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聯社》4月3日報道 在紐約市,因疫情暴發,死亡人數激增,各殯儀館業務繁忙,壓力山大。截止4月4日,紐約州確診人數就已經突破十萬,死亡人數高達2935人。
醫院急於卸貨,因為即使增加使用了冷藏車來存放遺體,也有源源不斷的屍體被運到殯儀館。沒有家屬,只有逝者也早已「人」滿為患。
這讓殯儀館完全措手不及。各殯儀館為屍體的存放殫精竭慮。
畢竟,僅僅在紐約市就有約1400人死於疫情。
帕特·馬爾莫(Pat Marmo)是紐約布魯克林的一家殯儀館的老闆。儘管他鉚足了勁,殯儀館還是每天都處於爆滿的狀態。
醫院的死亡人數不斷增加,院方急於「卸貨「到各個殯儀館。而墓地和火葬場需要提前1周甚至兩周預訂。
因此,馬爾莫希望環境保護署能夠放寬限制,延長火葬場的工作時間。
馬爾莫的殯儀館一般最多能同時操辦40到60場葬禮。但4月2日這一天就操辦了185場!
這個數據讓馬爾莫不願相信這是現實。
面對滿屋陳列的遺體。他說,「這些不是屍體,他們是父親,是母親,是祖母!都曾是活生生的人呀!」
根據檔案估計,在目前殯儀館接收的遺體中,60%死於新冠疫情。
馬爾莫把禮拜堂也改成了停屍房,用空調冷氣保持低溫。
但殯儀館還是需要更多空間存放遺體。
想要租用一輛冷庫拖車的話,需要約人民幣42000元一月。
當有的車主聽說是用來存放遺體的,直截了當地拒絕了他。
馬爾莫為此到處尋求緊急援助。
其他的殯儀館的情況也差不多。
派屈克.卡恩斯(Patrick Kearns)是紐約市皇后區的一個殯儀館老闆。
在9·11事件中沒有見到的預期的顧客爆滿場面,卻不料在這次疫情暴發後出現了。
3月的前兩周在他的殯儀館舉行了15場葬禮,後兩周就直接暴漲到了40場。
因為疫情需要保持「社交疏離「,葬禮總是在淒涼和蕭瑟的氣氛下進行。家屬站在規定黃線外向棺材扔去祭奠的花,或者只能坐在車窗後作最後的道別。這些葬禮都成了史上最冷清和孤獨的葬禮。
在一個公墓,那裡完全禁止死者家屬進入。送葬的工作人員一個人站在墓旁,拍下落葬的視頻和圖片,發給家屬,聊以慰藉。
今天是清明。死亡來的如此匆匆,伴著前所未有的孤獨和無助。逝者已矣,活著的人們請一定盡全力宅在家裡,珍惜生命。
本文選題:金戈帝企鵝。編輯:Connieade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8EnR3EBiuFnsJQV4US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