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寶寶的幾種「怪異」行為,暗示著他正在變聰明,家長要知道

2022-06-28     羊駝媽媽

原標題:2歲+寶寶的幾種「怪異」行為,暗示著他正在變聰明,家長要知道

寶寶每個行為發生,都是有一定的原因存在的。

寶寶每個行為發生,都是有一定的原因存在的。

出生之後,寶寶身上的變化真是肉眼可見的,他們的發展也會毫無徵兆地突然出現,比如學會翻身,學會走路,學會叫爸爸。

每一個改變在成人眼中看起來是水到渠成的,但對於孩子本身來說,難度還是非常大的,所需要的神經和支持都錯綜複雜的。

2歲+寶寶的幾種「怪異」行為,暗示著他正在變聰明,家長要知道

無論在哪,看見地上有垃圾都不可以

到了寶寶2歲左右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有這個共鳴,孩子好像有什麼強迫症,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公共場合,只要看到有垃圾存在,馬上會撿起來找垃圾桶扔掉。

如果是在家還好,算是幫家長做家務,發揮了他身上的一些用處,但是在大馬路上,未必就有些多管閒事了,垃圾有多髒呀!但家長又不可以阻止孩子,難道不許他們做好事?

實際上,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為主要是因為他們內心發生著兩種變化,一種是對規則意識的要求增加,相同的規則要不分場合不分地點,垃圾放到垃圾桶了,就像是自己要回家一樣。

另一種就是對手眼協調發展的需求,蹲下來拿到垃圾,站起來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這一系列的動作對孩子的空間感知、手眼協調的要求都非常高,但凡有一點不成熟的地方,都無法順利完成這個動作。

總是和周圍的人動手

不少2、3歲的孩子抬手就打人,不管對方是誰,只要自己情緒不對,就要馬上發泄出來,不會出現消極等待的時間。這或許是這個階段孩子最顯著的行為變化。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行為的發展變化有兩種,一種是自己消失了,一種是變得更激烈。這還不是因為孩子正處於打人敏感期,起初的暴力行為很有可能是從生活中模仿而來的。

家裡的父母經常動手拍拍打打,或是幼兒園裡的小朋友總是欺負人,他們就會模仿而來,變成自己發泄情緒的方法。有時候家長真是想要把孩子吊起來打一頓,但以暴制暴的干預方式,只會讓情況更加惡化。

他們之所以會頻繁地使用暴力,是因為他們還不知道該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不會運用語言來表達自己,拒絕和其他人溝通。父母最應該做的,就是幫助孩子了解語言的魅力。

沒有什麼事情是溝通不來的,你有什麼需求,你想要做什麼,第一時間要表達出來,你不表達誰又能知道呢?你想讓別人永遠誤解你的想法嗎?那該交不到好朋友的。

總是說謊,無中生有

「媽媽,我今天不想上學了」「為什麼?」「老師打我」「什麼時候?打你哪裡了?」「前天吧,哪都打了,可把我疼死了」這樣的對話可信度有多少呢?如果你是家長,你會相信嗎?

可能家長在第一次面對這樣的場景時,會感到非常緊張,信以為真,但是隨著和孩子的溝通卻發現,這好像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小小的孩子謊話張口就來,這以後還得了?

面對這樣的場景,家長們千萬不要太氣憤,實際上這就是孩子思維發展的必經之路。他們的大腦還不夠成熟,不能很好地組織自己的思維和語言,只是想到什麼說什麼,有時候剛說過的話,他們就記不得了。

並且,他們根本意識不到自己在說謊,就像是上面對話當中孩子不想上學,給出的理由是老師打人,在他心中,只有老師打人這個行為才會組織自己上學,所以就脫口而出了。

所以,在面對媽媽後續的詢問時,自己根本沒有想到還有這樣的考驗,就演變成了想到什麼說什麼了。至於老師有沒有真的打人,已經不是眼下要考慮的事情了。

今日小結:

在你的孩子身上,還有哪些奇怪的行為出現呢?歡迎和我們一起分享你的想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8e7a74a6d2c647d115219ecf59aea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