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青春期男孩的自白:
我今年12歲,我不想讀書,我只想出去玩。為什麼大人們的生活那麼豐富多彩,而我們的生活卻這麼孤獨無趣呢?
那一天,父親帶來了他的新妻子,她有個好聽的名字伊莉絲。我以為她25歲,其實她只有22歲,足足比我父親小20歲。而當我25歲時,她也只有35歲。
伊莉絲年輕漂亮,一頭金髮亮得耀眼,身材也很好。她對我不錯,我很喜歡她。她身上散發著青春和成熟的魅力,我一直對她想入非非。
我有個小秘密,在閣樓的天花板上,我挖開了一個小孔。在那裡,我可以清楚看到大人們歡樂的世界…
我在學校做了壞事,偷東西,撒謊,虐貓,這一切好像被伊莉絲髮現了。不知道她是想幫我,還是想懲罰我,伊莉絲急於想知道其中具體的原因。
這一天,伊莉絲來找我問話,我就是不告訴她,除非她能給我需要的東西。伊莉絲還真是勇敢而大膽,這正中了我的圈套。她脫一件衣服,我就回答她一些問題,要是不滿意,就讓她多脫一點…
《夜童》(What the Peeper Saw),由James Kelley、 安德烈·比安奇執導的義大利懸疑劇情片,Mark Lester、Britt Ekland參與演出,1972年上映。
電影講述了一位喪妻的英國作家新娶了一位年輕美麗的妻子伊莉絲,而他12歲的兒子馬庫斯和繼母之間由開始的和平相處,發展為互相猜忌和爭鬥,而這也揭開了作家前妻死亡的原因,以及隱藏在馬庫斯內心可怕的惡魔…
電影將一個青春期問題少年的人性之惡發揮到極致,引出了一個少年與繼母之間的驚悚博弈和明爭暗鬥。少年馬庫斯有著原始的邪惡慾望,早熟的思想,善於玩弄詭計,竟然騙過了父親,將繼母折騰得發瘋。
馬庫斯給人純真聰慧的印象,而隨著劇情發展,馬庫斯的邪惡逐漸露出,他的一切天真言行則演變成危險的陷阱,令人不寒而慄。馬庫斯母親的死因成謎,他與伊莉絲的博弈結局如何,懸疑重重,影片漸入佳境。
影片最後,繼母伊莉絲陷入了精神病,大家以為小惡魔馬庫斯勝出,誰知最後又來一個大反轉,精彩難忘,也令人對一個12歲孩童的人性之惡細思極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403435b3b3fc5ed0f344c5612c498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