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戶外工作者送上冬季保暖用品。 (陳朝霞 葉維肖 攝)
「棉手套好溫暖,我們戶外工作時太需要了!」「這個抱枕舒服,太貼心了!」「薑茶熱乎乎的,暖心!」昨天下午,在海曙區白雲街道雲豐社區「益心·衣藝」珍線坊,舉行了一場「共築心橋樑,暖暖戶外情」——「針」情傳遞溫暖活動,戶外工作者收到冬日的「暖心包」後,連連點贊。
「益心·衣藝」珍線坊是雲豐社區為環衛工人、外賣騎手、快遞小哥、網格員等戶外工作者設立的「充電」驛站,這裡除了有休閒桌椅、飲水機、應急藥箱等設施物品外,一台縫紉機特別引人注目。
縫紉機的主人是小區62歲的居民張亞珍。當天,在社區的支持下,她的「益心·衣藝」珍線坊揭牌,珍線坊除了為戶外工作者提供休息、喝水、手機充電、應急用藥等便捷服務外,還提供免費縫補、修改衣褲等服務。當天送給戶外工作者的棉手套和抱枕,就是張亞珍提前製作完成的。
張亞珍退休前是原寧波浙東棉紡廠的工人,一輩子和紡織品打交道的她擅長縫紉。退休後閒不住的她總是幫助鄰居縫縫補補。隨著上門找她幫忙改褲腳、換拉鏈的居民越來越多,她索性在家中開設工作室,免費為居民服務,工作室也被居民稱為「愛心奶奶縫紉鋪」。
在每月舉行一次的聯豐廣場公益集市上,張亞珍也總是擺上縫紉機,免費為大家服務。考慮到張亞珍手藝好、口碑好,所提供的服務又是居民非常需要的,雲豐社區黨委牽頭,多方聯動,成立了「益心·衣藝」珍線坊。
「珍線坊目前有4名志願者,將在張亞珍的帶領下,提供縫補、換拉鏈、修改衣褲等服務。」雲豐社區黨委書記王楠平介紹,珍線坊所需的購買原材料經費由社區和所在小區業委會贊助,對居民僅收取材料成本費,對戶外工作者和80歲以上的老人則全免費。
據介紹,「益心·衣藝」珍線坊還是社區「兒童手工研學站」,已與寧波市廣濟中心小學世紀苑校區開展黨建聯建,將定期組織孩子們開展布藝手工製作公益活動,製作的手工藝品將通過線下便民集市和線上「未來社區」小程序積分商城進行義賣,義賣所得全部用於開展面向戶外工作者、高齡老人的公益服務。
「退休後空閒時間多了,能發揮特長,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讓我覺得生活很充實。現在會使用縫紉機的人越來越少了,孩子們有興趣學,我也很願意教。」張亞珍表示,希望以後有越來越多的「愛心奶奶」加入,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孩子能傳承這門手藝。記者 陳朝霞 通訊員 葉維肖 王江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