景。

總而言之,創造一些真正高質量的溝通。

然後他再玩手機的時候,與其再去勉強他做什麼事情,還不如就讓他徹徹底底地玩,玩個痛快。

2)學會溝通

  • 比如你在聊天記錄說:「生氣而已,遊戲那麼好玩,你跟遊戲過去吧」,這就是典型的說氣話。
  • 又比如「你是不是不喜歡我粘你,那以後我不粘了」,這又是說了一個你完全做不到的話,你怎麼可能明天就不粘人了呢?

一個好的溝通方式跟溝通的態度是很重要的。

一定要言行一致,溝通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一致性,你要講你能做到的事,也要採取一些不是指責、不是撒氣、不是嫌棄的方式。

3)學會獨處

獨處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你可以學習正念、冥想,也可以讀書,或者跑步,瑜伽等。

不管怎麼樣,你要學會跟自己相處,學會一個人去面對這個世界。

當然,如果你在一開始的時候做不到這些,那我還可以教你一個很簡單的小方法——一分鐘呼吸

你調個計時器,設置一分鐘的時間觀察自己,數數自己的呼吸,觀察自己一共能呼吸多少次。然後循序漸進,慢慢就可以延長到三分鐘,五分鐘,未來可以十分鐘,十五分鐘,甚至更長。

學會跟自己相處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功課。

當你學會獨處的時候,也就把這種無所不在的需求感給戒斷了,不再把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當成媽媽了。

當你學會獨處的時候,意味著你擁有了自給自足的能力,擁有了自己滋養自己內心的能力,那樣你內心的空洞就會被自己慢慢填滿。

要知道,這個洞是你自己的學問,也是你自己的功課。當你學會獨處的時候,就可以慢慢滋養自己,最終解決這個大問題。

希望以上這些內容能夠幫助所有正處在焦慮當中的人。

冥心靜思一下:

你有過焦慮的感受嗎?

你身邊有焦慮的人嗎?

轉發一下,讓他們看見。

插畫|申鎮,花鎮視覺設計師

本文插畫,任何組織及個人未經「花鎮」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Eoq124BMH2_cNUgUIP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