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艦的兩幅面孔:Westone MACH70&MACH80

原標題:旗艦的兩幅面孔:Westone MACH70&MACH80

Westone/威世頓更新了的MACH系列,用上了全新的命名以及ID,並升級了單元性能、更換了線材插針等,但很多人還苦於怎麼選,畢竟從MACH10-MACH80,感覺並沒有什麼規律可言,在我看來也不存在什麼單數的偏人聲、雙數偏這種片面的說法。而作為售價最高的兩個型號,MACH70&80,自然是很多隨身高燒的首選項。

看到標題大家自然是有數了,二者雖然價格差了一檔,但在我看來MACH70和MACH80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孰優孰劣之分的,甚至可以對應到當年的W系列和UMPro系列中的型號里去,兩個塞子在我心目中都是Westone家的旗艦級別,各位可以根據文章里針對聲音個性的描述以及自己的錢包預算來決定如何選擇。

首先說一下整個系列外在形態的改變。

我曾經想過,Westone家的佩戴還有啥改的必要嗎?顯然沒有!

但看到MACH系列、再試戴了一下後還真的是驚訝,我不敢說能一下子感受到比前代好多少,但外腔體的「瘦身」是非常明顯的,而MACH系列在導管部分的佩戴感受和之前的產品相比沒有什麼明顯變化,因為這部分本身就是他們的佩戴優勢。當腔體本身的體積縮小後,能夠進一步去適配那些耳朵更小的用戶、包括女性用戶等。說的誇張點,如果說原本的Westone佩戴適配度是99%的話,那麼現在就是99.9%。

關於線材插針的更換,我個人猜測純粹是出於線材粗細的角度考慮的,Westone希望進一步縮小母座的體積來保證線材的部分不去影響佩戴、以及儘可能地使用偏細的線材,這一點從插針 直徑上就能夠直觀地體現。目前來說想要給MACH系列更換第三方線材的選擇不多,我個人只在成都展上試過三文魚系列,剛剛好他們的可換插針里有T2這個型號,聲音提升還是蠻明顯的,據說後續ddHIFI也會推出T2插針的Westone MACH系列專用升級線,可以期待一下。

當然了,名為Linum UltraBax的原配丹麥標配線雖然看著很細,但用料還是比之前有明顯加強的,0.6Ohms低電阻、224股絞合線,總體而言在這麼小的腔體體積之內,廠家所能在聲學技術上發揮的空間是非常非常有限的,因此必不能用過於拉胯的線材去拖後腿。而對於用戶們來說,如果願意犧牲一點點佩戴去在線材層面投資的話,MACH系列的聲音是能夠給到你相應回饋的。

我對MACH系列的顏值還是頗為滿意的,它的好看不是單方面呈現出來的,而是在腔體線條、LOGO的重新設計與配色、做工精細度、工藝選擇上,總體呈現出來的產品質感比之前有了很大的飛躍,不會有一種明顯的「拼接感」。

Westone家標誌性的派力肯放水收納盒與偏瘦長型的矽膠套、海綿套也是保留了下來,因為代理商那邊沒有發來全套包裝,開箱過程就不作展示了。

如果你當年是Westone家W系列的老用戶,那麼我會非常願意給你推薦MACH70這個型號,一耳朵就知道有內味兒了,不僅完美貫徹了這麼多年被燒友圈津津樂道的「西石味」,還在綜合素質上有了巨大的提升。不過我不得不提的是,MACH70也好、80也好,素質在同價位和現在市場上的那些HIFI音樂向素質怪相比,依然是有著明顯差距的,所以什麼MACH70/80能不能打XXX什麼的問題其實沒什麼意義。畢竟,並不像許多打著「監聽」標籤去蹭電商關鍵詞的品牌一樣,Westone是正兒八經設計監聽耳塞的牌子,只是也備受HIFI音樂耳塞市場的喜愛,他們的設計很多時候是為了滿足專業需求,而如果橫向去對比舒爾、森海監聽線的同價位產品,我說一句MACH系列比他們素質都明顯好一截,大家應該沒意見吧?

而過去這麼多年裡,我相信本身也沒有人是衝著硬素質表現去購買Westone的,從W4-W4R-W40-新W40,他們幾十年都沒有更換過硬體方案,換個殼子換個線的玩法許多燒友也厭了。而另一點不得不提的在於,動鐵技術這麼多年也並不存在什麼實質性的進步,大家過去熟悉的30017、31376、22955什麼的還沒有退出歷史舞台就很能說明問題。因此,素質黨們真的就別太奢望在如此小的體積內,Westone能做出什麼打破物理規律的素質表現了,想要獲得更好的素質水準需要大家在前端搭配或者線材層面下功夫才行

MACH70那迷人有韻味的中頻讓我這個當年的W4/W4R用戶欲罷不能,但它本身並不是W4系列的那個風格,而是有點介於老W60和W80之間,熟悉Westone的人應該知道W80和W60並不存在什麼本質上的素質差距,甚至W60還更均衡中正一些。而MACH70具備W80上那種綿密的、富有磁性的顆粒感人聲表現,但均衡度是類似於W60的,同時具備非常寬闊的聲場規模和輕微的彌散感。在低頻的部分仍然有過去老W系列的那種很濃的殘響氛圍和偏肉感的結像,如果說打開過去對W80這種風格還有什麼殘念的話,那麼我敢說MACH70絕對是一個能夠幫你「圓夢」的Westone畢業塞。

在素質層面,MACH70比較能打的地方在於聲場規模、結像、以及不錯的信息量表現,它的大動態和瞬態表現並不拔尖,帶點溫吞水的、軟綿綿的感覺,雖然本身瞬態是動鐵結構的優勢,但老西石其實一直都是做的這樣的處理,不是什麼稀奇事兒。此外,MACH70的器樂表現較為的細膩流暢、泛音給的很足,而且結合它XYZ軸都比較全面的聲場(老西石因為高頻延展的問題,聲場高度一般都比較矮),MACH70對於非追求極限動態和高頻銳度的用戶來說,器樂表現還是有一定「修養」可言的。

MACH80則相對更符合大多數燒友對於「素質感」的表達,比如它的解析並不是MACH70那麼綿里針的,能夠很輕易地捕捉到更多的弱音細節、整個的結像表現也比70要多了一些銳度和韌勁,背景的黑度、整個的透明度都會符合一個監聽耳塞的基本素質,所以會讓我想起當年的UMPro系列。

MACH80一耳朵下去是比70顯得要通透、乾淨、凝聚的,低頻的部分雖然也有不錯的肉感和彈性,但低頻透明度是非常高的,不會有70或者老W系列那樣帶點發悶的質感。而調音這個東西,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低頻的處理本身也是人聲韻味的來源之一,MACH80明顯就是要比70來的稍稍素一點,男聲的顆粒感少了些、女聲的清甜感多了一些,我會比較願意推薦MACH80給追求相對中正雜食、或者以亞洲系女聲為主的用戶。

聲場方面,MACH80其實並不會比MACH70來的更大,二者的處理方式不太一樣,MACH80的空間混響少一些、聲場的彌散感也更弱,會比MACH70多出一些邊界的清晰度,考慮到它是偏監聽的傾向,倒是個正常的處理方式。單單只從規模感來說,二者的聲場都是比較寬大的那茬,而且完全不吃推力、下限就很高,一個千元級的尾巴就能夠發揮出他們倆90%的水平,同時二者的音色都比較穩定,不容易被前端本身的音色帶來過於明顯的影響。

寫到這裡,文章也差不多尾聲了。

我故意漏掉了很多信息沒有講,比如單元配置,什麼,Westone的東西你看單元配置?片面了片面了。他們的單元方案從研發的角度來說,很多時候都是需要為空間做妥協的、而且是以復合單元為主,這麼久以來他們肯定擁有自己的調教方法來儘可能去平衡三頻的量。從這一代的MACH系列來說,他們會在均衡度、透明度、空間感上有一個很大的進步,而MACH70和MACH80則像是他們對於自家過去這麼多年來兩種聲音表達方向的一個總結歸納型的作品。二者的價格都在一萬出頭,差價不算大,建議各位在選購時拋開那並不明顯的素質差距,更多的是在個人口味方面做一下選擇,可以說MACH70和MACH80分別代表了Westone自家過去兩個領域的兩種旗艦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