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10萬!這10位岳陽人將獲專項資助

2019-12-20     岳陽日報丨岳陽網


巴陵青年英才支持計劃系巴陵人才工程重點項目之一,該計劃的選拔對象主要是在岳陽市工作、創新創業2年以上,年齡在40周歲(1979年1月1日以後出生)以下,政治立場堅定,遵守法律法規,有良好的科學和職業道德,在行業或領域具有獨創性、先進性、前瞻性,潛在的經濟、社會效益較大的各類優秀青年人才。

江湖那些事(yyrbjh)了解到,2019年我市擬選拔巴陵青年英才10人。對入選的巴陵青年英才人選,每人給予10萬元專項資助,用於支持其創新創業。

今天,巴陵青年英才支持計劃評審工作委員會對入選的十名青年英才進行了公示。


2019年巴陵青年英才支持計劃

擬入選對象公示公告


根據《巴陵人才工程實施方案》和《關於開展2019年巴陵青年英才支持計劃人選選拔工作的通知》,經宣傳發動、推薦申報、資格初審、專家評審、實地考察、領導小組審定等程序,確定徐玉剛等10名同志為2019年巴陵青年英才支持計劃擬入選對象。為確保選拔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現將擬入選對象基本情況予以公示。


公示時間:2019年12月19日—2019年12月25日

受理電話:0730-8889332 0730-8622830


巴陵青年英才支持計劃評審工作委員會

2019年12月19日


徐玉剛

男,1989年8月出生,本科學士,國網岳陽供電公司變電二次檢修班二班班長。


主要成果貢獻和業績:


從事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及自動化控制,承擔整個岳陽地區電力傳輸網架中68座變電站電網核心設備的檢修和試驗。主持湖南省電力公司科研項目2項、岳陽供電公司科研項目2項。

主創的項目獲得湖南省電力公司技術創新成果7項,岳陽供電公司技術創新成果10餘項。其中主創的變壓器中性點電流智能在線監測及預警技術、基於自動化技術的遠動機遠端控制技術等很好地解決了電力系統生產中多項技術壁壘,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安全效益顯著。作為第一發明人獲得了2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項國家發明專利。作為第一編寫人在《電源技術》等期刊上發表專業論文9篇。主持編寫專業案例、典型經驗50餘篇,並向全省推廣。2018年被評為岳陽市「巴陵工匠」。


張盼良

男,1985年1月出生,博士研究生,湖南理工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成果貢獻和業績:


從事分離新材料與新技術、石油化工催化、複雜化工過程模擬等相關研究工作,三元絡合反應萃取等研究工作推動了手性萃取工業應用,增產輕烯烴高效催化劑助劑項目已實現產業化。入選省121創新人才工程、省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湖南理工學院青年英才計劃,被選派為「岳陽市科技特派專家」。

湖南理工學院化學工程與技術國內一流建設學科、省重點實驗室科研骨幹。先後主持國家自科基金項目2項,省級科研項目4項、橫向項目1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AIChE J、CES、IECR等化工學科頂級期刊發表SCI論文40餘篇,獲省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岳陽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7項。


莫笑君

女,1984年6月18日出生,碩士研究生。中國石化巴陵石化分公司橡膠部橡塑中心課題組長。


主要成果貢獻和業績:


主要從事鋰系合成橡膠SEBS等新產品及新技術開發。作為主要骨幹參與承擔多個國家及省級科技項目。承擔了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和巴陵石化多項重點研發項目,先後參與開發一系列高附加值SEBS新產品,如醫用SEBS、共享單車實心輪胎用SEBS、電線電纜包覆料用SEBS及自粘膜用SEBS等。上述產品均已實現工業化,產品質量得到下遊客戶的高度認可,創效近3億元。

主持中石化前瞻性、競爭性項目「3D列印彈性體耗材開發」,在國內外首次實現了SEBS彈性體的熔融沉積模式(FDM)列印,處國際領先水平。致力開發的運動地墊用SEBS新產品,環保無毒,可直接注塑成型,避免因發泡工藝中使用發泡劑而帶來的系列安全隱患,該產品已形成3000t/年的產銷量。申請PCT國際專利1項,申請中國發明專利13項,已公開授權7項,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10篇。


劉曉瑜

女,1982年2月出生,碩士研究生,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岳陽市中醫醫院康復科副主任。


主要成果貢獻和業績:


主要從事臨床工作。開展了腦卒中針灸分期論治、肌骨疼痛管理等,將傳統康復與現代康復有機結合,治療腦卒中患者500餘人次,90%腦卒中患者恢復行走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為千餘人肌骨疼痛患者解除病痛。

主持省市級課題3項,參與國家級、省級課題12項,發表論文7篇,參編著作1部,擔任省級學術團體副主任委員2項,省級學術團體秘書1項,獲湖南省針灸學會第二屆「華佗杯」優秀學術論文獎三等獎1項,岳陽市科技局學術論文二等獎2項,湖南省針灸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湖南省中醫藥科技獎三等獎2項。承擔湖南中醫藥大學教學工作,多次被評為優秀老師。


羅 洪

男,1983年2月出生,本科,岳陽長煉機電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洋浦分公司副經理。


主要成果貢獻和業績:


主要從事機電設備技術管理、研發和智能運維工作。獲得國家級創新獎2項、省部級創新獎5項,國家授權專利4項,通過了國家一級創新工程師認證;曾獲得全國石油和化工電氣「中青年傑出人才」;岳陽市「巴陵工匠」「卓越工程師」,公司「最美機電人」「勞動模範」「優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項榮譽稱號。

主要科技成果15項,負責的項目中有6項國內首創和突破,9項國內領先。在2016年全國創新方法大賽中獲得二等獎,2017年創新方法大賽獲得全國三等獎。在國內專業期刊上以第一作者發表技術論文11篇。


劉 平

男,1983年10月出生,本科學士,湖南神斧集團向紅機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國營九六三四廠)黨委委員、總工程師。


主要成果貢獻和業績:


主要從事工業雷管等民用爆破器材和軍用火工品的開發、生產及工藝技術。先後獲得國家專利3項、主要科技成果8項,主持開發了安全氣囊用點火具、特種手榴彈用火工品、SF—B型電子雷管、某新型手榴彈用火工品群模生產工藝研究、某無損回收用產氣裝置等民用新產品和軍用國內列裝型號項目10餘項。

主持的SF-B型電子雷管項目,通過了省工信廳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推動了民爆行業技術的進步和高質量發展。主持研製的與航天一院配套某無損回收用產氣裝置項目,是國家國防某戰略型號高新工程項目,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填補了國內該項技術空白,對我國武器裝備的發展和軍事力量的戰略威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李長生

男,1980年9月出生,大專,湖南省方正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湖南省電子電路及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成果貢獻和業績:


主要從事印製電路板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實施。發表論文14篇,申請發明專利9項,其中7項已獲得授權,發明專利產生的經濟效益在2億元以上;其中「一種立體組裝LED的印製電路及其製備方法」,在飛利浦全球供應鏈中率先實現產品認證,具有獨立供貨的地位。參加2019年度「創客中國」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大賽獲得岳陽市一等獎,湖南省三等獎。

承擔省、市級科研及產業化項目7項,獲得政府財政支持1000多萬元,項目產生的經濟效益每年在5億元以上:其中 「基於特種LED用高導熱耐高壓鋁基覆銅板材料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已納入湖南省「五個100」工程中的100個重大科技成果項目;「高效低耗柔性線路板工程」項目立項為湖南省製造強省重大產業類項目。


戚 平

女,1982年8月出生,大專學歷,岳陽國聯物流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主要成果貢獻和業績:


從事物流園開發管理工作。投資1000多萬元建設了岳陽國聯物流創業孵化基地和開發了國聯物流「365」信息平台系統,實現了線上、線下經營的商業新模式,為入駐創業者和創業企業爭取優惠政策,實現「一免一減半」。

入駐創業孵化基地的企業達40多家,為400多名的大學生、農民工創業者提供創業就業崗位,先後被授予「岳陽市創新創業帶動就業示範基地」「 湖南省創業孵化基地」和「國家4A級物流企業」。與胥家橋綜合物流園簽訂意向入駐協議,計劃升級打造現代化物流園區,助力岳陽千億物流產業發展。


石六梅

女,1984年7月出生,大學專科,湖南遠山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主要成果貢獻和業績:


主要從事岳陽黃茶的研發、加工和營銷。聯合創辦的遠山茶業公司2018年被岳陽市人民政府認定為「岳陽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茶園近萬畝,帶動農戶就業150人,幫助產業脫貧300家。持續投入產品研發,陸續推出岳陽茗片、遠山秀眉、遠山黃芽、遠山黃大茶等20多個黃茶產品,受到市場青睞,在全國黃茶鬥茶大賽等評選中屢獲金獎。

與岳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戰略合作,共建岳陽黃茶研究院,推動全市黃茶產業科技進步。參與制訂《岳陽黃茶》和《岳陽黃茶加工技術規範》等團體標準。2018年被岳陽市茶葉協會評定為「岳陽市茶行業市場營銷先進單位」。個人被先後評為「岳陽樓區創先爭優巾幗建功先進個人」「岳陽市優秀商會秘書長」和「湖南省誠信湘商」。


黃 博

男,1982年10月生,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湖南省岳陽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副總工,生態環境部環境監測「三五」人才工程技術骨幹,日本琵琶湖環境科學研究所訪問學者。


主要成果貢獻和業績:


主要從事流域和城市生態環境監測和研究。獲得國家註冊環保工程師和國家清潔生產審核師執業資格;針對重金屬污染問題,開展了礦區流域重金屬污染遷移與轉化機制研究、場地重金屬修復材料納米磁性復合礦物的合成與研發,提出了5項新工藝、新模型和新機制,解決了流域主要重金屬遷移速率計算的難題,揭示了鋁鐵兩相礦物上重金屬協同固定及分離機理,推動了重金屬污染防治的技術革新,其中3項國際領先,2項國內領先,取得了較大的生態和社會效益。

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省、市級科研課題11項,參與國家「863」計劃等國家級科研課題4項,在國內外權威刊物上發表論文15篇,參與編寫專著1本,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8PyI28BMH2_cNUgLBx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