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自主品牌不去逆向奔馳寶馬的發動機?

2019-09-20     備胎說車


中國汽車工業起步晚,所以早期對大眾、豐田的發動機進行逆向研究,不是什麼秘密了。

但是很少有聽說車企逆向研發出了奔馳寶馬的發動機,主要還是因為難度太大。

吉利汽車研究院IT運營部一位主管給了一個解釋:這是因為奔馳寶馬的發動機結構複雜,材料、配件成本高,仿製難度大,即使造出來了,可靠性不說,成本也是無法承受的。



方法都知道,質量相差在哪裡

好像比較籠統,我們具體分析一下,難度主要體現在哪些地方。

  • 國內能買到奔馳寶馬的發動機鑄造原料

首先就是發動機的缸體製造。

對於發動機來說,缸體就相當於造房子的時候,鋼筋混凝土的主框架,底子是很重要的。

奔馳寶馬的新款發動機缸體一般都是鋁合金的。寶馬國產的B系列發動機,缸體原材料就來自國內供應商:河北立中有色金屬集團。



原材料有錢就能買,對不對?但有了好鋼,不代表就能造出好刀,發動機的熱處理工藝才是關鍵。

  • 但缺少奔馳寶馬的發動機熱處理技術

簡單來說,熱處理是通過加溫冷卻的方式,改變金屬的力學性能。同樣的材料,熱處理水平越高,缸體質量就越好,這把菜刀就越快。



繼續拿寶馬舉例子,它的熱處理工藝,強主要是強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行業領先的生產線,有專業定製的鑄造機;另一方面,他們積累的熱處理經驗和工藝技術,也是相當好。

生產線我們也能進口,買一個過來好了,但是腦子裡面這種經驗和技術,人家不會告訴你的,短期內也學不會。

就好像給普通廚師一把頂級的菜刀,他做出來的菜,也是普通廚師的菜,不會因為這把菜刀就變成頂級廚師的,不光是工具的事情。



  • 奔馳寶馬對於零部件公差的要求很高

再一個,公差。

對發動機來說,除了缸體本身,你要造得好之外,零部件之間的公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影響。

尺寸公差是一個工學概念,指的是被允許的零件尺寸的變動量。說人話就是,不超過公差,就是不會影響發動機運行的。

國際標準當中,發動機公差是IT7級,標準公差是30微米。什麼概念?大概是1根頭髮絲的1/3。

對於寶馬奔馳的發動機,公差要求更嚴格。寶馬鐵西工廠的機械加工車間,最高精度能達到6微米,很細了。



  • 測量誤差、熱脹冷縮導致超出公差要求

逆向研發一般是怎麼樣?買個人家東西過來,對不對?拆開來看一看,「哦」搞明白了,我也來做,對不對?

這個量,就不能用皮尺量了,是要用很精密的儀器才能量,就非常困難了。

目前比較先進的三坐標測量儀,你去量,它就會增加2到5個微米的誤差。另一方面,金屬材料還有熱脹冷縮,又讓誤差進一步加大。



好了,最後測出來的數據,已經超過原本的公差要求了,裝回去,白費力氣了。

就好像門關不牢了,有一個角擋住了,門板上面的公差太大,道理是一樣。

  • 國內車企對於核心技術的儲備不足

除了鑄造工藝和公差,影響逆向研發難度的,還有車企本身的技術儲備。

沒什麼技術儲備的情況下,你依樣畫葫蘆地抄過來,也不知道人家為什麼是這麼整。

就好像學渣抄學霸的作業,公式都是看不懂的,也就理解不了學霸的解題思路,最後抄的時候,眼睛一瞟,一不小心,第二題抄到第三題,整篇卷子都錯,也有可能的了。



  • 奔馳寶馬會對核心技術進行專利保護

所以說對於這些獨特的像「解題思路」一樣的東西,奔馳寶馬其實也會註冊專利的,來防止別人抄襲。

比如說缸內塗層技術,氣缸壁內用耐磨塗層來替代鑄鐵缸套,既能減輕發動機重量,也能提高發動機性能。這個技術,國內就沒有車企能夠掌握得了。

所以說怎麼繞過別人的核心技術,找到其他的突破口,才是逆向研發最難的地方。

有逆向的本事,基本也能正向研發

對車企來說,如果有逆向研發奔馳寶馬發動機的能力,逆向研發個什麼?其實自己也已經搞懂了材質、工藝和技術的問題了,自己正向研發也沒有什麼難度了。

就像武俠小說裡面,任督二脈打通了,你不僅什麼功夫都能學得會,還能自己開宗立派,開創新的招式,哪還要跟人家去吹牛:「我今天又學會了別人家的招式。」人家不屑了。



所以對廠家來說,正向開發,某些情況下其實比逆向更簡單,成本還更低。

  • 發動機研發可以和諮詢公司合作

奔馳寶馬的發動機,也不是自己閉門造車,單獨地研發出來的,也是有專門諮詢公司的:AVL李斯特公司、里卡多、虎威、美國西南研究院。

這些諮詢公司,都能提供專業的汽車設計解決方案的,布加迪雙離合變速箱,就是里卡多研究出來的。

國內也有一些合作的案例,比如說奇瑞的「ACTECO」發動機,就是跟李斯特合作的,除了自己在用,還賣給菲亞特了,你不能說它不好。



即便真的造出來,也沒有人買

除了剛才說的那些技術原因,還有個很現實的原因:自主品牌目前品牌價值還不太行,就算是把奔馳寶馬的發動機直接用到國產車上,消費者還不一定買帳,就別說逆向開發了。

華晨中華V7,挑了明跟你說:我發動機就是寶馬N18B16系列的衍生產品,就是寶馬的心臟、華晨的臉,銷量慘澹。

搜狐汽車有個數據,2019年1月到7月,一共賣出1100輛。



很多朋友買奔馳、買寶馬,他不光是單單衝著技術,或者說是發動機去的,而是為了車標、牌子。

豪華車的符號屬性、社交屬性,不是國產車換個發動機能做到的,它和品質沒有那麼大的關係。

所以總的來講,國內的車企之所以不直接逆向研發奔馳寶馬的發動機,本身技術難度算一個,就算一模一樣造出來,成本也不一定吃得消,就算成本吃得消,造得出來,市場也不一定買帳。



國產發動機,哪幾家的比較好用

我們都知道,國產車的發動機最開始,的確是模仿別人,所以有時候,還不如自己老老實實往前研發,往前走,來得好。

我們現在國產車真的是不差的,國產車企,發動機最早是模仿別人,後面,就開始慢慢地自己做了。

一大幫的國產品牌,很多很多,上汽、廣汽、長安、奇瑞、吉利等等,哪家學得最好呢?哪家是尖子生?哪家又是吊車尾呢?

都說吉利直接是用沃爾沃發動機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國外的李書福和國內的李書福,是同一個人嗎?

  • 關鍵詞:發動機

我把資料去查了一下,和我們想像中還不太一樣,你有興趣想要了解一下的話,不妨關注我的「備胎說車」,回復關鍵詞「發動機」,就可以了。

每天給你一段汽車實用小乾貨,文字、音頻、視頻都有,你可以挑自己喜歡的。

國產品牌的發動機,都是小排量,為什麼沒有像勞斯萊斯一樣的大排量V12作為標杆?

上汽、廣汽、長安、奇瑞,買車,我們怎麼去挑它的好壞?

關注「備胎說車」,回復關鍵詞「發動機」就可以了。「備胎說車」,等你來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CCqjW0BMH2_cNUgE9H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