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萬級純電SUV普及者!這新車三電巨靠譜 都火成網紅車了!

2023-09-04   玩車教授

13萬左右的裸車價,純電動SUV,要求空間要大操控要好,除此之外如果還能滿足配置上的需求就更好了。在當今市場上,符合這些要求的車有麼?有,但不多。那麼,如果要在這些僅有的選擇中選一台最好的,你會選哪款?在以往,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外乎就是那幾個熱銷車款,但如今,風行雷霆的出現似乎意味著,在13萬裸車價純電SUV這個價位,有了更好的選擇。

所以,風行雷霆到底好在哪?作為一款成本限制相當大的走量款車型,它在不高的價位上,到底能實現什麼樣的產品力?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對風行雷霆,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試駕體驗。在本次這篇試駕文章中,我們將為大家解答以下幾個問題:它看起來如何?坐著舒不舒服?空間大不大?以及至為關鍵的,開起來有沒有什麼讓我們覺得驚喜的?

儘管現在純電動車在外形設計上可謂百花齊放,但在13萬這個級別的純電SUV上,外觀設計其實能做的事情並不多,絕大多數車企的做法,都是一個傳統樣式的前臉設計,加上一個傳統樣式的前燈組,配以簡單的平直線條過渡到車尾,簡單來說,這個價位的大多數純電SUV,看起來都頗有點像一台掀背兩廂車的感覺。

而風行雷霆在這個價位上,外觀上的辨識度相比這個價位其他車款而言的辨識度相當高。先看前臉部分。雷霆的前燈組非常引人注目,這是一組由4個部分,2組元素組成的異形大燈組,從上往下看分別是上方的日間行車燈、中間的矩形燈光以及位於主照明燈組右側的第二日間行車燈。這三個日間行車燈在外觀上組成了一個類似於「C字型」的設計,不管在白天還是夜間,這個日間行車燈的視覺識別度非常高。

而在主照明燈組位置,從上到下我們可以看到4個明顯的功能分區,它們分別是近光和遠光LED燈珠,以及下方的毫米波雷達。最下方的位置暫時屬於空缺位置,但我們初步推測,這應該是為了雷霆後續的,搭載更高輔助駕駛系統的傳感器而預留的空位。

當我們把視線從前燈組移開,我們馬上就能注意到雷霆那辨識度十足的前中網。事實上採用類似「無邊際中網」設計的車型並不少,但在這個價位,雷霆是極少數採用這種中網設計的新車之一。這種中網設計在這個價位比較少出現的原因主要也在於成本---或者嚴格地說,開模費用過高。這種無邊際中網在提升了外觀識別度的同時,也帶來了更高的外觀件開模成本,因此在這個價位能用上這種中網設計的,風行雷霆對消費者的誠意是可見一斑的。

視線轉移到車體側面,是不是覺得雷霆整個車側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運動感?實際上這是因為它用上了這個價位相當罕見的3腰線設計。從車側底部,橙色的下護板往上看,在前輪軸線位置我們能發現一條明顯的腰線,而且這條腰線在後門位置還做了更複雜的型面設計。

再加上從發動機蓋一直延伸到車尾的主腰線,雷霆的3條腰線給這台車營造出了非常明顯的運動感。車尾的整體線條設計也充滿了各種銳利線條。整體來說,雷霆的整體外觀設計在這個價位是非常出眾的,至少一眼就能看出它和同價位其他車型的「品質感」區別。

雷霆的內飾設計和這個價位大多數車型有一個最明顯的區別在於:它真的有一種高級感。不過,到底是什麼影響著一台車的「視覺高級感」?其實根本不需要說多少理論,最簡單粗暴的解釋是:高級感就是這台車看起來像不像更高價位的車,像不像豪華車,就這麼簡單。

所以我們再仔細觀察下雷霆的整個內飾設計,首先你會看到中控台上的一整塊長條狀雙聯屏,這是很典型的高等級車型的識別標誌。視線往下走,在中控台位置,你能看到三種顏色撞色設計的圓形空調出風口、下方的,閃閃發光的全觸摸式空調控制面板,以及水晶狀的擋把。這些都是現階段更高等級的純電車型常見的內飾風格設計。而如果你對這個價位的其他車型的內飾有印象的話,相信你一眼就能看出,雷霆的這套內飾,是明顯比同價位對手更有高級感的。

不過說到內飾就不能不提雷霆的那塊超大全景天幕。其實全景天幕本身並不是雷霆最主要的產品點,因為在這個價位,好幾款車都有面積巨大的全景天幕。但雷霆這個全景天幕還有個很好玩的功能:星空車頂,是的,就是勞斯萊斯等豪華車上的那個星空頂。

具體來說,雷霆在全景天幕兩塊玻璃的中間,夾了一層超薄發光二極體陣列。車內有個專門的光照傳感器,系統會結合光照傳感器的信號和系統時間信息,如果判斷車輛現在處於晚上,就會自動點亮發光二極體陣列,這時候你打開全景天幕往上一看,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個璀璨的「星空夜景」。

當然了,我們試駕的時候是白天,陽光極其強烈,也就沒有機會帶大家體驗一下這塊星空頂的魅力。但不管怎樣,相比起千篇一律的全景天幕大玻璃,雷霆的這塊星空大天幕,至少在差異化上是做足了。

得益於風行雷霆那4600*1860*1680mm的尺寸以及2715mm的軸距,在這個價位,雷霆的整體尺寸和軸距相比同級競爭對手是要更加優秀的,因而這也就造就了它更大的車內空間。而且雷霆的後排座椅還能翻到,雖然不能完全翻折齊平於地板,但也已經可以提供非常可觀的後備箱空間(1480L)了。

因此雷霆在車內空間表現上並不需要擔心。不過你可能要說了,空間大可不等於乘坐舒服。確實,這個價位的一些車型為了儘可能營造巨大的乘坐空間,儘可能把腿部空間拉滿,其實是在坐墊長度和座椅靠背角度上做了不少犧牲的。

但雷霆明顯沒有在乘坐體驗上打折扣。根據我們現場實測,雷霆的前後排座椅的坐墊長度都比較長,身高4525px的測試者(也就是我)實測能承托住大腿的主要肌群,腿部是可以很放鬆的,這在這個價位的很多車型上是做不到的。

而且雷霆的臀點高度相較同價位車型更靠下,這就意味著坐在車裡的視線高度其實是比其他車更低的。同時,雷霆的前後排座椅靠背都有一定的自然傾斜角度,當採用正常駕駛坐姿時,腰部中下段(長時間駕駛受力最大的部位之一)能得到靠背非常有效的承托。而且雷霆的頭枕雖然被設計為不可調設計,但實測對頭頸部的支撐都非常到位,比很多可調式頭枕都要好。

所以雷霆不僅空間足夠大,坐著也很舒服。

聊完了外觀內飾和空間乘坐,接下來該聊聊它作為一台車的駕駛感受了。首先可以這麼跟大家說的是,雷霆儘管外觀看起來運動感十足,但這車的定位是家用車,而且它也沒搭載雙電機,電機功率也只是傳統規格的150千瓦型號,所以和這個價位的其他車款一樣,雷霆的整體駕駛感受是明顯傾向家用型的,所以,也就別指望它能有多強的零百加速能力了。

而它的懸掛表現其實也是這個價位的普遍表現:懸掛初段偏軟,對於鋪裝路面的各種不平整都有很好的過濾能力,但大動作變線等動作會有較明顯的車體姿態改變。但懸掛在中段和後段的表現都很好,能托得住車身。簡單來說,雷霆的整體操控、動力和懸掛表現,就是這個價位的主流水準。

但這台車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NVH表現。具體來說,雷霆的車內靜謐性和不同速度下對車外各種噪音,以及胎噪風噪的隔絕能力,在這個價位是非常強悍的。基本上在法定限速範圍內,它無論走在任何道路上,都能給你一個非常安靜的車廂。雷霆的NVH表現,和很多國產17-18萬級純電轎車是基本相同的。

在低速和中速區間,雷霆基本上可以保持非常高的靜謐性水準,而在車速達到或超過120公里後,A柱位置的風噪會變得稍微明顯,但受風面更大的車尾部分卻依然可以保持安靜,這是這個價位很多車都做不到的。

作為一款13萬級的高性價比家用型純電SUV,風行雷霆呈現出來的整體產品力,在這個價位是具有相當強大的競爭優勢的。相比起同價位其他車型,它有著成本更高、識別度更高的外觀,有著更好的內飾設計,也有著更大的空間和更舒適的前後排乘坐體驗。在動力和操控上,儘管它和其他同價位車型區別不大,但它仍然在NVH上,給我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在產品力為王的時代,風行雷霆這樣的,擁有全方位優秀產品力的車,將會,也必然會受到市場的更高度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