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遇」的機會

2023-04-07     錢耳朵

原標題:「十年一遇」的機會

4月7日音頻:進度條00:00 00:50 後退15秒倍速 快進15秒

今天市場的兩大「靚仔」,一個是創新藥,大漲4.05%;一個是房地產,大漲4.74%。

各種分析一大堆,但本質上就是我昨天說的,「 高低切換」。

現在市場處於「牛市前夕」,板塊不斷輪動,先漲熱點,再漲低估值,熱點繼續接力……普漲。

現在,是賺錢的時候!

1、房地產布局時機到了?

李蓓說:

一批上市房企的股價存在3-10倍的上漲空間,是『十年一遇級別』的機會,股價的反應只是時間問題。」

「地產股就像2016年初的煤炭股。」

一批上市房企的股價存在3-10倍的上漲空間,是『十年一遇級別』的機會,股價的反應只是時間問題。」

「地產股就像2016年初的煤炭股。」

並且,半夏投資最新運作報告顯示, 李蓓持有10%以上的地產股總體持倉比例作為底倉

言行一致,雷厲風行,不愧是「私募魔女」。

然而, 地產股真的是「十年一遇」的機會嗎?從歷史規律看,想滿足「十年一遇」的機會,需符合至少兩個條件。

  • 跌的多、跌的久。跌多了,投資的性價比就跌出來;跌久了,裡面的「短期資金」都被洗出來了,方便上漲。

  • 基本面觸底回升,潛在空間大。滿足這個條件,資金才會源源不斷地流向房地產,推動股價大漲。

跌的多、跌的久。跌多了,投資的性價比就跌出來;跌久了,裡面的「短期資金」都被洗出來了,方便上漲。

基本面觸底回升,潛在空間大。滿足這個條件,資金才會源源不斷地流向房地產,推動股價大漲。

(1)跌到位了嗎?

「中證全指房地產」衡量的是「全部房地產企業」,它從2015年6月開始跌下來,8年跌了62%。

「300地產」衡量的是「優質房地產企業」,優質房地產企業股價相對堅挺,從2015到2018年依然有不錯的上漲;但從2018年2月開始也跌了下來,5年跌了53%。

從跌幅、下跌時間看,房地產算是跌的比較充分了, 裡面的「短期資金」預計比較少。

(2)基本面好轉了嗎?

從ROE、銷售凈利率看,「中證煤炭」2017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並且, 此後6年長期維持「高盈利」。

截止到2022年,不論「中證全指房地產」還是「300地產」,ROE和銷售凈利率都處在下滑趨勢中。

但是,去年四季度至今,房地產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下滑趨勢大機率能在今年一季度止住。

根據中指研究院的最新數據,今年1-3月,TOP10房企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0.8%,TOP11-30房企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3.4%。這是說, 房地產的盈利能力已經「觸底回升」了。

「回升」趨勢能長期保持嗎?認真想想, 是有可能的

從短期看,今年房地產「觸底回升」是因為超預期的政策大力支持。有人擔心, 一旦房地產企穩了,政策支持力度降低,房地產企業還能維持「高盈利」嗎?有可能!

從長期來說, 中國的房地產板塊大機率會經歷一輪殘酷的「兼收合併」潮,大量小的房地產企業S掉,大的房地產企業越來越強;這些存活下來的房地產企業,競爭壓力銳減,當然能維持「高盈利」了

所以,長期來說,對房地產板塊不應悲觀。

(3)交易時機

這是不是說房地產板塊現在就可以投了呢?未必。

煤炭板塊的盈利能力提升在2017年,但板塊的「估值修復」發生於2020年; 從2017到2020這三年,煤炭板塊整體是下跌的。

周期板塊的股價和基本面一般都不會完全同步,這是因為, 總存在「情緒樂觀時,資金搶跑」,或「情緒悲觀時,資金滯後」。

現階段,「房住不炒」已深入人心,投資者對房地產板塊普遍沒信心, 「資金滯後」的機率更大。

比如,截止到2022年底,主動偏股基金對房地產板塊的配置占比不到2%。

比如,李蓓談房地產,下面「罵聲」一片。

綜上, 投資房地產不能操之過急。

2、創新藥為何大漲?

今天創新藥大漲4%,要問為什麼, 其實就是「超跌反彈」。

從2021年5月到2022年10月,15個月,「CS創新藥跌了52%」,隨後反彈;但從今年1月20日到4月3日,「CS創新藥」又回調了14%。

跌多了就跌出機會了。目前「CS創新藥」的PE才32.22倍,位於近5年9.41%的百分位,性價比極高。

年初,我們就在「年度策略」中說了, 今年二季度大機率是「牛市」。牛市的第一波,就是「估值修復」。

事實上,3月下旬,「估值修復」就慢慢開始了,只是節奏有所不同。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自3月16日以來,漲幅比較大的,大部分都是「低估值板塊」,例如,通信設備、半導體、科創50,它們上漲的核心邏輯不就是「估值低」嗎?相反,估值較為合理的指數,例如800消費、上證指數,反而停了停,不漲。這正是「估值修復」的氣象。

除了「為什麼漲」,大家更為關心的是, 創新藥板塊能持續漲嗎?

這取決於是否有「 基本面的催化」。現在的資金博弈性強,大多數沒耐心「左側交易」,都希望買了就漲;所以「基本面的拐點是否到來」,這個問題十分重要。

創新藥的核心買方只有一個,醫保局。它的基本面只取決於兩點:

(1)醫保局是否願意給錢?

4月2日,國家發布《藥審中心加快創新藥上市許可申請審批工作規範(試行)》,明確了工作流程和部分環節的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

這相當於說: 流程都給你們規範了,想賺錢的趕緊研發創新藥。也就是說,醫保局是願意給錢的。

(2)有沒有創新藥上市?

醫保局願意給錢,能不能賺到,要看企業有沒有「創新藥上市」。

從目前的情況看, 「新藥上市」進程在慢慢加快,今年1月2款創新藥上市,2月5款創新藥上市,3月6款創新藥上市。

所以,對未來幾年上市的創新藥應該保持樂觀。

再說下「短期催化因素」。

4月14日-4月19日,AACR(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大會將召開。AACR是美國腫瘤屆最盛大的多學科會議, 創新藥企傾向於在AACR披露核心品種的重磅數據,以此擴大企業影響力,獲得合作機會。

重磅會議在即,估計很多創新藥企都在「摩拳擦掌」,預計未來十幾天將不斷有「好消息」出來,提升創新藥的情緒。

2、板塊分析

(1)半導體

昨天國資委主任張玉卓到華大九天調研,查看了EDA,今天半導體板塊本來漲不動了,但下午又V回來了。好幾個用戶問,半導體要不要跑?

比較糾結。從中長期來說, 這個板塊就是賺情緒的錢,最後大機率「一地雞毛」。但是,從趨勢來講,既然現在半導體板塊的情緒已經起來了,肯定不會一下子情緒就沒了。

目前「中證全指半導體」的PE位於近5年35.83%的百分位,不高;未來隨著全球半導體周期慢慢見底,國內AI的發展,半導體板塊的基本面也會漸漸好轉。也就是說, 中短期暫時沒看到什麼利空的因素。

但是還是提示一句,要小心半導體這個「渣男」板塊, 在基本面高潮的時候,大機率就是股價見頂的時候。

(2)養殖業

牧原公布了3月份經營數據,截止到3月底,共有能繁母豬284.6萬頭,較2022年底增加了3.1萬頭,環比微增1%。

有用戶奇怪,不是說「豬瘟來了」嗎,怎麼能繁母豬不降反升?典型是被「炒作情緒」帶偏了。3月31日我就說了( 豬賤傷農 ), 這次豬瘟對生豬產能的影響在2%以內,養殖業短期大漲只是炒作

另外,新希望也在互動平台上表示,上次減值不是因為「非洲豬瘟導致能繁母豬數量下降」,而是因為「胎次生產下降」,目前公司能繁母豬有85萬頭,比較穩定。

所以,近兩天養殖板塊又跌下來了。

我認為啊,投養殖板塊要多些耐心,這個板塊的確定性機會,還是在於「 通脹起來」。

如需看大盤及賽道估值,請看第二條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3c2fc1dc16ba36eb010d35ecfee02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