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躺在地上耍賴,被爸爸輕鬆KO,寶媽:兩虎終有一斗

2019-12-13     龍寶育兒

孩子在兩歲後,自主意識逐漸萌發的時候,總是會挑戰父母的權威和底線,最常見的就是「一言不合就打滾」,躺在地上耍賴,不達目的不罷休,而家人的應對方式,也終會讓孩子明白,誰才是真正的老大,在這個過程中,也算是立了規矩。

一對父子出現在商場裡,兒子可能想要某個玩具,又或者想讓爸爸抱著走,總之爸爸沒有滿足自己的要求,於是故伎重演,開始躺在地上打滾,他自信滿滿,以前他這麼做的時候,媽媽和爺爺奶奶都無計可施,不一會就答應了他。

但這位爸爸看到兒子做的一切,反應卻很淡定,他不慌不忙地掏出手機,在兒子旁邊站定,居然玩起了手機,兒子翻滾了幾圈一看,徹底崩潰了,這招咋不靈了呢?估計過一會就會自己站起來,拉著爸爸的手,爸爸,咱們回家吧。

爸爸不打不罵,更不說教,輕鬆就讓兒子明白,誰才是王者,從此以後,兒子跟老爸出門,一定會老老實實,再也不會任性了。此刻媽媽的內心估計也是崩潰的,知道父子倆「兩虎必有一斗」,沒想到兒子這麼輕鬆就被KO了,合著就是一個欺軟怕硬的主兒。

這也讓很多網友有了童年的回憶殺,其中一個說,我小的時候在路上摔倒了,非要我爸抱起來,我爸把我拉起來,讓我自己走,我不幹,就開始哭鬧,結果被我爸胖揍了一頓,從那以後通體舒暢,看到我爸就不敢作妖。哈哈,分享得很有畫面感。為什么兒子普遍都怕爸爸呢?

1、摸不清老爸的底線

相對於媽媽和家裡的老人,孩子跟老爸相處的時間可能是最少的,這也讓爸爸有了一個優勢,那就是讓娃某不清底線,在老爸面前就不敢造次,尤其是兒子,爸爸對他寄予厚望,可能要求上也會嚴格一點,總是一臉嚴肅,父子倆相處就變得很客氣,孩子更不敢隨便越界。

2、老爸更看重結果

相對於媽媽的感性,爸爸更理性一點,看問題也總能看到本質,所以對待孩子的撒嬌,苦情戲,爸爸總是毫不留情地戳破,他們更注重效率,所以也總是要求孩子拿出結果來,比如今天在學校里學到了什麼,考試考了多少分,孩子見了就怕了,哪裡還會跟老爸親近?

3、跟爸爸在一起的時間少,沒有安全感

前面也講到了,爸爸因為工作的原因,更多地精力都用於外面,對孩子的關注就非常少,這也導致了孩子跟爸爸「不熟」,相處下來就缺乏安全感,所以孩子見到媽媽就撒嬌求抱抱,看到爸爸就躲,這一點上,爸爸也應該反省,多抽出時間跟孩子相處,讓孩子跟爸爸親近一點。

孩子怕爸爸和怕媽媽,有什麼區別?

有人說,一個家庭中,孩子必須得怕一個人,這其實就是樹立權威,讓孩子既愛又尊重,童年裡,這個人通常是媽媽,而孩子長大後,這個人會變成爸爸,但樹立權威絕對不等於讓孩子怕,很多家庭中,孩子見到老爸或者老媽,就跟貓見了老鼠,這種情況其實存在很大的弊端。

怕爸爸的孩子,跟媽媽特別親

見了爸爸就怕的孩子,跟媽媽就特別親,這種情況多見於男孩,俗話說「兒大避母」,男孩子長到5-6歲,媽媽就應該適當地退位,把這個位置留給爸爸,孩子的崇拜對象會由媽媽轉為爸爸,爸爸身上的很多閃光點,都讓他非常羨慕,進而開始模仿,男子漢的氣概就慢慢養成了。

而爸爸太嚴厲,男孩就不願離開母親,他拒絕跟爸爸交流,甚至會敵視父親,這樣的孩子,叛逆期會稍長,性格也會優柔寡斷,缺乏男子漢氣勢,總之,男孩子怕老爸,需要作出反省的是父母,媽媽是不是太寵溺兒子,爸爸是不是太嚴格,兩個人中和一下會更好。

怕媽媽的孩子,內心很孤獨

很少有孩子會害怕媽媽,但也不是不存在,比如太過強勢的媽媽,孩子對她的懼怕就要多一些,這種孩子內心會缺乏安全感,渴望得到媽媽的認可,可每次都失望,久而久之就會封閉自己,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這種影響會一直存在,直到成年後依然如此。

在媽媽那裡得不到足夠愛的孩子,成年後普遍存在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有的不表現出來,有的則嚴重影響社交和自信,所以一個家庭中,媽媽的角色是溫柔和溫暖的,這是孩子一生的隱形財富。

您的孩子怕爸爸還是怕媽媽呢?又或者誰都不怕,只是尊敬和愛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4Kp_24BMH2_cNUgRs9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