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中國工程院在新的起點上,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揚科學家精神,引領工程科技創新,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強化國家高端智庫職能,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6月3日,在中國工程院建院3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發賀信致以熱烈祝賀,向全院院士和廣大工程科技工作者致以誠摯問候,再次強調「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技自立自強,多次就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用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科技創新的戰略導向十分緊要,必須抓准,以此帶動科技難題的突破」;2018年5月,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中要求,「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要繼續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作用」;2021年5月,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世界科技強國競爭,比拼的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都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自覺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2023年1月,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強調,「我們要完善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統一領導的體制,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化配置創新資源」;2024年1月,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重申,「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有組織推進戰略導向的原創性、基礎性研究」;等等。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闡明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用的重大意義、重要要求和前進方向,為我國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支撐作用提供了科學指引。
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是體現國家意志、服務國家需求、代表國家水平的科技中堅力量。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戰略性科技任務實施取得重大突破,戰略性創新平台體系不斷完善,戰略性資源空間布局不斷優化,重要科研主體能力不斷提升,推動我國科技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發生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我國的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量子信息、核電技術、新能源技術、大飛機製造、生物醫藥等取得重大成果,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同時,必須認識到,我國科技創新內生動力不強、一些高端產業鏈安全韌性不足、部分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等問題尚未根本解決。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一競爭力。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創新已經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我國對戰略科技支撐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迫切。
新征程上,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支撐作用,對於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至關重要。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有組織推進戰略導向的體系化基礎研究、前沿導向的探索性基礎研究、市場導向的應用性基礎研究,注重發揮國家實驗室引領作用、國家科研機構建制化組織作用、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主力軍作用和科技領軍企業「出題人」、「答題人」、「閱卷人」作用。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機遇,奮力搶占科技制高點。解決好重大工程科技問題,推進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應用,更好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加強「卡脖子」技術攻關,力爭在重要領域取得更多原創性突破。緊緊圍繞具有戰略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問題,加強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戰略研究,支撐黨和國家決策。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深懷愛國之心、秉持報國之志、勇攀科技高峰,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編輯:陳有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3c044ff9895f920c7f1041be8eeba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