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鎮二環,宜居一公里

2022-06-14     光華樓評

原標題:三鎮二環,宜居一公里

6月8日,武漢發布「大學生留漢20條」,主要圍繞安居落戶、求職創業等方面推出措施,吸引高校畢業生留下來。據數據顯示,最近5年,每年大約30萬大學畢業生留漢。

截至2021年底,武漢的常住人口約1365萬,去年新增人口120多萬。

武漢是建設中的國家中心城市和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資源升級,人口攀升,正在形成「一個主城、四大副城」的城市格局。

東南有光谷中心城持續東擴;西南是車谷中心城新興;西北部大力發展臨空經濟區,東北方建設長江新區。與此同時,武漢六環線已開工,武漢正與周邊的8座城市同城化,九城即一城。

而城市的中心區正在「瘦身」,主城聚焦在三環以內,在有限的土地上更新升級。如今的武漢樓市,內環、二七濱江與光谷的價格穩定,且呈上升趨勢,而三環外,一些新區的房價開始下調。(來源:武漢克而瑞公眾號)

5月份,武漢出台樓市新政,鼓勵多孩家庭改善換房。6月13日,武漢出台買房、購車等一系列舉措,激發消費潛力。這輪周期里,當內環房價高不可攀,三環內外成為剛需的主場,而武漢的主流改善群體,將集體鎖定二環。

01

國內一線城市的主城,寸土寸金,而精華資源,大多扎堆二環。

北京二環,聚集著頂級資源,新房成交均價10萬+,且房源有限,每出一個新盤,均是全城焦點。上海的二環(中環),新房均價14萬+;廣州二環核心板塊,均價10萬+;深圳二環,均價10-20萬。

作為新一線城市的「龍頭」,2021年武漢的GDP,位於全國第九。最近5年,地鐵、隧道、大橋、環線等交通配套建設,使武漢三鎮融為一體。由此開始,武漢由三鎮發展轉換為環線發展。

1995年,長江二橋建成,形成武漢28公里的內環格局。2000年,武漢三環線通車,一批房企跟著布局三環。2015年,武漢二環通車。2021年,武漢四環線全線通車。不到30年的時間裡,城市化面積倍數擴張,人口增長了將近一倍。

從前擔負起「城市心臟」功能的內環,顯然已不夠用,不僅面積較小,城市更新速度較慢。當武漢進入四環時代,內環是城市的圓心,三環是主城的邊界,而核心區,落在了二環。

武漢的二環線,超過48公里,經過長江、漢江與東湖,高效便捷,通達三鎮,連接主城資源高密度區域,貫穿主城城市更新的主戰場。武漢的三鎮,因為二環的存在,交通效率大幅提升。

二環線,是武漢第一條高標準核心區快速環線,全線設置15處互通式立交,也是城市最活躍、需求最大的快速環線。高架路段高達79%,整條路上沒有一處紅綠燈。

在很多人眼裡,武漢只有兩條環線,二環線和其他。很多開車人,都與二環線有著說不完的故事。發展大道、知音橋、珞獅路、水果湖隧道等,是武漢司機們耳熟能詳的地名。武漢人流量最大的地方,也是二環線。

正因如此,二環線也有著較大的城市更新空間,是優質公共資源高度集中、人口密度較高的區域。

在武漢樓市,流行一種環線房價說法——「54321」。內環房價,四五萬;二環房價,2.5萬起,部分突破3萬元;三環內,房價1.7萬以內,後湖、青山濱江部分項目2萬+;三環外,1萬元以內。

二環憑藉其便利的交通、完善的配套價值,成為了當前改善客戶購房的熱點區域。

據數據顯示,5月份,中心城區新房成交占比超過60%,建面約90-144平米的戶型占當月新房總成交量的75%;單價1.5-2.5萬元的新房,占總成交量的28%。

當「房住不炒」成為置業共識,改善買家更在意房子的居住屬性,買房更多考慮居住的舒適性與生活的便捷性。5月底,鼓勵改善換房的政策相繼出台,武漢將迎來一波「二環資產」改善行情。

02

武漢的二環,是眾多武漢買房人的夢想置業地,也是各大開發商的必爭之地。作為房企領軍人物的萬科,自然也要在這片陣地扎穩腳跟。

進入武漢的22年里,萬科與武漢同生共榮。無論長江主軸、三鎮中心以及城市新區,都有其身影。萬科提前洞察到武漢城市的發展規律,有針對性的布局。早期,萬科就布局三環線的金銀湖、白沙洲、大漢陽、光谷等,盯准武漢的「主城邊界」。

如今,萬科重倉二環兩側,布局翡翠濱江、萬維天地、新都會、公園5號、東湖堤白等品質項目,鎖定武漢的「核心區生命線」。在二環線,萬科主要選擇在交通重要節點或稀缺資源旁布局,這種二環布局,是基於萬科對武漢未來3-5年城市價值的判斷。

在購房人眼裡,萬科一直是一家穩健、靠譜的房企,穩居武漢市場的前三強。無論市場行情好壞,始終堅持輸出有品質的好社區、好房子、好服務,同時堅持帶裝修交付。

2021年,10848戶業主在武漢選擇萬科,交付9543戶。(數據來源:武漢萬科公眾號)武漢萬科的項目,多是均好項目,像個三好學生,每門功課都很穩定,不偏科無短板,是其他業主口中「別人家的小區」。

「在武漢,你可以永遠相信萬科」。過去22年,萬科在武漢的項目,多是老業主帶新客戶、或老客戶重複購買,武漢有一批穩定的「萬科粉」。

03

二環改善大盤——萬科翡翠濱江,是很多改善家庭計劃榜單上的首選項。

項目位於武漢西二環的核心,知音橋與漢江橋之間的雙橋頭堡位置。兩橋之間的直線距離約1公里,這1公里範圍內,不僅有一線濱江的地理占位,還建設有一座臨江的漢水公園。

在兩橋之間,形成一條1公里濱江宜居生活帶,享受漢江的風光的同時,將自然、城市與生活串聯起來。

漢水公園,綠意盎然,適合孩子在家門口的露營、老人在公園遛彎,是一座家門口的「綠肺」。未來,站在陽台上,白天看漢江匯入長江的盛景,夜觀漢江的璀璨燈光秀。更重要的是,從這裡開車上二環線,快速直達漢口、武昌與光谷等地。

大多數家庭最關心的教育資源,也已準備就緒。項目規劃配建兩所幼兒園(其中一所已開學),二期與三期之間華中師範大學附屬郭茨口小學(已開學),對門不遠是二橋中學(區重點)、玫瑰園小學(區重點)。

項目二期,「濱江萬科里」街區商業已開街。星巴克、肯德基、必勝客以及中百倉儲等已開業。同時,項目周邊約1-6公里範圍內,共享王家灣(約1公里)、古田(約3公里)、五里墩(約3.5公里)、武廣(約6公里)等多個商圈。其中,與王家灣商圈的直線距離約1公里,有通達全城的雙地鐵,也有玫瑰街的美食。未來,跨過知音橋,在宗關「十字軸」上,還將誕生一座宗關新商圈。

在翡翠濱江的周圍,有3個宜居「1公里」:濱江宜居帶1公里、王家灣生活圈1公里、宗關商圈1公里。無論在地理占位上,還是城市資源上,翡翠濱江都擁有漢口、漢陽與漢江的三重城市價值。

在整個武漢二環線上,像翡翠濱江這樣的百萬方超級大盤,是很稀少的存在。外有漢江灣的一線江景、漢水公園的自然資源,內有成熟的商業、教育、醫療等生活配套。

在這個濱江區域,萬科深耕五年時間,編織一個幸福生活圈。如今,一二期已交付多年,幼兒園、小學已開學,「濱江萬科里」已開街。在小區里或家附近上學,在家門口逛街,都是翡翠濱江的生活日常。

目前,項目三期即將清盤收官,推出建面約110-143平米的改善住宅。其中,建面約132、143平米邊戶戶型,設計成四房,三開間朝南,可滿足二孩家庭、三代同堂的生活功能需求。尤其8號樓,是二環非常少見的小高層住宅(其中一個單元16層)。

項目沿江的立面做了公建化處理,氣質簡約精緻。未來,將是漢江畔的一道城市天際線。同時,項目三期內將規劃一座大型體驗式街區商業等。三期的園林規劃有全齡活動場地、星空樂園、會客廳等。

[後記]

前幾天,克而瑞發布了5月份武漢房價地圖。

新房成交均價3.2萬-4.7萬的區域,多數在漢口與武昌內環扎堆。2.1萬-2.9萬的區域,集中在1.5環-二環。1萬-1.9萬的區域,在三環內外。

從這份地圖中,可以看出,二環的兩江四岸,已經進入到城市發展的加速期。未來,武漢的樓市可能將更加分化:貴的區域,房價可能越來越貴,內環與二環,將是價值提升最迅猛的板塊。

文|楊光華(地產寫字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3a07445277c26eee64b9bad5537e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