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原著不寒而慄,豬八戒隱藏的太深,他才是取經路上最大的障礙

2023-06-26   楊角風發作

原標題:讀完原著不寒而慄,豬八戒隱藏的太深,他才是取經路上最大的障礙

眾所周知,在《西遊記》中,唐僧是有三個徒弟的,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當然,還有一匹只能稱為坐騎不能稱為徒弟的白龍馬。

孫悟空嘛,咱就不用多講了,整部《西遊記》中,他的戲份也最多,在整個取經團隊中也是重中之重;沙和尚嘛,存在感最低,平時也就看看行李,看看馬,降妖除怪的事很少參與;而豬八戒,最有意思了,平時好吃懶做,有功勞搶著爭,遇困難,第一個喊散夥。

或許是他那呆呆的樣子,給我們徒增了些許好感,反而覺得他更平易近人。直到讀了多遍西遊記後,才發現,豬八戒才是取經團隊隱藏最深的人!

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第327期:原著都翻爛了,終於找出了豬八戒的師父,難怪他要衝孫悟空下黑手!

一、

在我們固有的印象中,豬八戒這人啊不僅好吃懶做,還好色,有便宜就沾,沒便宜就跑,是一個偷奸耍滑之徒。

而大師兄孫悟空呢,不僅降妖除魔走在前頭,遇到問題也是求奶奶告爺爺,四處搬救兵,絕不會因為取經艱難,而說出散夥分行李這種喪氣話來。

可是,如果豬八戒真差得一塌糊塗的話,那又有很多疑問難以解釋了。要是他真是一個混子的話,當初憑什麼當上的天蓬元帥,不僅位高權重,連太上老君都給他親手打造武器,而且還是蟠桃會上的常客。

反觀孫悟空,齊天大聖嘛,在花果山封的;如意金箍棒嘛,在東海龍宮搶的;蟠桃盛會嘛,自己邀請自己去的……

這一切仿佛都表明,憑藉著自身的本事,豬八戒是無論如何都沒有孫悟空表現好。那憑什麼,他能在天庭任高官,還能加入取經隊伍,連神秘的烏巢禪師都對其另眼相看,搞得孫悟空都納悶:

「這老禪怎麼認得他,倒不認得我?」

後來,唐僧師徒取得真經後重返東土,路上耽誤了點時間,四大金剛還以為是豬八戒貪圖享樂。豬八戒倒是沒有貪圖享樂,但對自己也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還回道:

「師父成佛,我也望成佛,豈有貪圖之理!」

甚至在豬八戒獲封凈壇使者之後,還對如來佛祖一肚子意見:

「他們都成佛,如何把我做個凈壇使者?」

二、

那麼,豬八戒為什麼這麼自信,認為自己能跟師父一樣成佛呢?

那就要從豬八戒的身世說起了,在高老莊,孫悟空降服他的時候,他曾經念過一段詩,因為這首詩實在是太長,就不全引用了:

「自小生來心性拙,貪閒愛懶無休歇……我因有罪錯投胎,俗名喚做豬剛鬣。」

下面我就用白話文來解釋一下豬八戒的經歷,看完後就明白,為什麼豬八戒有著這樣的迷之自信了?

豬八戒的前世確實是人,但是從小就笨笨的,而且偷奸耍滑,不愛幹活,只愛玩。總之,生活也沒啥目標,得過且過,每天混混沌沌的也不知道春夏秋冬。結果有一天,有一位高人經過,突然就對豬八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說豬八戒是天生麗質,骨骼驚奇,一看就是修仙的材料。但是若繼續這樣漫無目的地活下去,命將不久矣,並問他要不要跟自己修仙啊?

豬八戒這一點倒是跟孫悟空挺像,要學就學長生不老術。所以他問這位高人,若是拜你為師,那麼我還能瀟洒多久?

就這樣,豬八戒拜師了,拜師後,師父送他一顆九轉大還丹,吃了後立馬起了奇效,不僅打通了任督二脈,還自通了很多正統道家修煉的方法。這之後,豬八戒就在師父的帶領下,來到了天庭,連神仙們都出來迎接他。隨後玉帝便大擺宴席,並親封了豬八戒為天蓬元帥,走上了人生巔峰。

三、

豬八戒自述的這段話,倒不是表明他有多麼多麼厲害,而是間接表明他遇到的這位高人,也就是師父很厲害!

更關鍵的是,豬八戒跟孫悟空和沙和尚不同,那倆都是自己去拜師的。

比如孫悟空為了學藝,游過了兩個大洋,硬是從東勝神洲游到西牛賀洲,歷時十多年才拜了師,又打了多年的雜,才得到學習法術的機會。

沙和尚也一樣:

「皆因學道盪天涯,只為尋師游地曠。常年衣缽謹隨身,每日心神不可放。沿地雲遊數十遭,到處閒行百餘趟。」

為了修仙,可是盪盡了天涯,比孫悟空還慘呢,足足找了數十年,才遇到了高人,又功德圓滿才得到升仙的機會:

「三千功滿拜天顏,志心朝禮明華向。玉皇大帝便加升,親口封為捲簾將。」

這樣一對比的話,就很明顯了,豬八戒的出身相當高貴,家世顯貴,每天好吃懶做,不用幹活,還能活得好好的。而且,不是他去找師父,而是師父親自找上門,逼著他學藝,並給他喂九轉大還丹,吃了後,馬上就升了大羅仙,上天當官:

「功圓行滿卻飛升,天仙對對來迎接……因我修成大羅仙,為吾養就長生客。」

孫悟空才是個太乙散仙,後來到天庭當官了,才升到太乙金仙。

而豬八戒,輕易就拜了師,輕易就成了仙,輕易就當了官,就算獲罪投胎了,也沒有被剝奪本領和記憶,甚至連釘耙都能隨身攜帶。

四、

要知道,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亦或者神話世界裡,沒有關係,沒有背景,想當大官,基本是不可能的!

九靈元聖夠厲害了吧,都能稱聖了,可惜在天庭獲不到職務,還得給太乙天尊當坐騎;黃眉童子可是彌勒佛的徒弟,本領也不是虛的,也只能在荒郊野外的小雷音寺自稱黃眉老佛過過癮;獅子精本領夠大吧,都覺得有資格參加蟠桃會,當年在南天門一口氣都能吞掉十萬天兵,還不是給文殊菩薩當司機?

在封建社會,要想在仕途上有所進展,要麼家世顯赫,靠著多代人的榮耀,成就他這一生。比如三國時期的曹操啊,袁紹啊,孫權啊,基本都屬於這一類型,都是積累了幾代人的資源,才成就他這一生。

要麼靠師承,古人特別重視師承,基本上官員們能在官場上站穩腳跟,最重要的便在於此。比如東漢末年,劉備和公孫瓚是同學,他倆師承盧植,盧植的老師是馬融,馬融的老師是班超……

還有范仲淹師承晏殊,歐陽修師承范仲淹,蘇軾又師承歐陽修……

如果你不是開國元老,跟著先主開疆擴土的話,那麼,決定你仕途上所能達到的高點,基本靠的便是以上兩種。

至於能力啊,功勞啊,這些東西,也都是附加在以上兩點之後。當然,草根也並非不能當官,但他要付出的努力和汗水,絕對是前兩者所不能比的。而且,做到一定的高度後,再想往上升,基本是不可能的。畢竟能力也好,功勞也罷,大都靠人來評判的,主觀性太強。

五、

正因如此,豬八戒才有迷之自信,覺得以他的出身和師承,是完全可以跟師父唐僧一樣,獲封一個佛的!

我們先看唐僧,人家的妥妥的官二代,父親是當朝狀元,後來獲封大學士。外公是當朝宰相,位高權重,他們一家是可以影響到大唐朝局的。正因如此,當初魏徵、蕭星和張道源選舉水陸法會的大法師時,才選中了唐僧。

而且,唐僧的前世金蟬子是師承如來佛祖,在靈山也是舉足輕重的一個人物。一個出身大唐高官家庭,全國公認的大法師,又是曾經為如來佛祖的上位立過功的二徒弟,且是取經團隊的核心人物,獲封佛太正常不過了。

而豬八戒呢?

按照這一世來講,他是頭豬啊,父母兄弟在他剛出生的時候就被啃死了,武藝也是無師自通。非說他有啥背景的話,只剩下了不清不楚的高老莊高太公女婿一說了。

在這方面,他都比不上孫悟空,好歹這時候的孫悟空還是天庭承認的齊天大聖,師承菩提祖師。後來又被如來佛祖賞識,在真假美猴王之後,被佛祖提前預約了個成佛指標。

至於他在取經路上的表現如何,如來佛祖的評價就能說明一切:

「豬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帥……保聖僧在路,卻又有頑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凈壇使者。」

只剩下一個挑擔子的功勞,而且就算是挑擔子的活,這一路上他也沒少抱怨。

六、

豬八戒之所以敢質問佛祖,為什麼他們(唐僧和孫悟空)能成佛,自己卻只能做凈壇使者,就只剩一個原因,那就是他的師父很厲害!

而遍觀整個西遊世界,能比菩提祖師,以及如來佛祖還要厲害的師父,恐怕只有天庭的三清才有資格。

也只有他們,才有實力將豬八戒帶到天庭,並說服玉帝給予一個天蓬元帥的編制!

可是三清有三位,究竟哪一位才是他師父呢?

有人可能會講,肯定是太上老君,畢竟九齒釘耙的武器是他打造的,全書中也只提到他有很多仙丹,其中就包括了九轉大還丹。

其實並不是!

在黃風嶺的時候,太白金星曾經出來給孫悟空和豬八戒指路,告訴他們去找靈吉菩薩。等到豬八戒得知剛剛指路的老頭兒是太白金星之後,突然一把鼻涕一把淚的下跪磕頭。孫悟空還納悶呢,你怎麼突然拜起太白金星來了?

豬八戒回答:

「恩人,恩人!老豬若不虧金星奏准玉帝呵,性命也不知化作甚的了。」

由此可見,豬八戒其實是一個非常感恩的人,如果太上老君真是他師父的話,那麼在取經路上,老君多次露面,豬八戒為啥從來沒拜過?

實際上,仙丹也好,九齒釘耙也罷,沒了還可以再打造。但是天蓬元帥這個職務,只要豬八戒不犯錯,就可以一直幹下去。而玉帝之所以很痛快的給了他這個職務,就因為,他的師父其實是三清之首的元始天尊。

七、

那麼,新的問題就來了,既然豬八戒乃元始天尊的徒弟,那他加入取經團隊,究竟有何目的呢?

要想解釋清楚這件事,我們就要看整部西遊記中,元始天尊有數的幾次登場!

他第一次登場,是在如來佛祖降服了孫悟空之後,在安天大會上,曾手捧禮物進獻給了如來佛祖。當然,這是官場上的舉動,大家都這樣乾了,所以也看不出什麼問題。

而元始天尊另外兩次出場,問題可就頗多了,一次是邀請鎮元子去他宮裡聽課,一次是邀請彌勒佛來他那裡參加元始會。

之所以說他的這兩個舉動,問題頗多,是因為,整個取經路上,實力最強的,且跟如來佛祖關係微妙的,就屬這兩位了。可偏偏就在唐僧師徒即將到達五莊觀也好,小雷音寺也罷,這個空隙上,元始天尊卻喊走了這兩位大神。

比如五莊觀,唐僧師徒就快到山門了,元始天尊的請帖也到了:

「當日鎮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簡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彌羅宮中聽講『混元道果』。」

小雷音寺那裡也一樣,唐僧師徒眼看就要到了,彌勒佛也被元始天尊喊走了:

「三月三日,我因赴元始會去,留他(黃眉童子)在宮看守……」

更有意思的是,按照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算法。鎮元子也好,彌勒佛也罷,都是參會沒多久時間。滿打滿算在天上待的時間也就半小時,隨後就意料到自己家出事了,急忙趕回來。

八、

前面一期我們也分析過了,鎮元子和彌勒佛在五百年前,曾經有過交集,而且還曾經是一個陣營的!

後來因為如來佛祖當上靈山掌門人一事,導致鎮元子再也沒有去參加過蘭盆會,彌勒佛也遠走東方,成了東來佛祖。所以,元始天尊找這倆人套關係,必然有他的目的,那麼他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

這就要看豬八戒在整個取經路上的表現了!

在取經路上,雖然豬八戒也不止一次提到過分行李散夥。但是,一些關鍵時刻,他也會站出來,促使取經的繼續。這也就說明,豬八戒的本意並不是讓取經項目夭折,取經還是要繼續的,而且自己還得在這個團隊裡面任重要位置。

而對於孫悟空也好,沙和尚也罷,最好是將這倆人幹掉,或者是逐出取經隊伍。所以,豬八戒明明已經接受觀音菩薩的八條戒律,卻還跑高老莊娶妻。目的就是怕錯過取經團隊,並在唐僧師徒到來前的半年,開始現身,將高家莊有妖怪的信息傳到孫悟空耳中。

為了達到目的,他還獲贈一把九齒釘耙,並且在介紹這個武器的時候,特意提到:

「何怕你銅頭鐵腦一身鋼,鈀到魂消神氣泄!」

整部西遊記中,練就銅頭鐵腦一身鋼的只有一個孫悟空,可惜,豬八戒在嘗試攻擊孫悟空頭部後,發現這個武器不行:

「那怪真箇舉起鈀,著氣力築將來,撲的一下,鑽起鈀的火光焰焰,更不曾築動一些兒頭皮。」

九、

發現武器不行後,豬八戒立馬就認出了面前人是孫悟空,並扔掉武器,表示要皈依。

而在收沙和尚的時候,豬八戒的表現同樣讓人疑惑不已,他兩次下水對戰沙和尚,沙和尚兩次都報了家門,比如第一次:

「玉皇大帝便加升,親口封為捲簾將。南天門裡我為尊,靈霄殿前吾稱上。」

第二次介紹自己武器的時候,再次報了自己的身份:

「只因官拜大將軍,玉皇賜我隨身帶。」

可是,豬八戒卻一聲不吭,只是迎頭就干!

沙和尚不認識豬八戒,是有情可原的,畢竟他錯投了豬胎,早就不是天蓬元帥的模樣了。而沙和尚並沒有投胎轉世,之前當捲簾大將時是啥模樣,現在仍然是啥模樣。

豬八戒為什麼一句話不說,就是想把沙和尚弄死呢?

要知道,在黃風嶺的時候,遇到了虎先鋒,豬八戒還知道自報家門呢:

「你是認不得我!我等不是那過路的凡夫,乃東土大唐御弟三藏之弟子,奉旨上西方拜佛求經者。」

要是他早就這麼報的話,沙和尚還會動手嗎,恐怕早早扔掉武器皈依了!

況且,早在前面的烏巢禪師就告訴了豬八戒,前面會遇到水怪,他為啥不自報家門?

這個問題,不僅我們納悶,後來孫悟空去找觀音菩薩時,菩薩也納悶,為啥八戒下水時不跟他說自己是取經人呢?

孫悟空一樣納悶啊:

「只是悟能尋著他窩巢,與他打話,想是不曾說出取經的勾當。」

十、

而且,孫悟空要去南海找觀音菩薩時,豬八戒還裝傻賣楞問呢:

「哥啊,你去南海何干?」

也難怪沙和尚後來抱怨:

「他不知是那裡來的個潑物,與我整鬥了這兩日,何曾言著一個取經的字兒?」

對沙和尚他還算客氣,對孫悟空可就沒這麼客氣了,兩次唐僧趕孫悟空走,這裡面都有豬八戒的功勞。第一次三打白骨精時,就不用多說了,光看電視劇都能氣死個人。後來真假美猴王之前,也是豬八戒去打探猴哥有沒有殺人,回來就沖唐僧喊快散夥吧。

唐僧還納悶呢,又是兩個頭兒睡覺吧,又是豆腐腦都出來了吧,又是不能貼膏藥的,添油加醋,又把孫悟空趕走了。

這些還算客氣,等到了七絕山那裡,豬八戒抓到機會,直接就沖孫悟空下狠手了。

當時孫悟空鑽進了蟒蛇精的肚子裡,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條大蟒蛇已經死了:

「倒在塵埃,動盪不得,嗚呼喪矣。」

可豬八戒不顧蟒蛇肚子裡還有孫悟空,舉著耙子就亂築,嚇得孫悟空忙開了一個洞出來。面對孫悟空的質問,豬八戒編了個謊話,為自己辯解:

「哥啊,你不知我老豬一生好打死蛇?」

後來孫悟空在朱紫國弄了那麼多藥材,還讓豬八戒他們別亂了禪位,極有可能便是利用藥材療傷。

而豬八戒之所以要這樣干,就是因為自從孫悟空被蠍子精扎了腦袋後,他覺得,猴哥的金鐘罩可能破了。再加上,真假美猴王之後,如來佛祖直接就許諾孫悟空一個佛位,讓他慌了手腳。

更重要的是,豬八戒的師父,也就是元始天尊曾給他下過命令,那就是想方設法除掉孫悟空,或者是趕他離開取經隊伍。

說到底,元始天尊跟前一期提到的彌勒佛,訴求是一樣的,他並不想看到如來佛祖的勢力變得更強大。但是,取經項目畢竟是玉帝親許的,他又不能破壞取經,那就只能想辦法削弱如來佛祖這邊的成佛指標了。

所以,大家不要被豬八戒貌似憨厚老實的樣子給哄騙,他才是取經團隊隱藏最深的人。平時悶著不出手,但是該出手的時候一點都不留情,孫悟空就有幾次栽在他的黑手上。

當然,豬八戒也不是傻豬,畢竟取經團隊那麼多隻眼睛看著自己呢,有些時候也不能做的那麼明顯,甚至有時候還得大局為重,護一下孫悟空。

那麼,元始天尊究竟跟如來佛祖有啥恩怨,鎮元子又為什麼要配合他演這麼一齣戲,豬八戒在這其中又都乾了些啥,為啥不能成佛?

關於這些秘密,因為篇幅關係,我們只能下期再講了!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西遊,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