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瘋魔人性實驗,終於被拍出來了

2023-09-11   豆瓣電影

原標題:史上最瘋魔人性實驗,終於被拍出來了

你覺得一個好人變成惡魔需要多長時間?

一場心理學實驗告訴我們:6天。

是的,只需要6天,你的同學、同事,都有可能變成殘暴的施虐者。

這就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實驗之一:史丹福監獄實驗。

1971年,一名心理學家找來一群大學生志願者,一伙人扮演監獄獄警,另外一些人扮演囚犯,模擬監獄裡的日常生活。

結果,扮演獄警的人逐漸表現出嚴重的虐待狂傾向。由於局面逐漸失控,原計劃2周的實驗在第6天提前終止。

這6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一部電影完整重現了這一切。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它。

史丹福監獄實驗

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導演: 凱爾·派屈克·奧瓦內茲

編劇: Tim Talbott / 菲利浦 G. 津巴多

主演: 埃茲拉·米勒 / 李起弘 / 奧莉薇·瑟爾比 / 比利·克魯德普

麥可·安格拉諾 / 莫伊塞斯·阿里亞斯

類型: 劇情 / 驚悚

上映日期: 2015-07-17(美國)

片長: 122分鐘

需要提醒的是,電影中的一些霸凌情節可能引起不適,請根據心理承受能力酌情觀看。

這場實驗至今仍然充滿爭議,因為參與者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創傷。

但史丹福監獄實驗還是被納入到了許多心理學的教材,成為了心理學史上最著名的心理學實驗。

它應該被世人了解,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惡魔。

如何在環境改變時仍然保持善良和獨立思考是值得深思的。

主導這場暗黑實驗的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史丹福大學教授菲利普·津巴多

菲利普教授想要測試環境對於人的影響,於是登報招募身心健康的大學生參與扮演監獄生活。

實驗為期兩周,志願者每天能得到15美元的報酬(約等於現在的100美元)。

聽上去很有趣,還有錢賺,立刻吸引到75名大學生參加面試,他們接受了一系列的心理測試。其中24名被認為身心非常健康、正常的人被選中。

這些躍躍欲試的學生迅速簽下了免責協議。

研究小組用扔硬幣的方式,隨機將這24人分成一半獄警一半囚犯。

有意思的是,大多數參與者都更願意演囚犯,因為囚犯好像比較輕鬆,而監獄看守總是令人討厭的角色。

研究小組清空了心理學系大樓地下室的一些教師辦公室,改造成牢房。

為了讓扮演囚犯的學生更進入角色,甚至讓假扮的警察將他們從家裡逮捕。

囚犯穿上了女士睡裙般的囚服,弱化男性力量。

獄警則穿上了統一的制服和墨鏡,每個人都配了警棍,象徵統一和單一的權威。

整個實驗過程都有監控,菲利普教授會在樓上的辦公室觀察這一切。

實驗一開始,大家都覺得像在做遊戲,氣氛很是輕鬆。

但是菲利普教授嚴肅告訴扮演「獄警」學生們:「你們就是真實的獄警,可以自由行使獄警的各種權力不會受到懲罰。」

於是,人性黑暗的大門被慢慢打開。

扮演獄警的學生逐漸意識到自己手握權威,可以任意擺布囚犯。

隨著對囚犯一系列的命令之後,雙方地位開始發生變化。

扮演獄警的學生逐漸變得嚴肅,強硬,每個人仿佛「著魔」了。

第一天晚上,「獄警」們就半夜吹哨,逼迫「囚犯」們起床排隊,變著花樣地體罰。

這些體罰都是獄警的創意,他們開始像貓玩弄耗子般對待囚犯。

不允許「囚犯」上廁所、不允許洗澡、不讓吃飯、不讓睡覺,半夜叫起來反覆鋪床幾十次,體罰和羞辱越來越變本加厲……

實驗中的所有人,尤其是掌握著權力的獄警和獄長深陷角色之中。

他們都忘記了這是一場實驗,越來越入戲。

約翰·韋恩是獄警中最先進入角色的,也是對囚犯最變態的一個。

實驗一開始他就成了獄警頭子。

約翰顯然是第一個體驗到權力快感的人。

在獄警休息室,他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如何折磨囚犯。

諷刺的是,約翰在面試時表示自己更願意扮演囚犯,那時的他也反感警察。

但當他進入角色之後,卻是虐待囚犯最兇悍的一個。

接下來幾天,有反抗意識的「囚犯」企圖反抗,但都遭到了強硬的鎮壓。

而獄警無法容忍權力受到挑釁,於是加倍折磨羞辱囚犯,暴力毆打也開始發生。

獄警還用挑撥離間的方式瓦解囚犯的團結。

不鬧事的囚犯可以享受到更好的食物和善待,這讓囚犯之間互相猜疑,都認為對方是告密者。

而囚犯們一旦失去團結,為了自保都變得卑微溫順,對獄警的命令言聽計從,放棄反抗,底線也變成只想少受點折磨。

實驗進行到第36小時,有一名「囚犯」瀕臨崩潰,請求退出。

但是,實驗的發起人兼監獄長的菲利普教授認為他在假裝,拒絕了他。

菲利普教授對參與者心理健康的漠視,也是他被詬病的原因之一。

因為就連他本人也進入了典獄長的角色,變得無情,強硬。

當小組再一次討論要不要介入時,菲利普教授的回答是否定。

然而實驗結束後,他卻表示:「我很後悔自己當時沒有在第二個犯人出現情緒崩潰時就立即終止實驗,因為在那個時候,已經有足夠戲劇性的證據可以展現情境壓力支配個體、壓制個性的的強大力量。

在第一個犯人情緒失控(實驗開始36小時)時,我並沒有終止實驗的原因是,當時我的團隊和我自己都認為他是假裝的。」

所有參與者都在實驗中迷失了,他們甚至逐漸忘記了這是一場實驗。

有一個扮演囚犯的學生得了重病,然而其他囚犯卻懷疑他在裝病,只是想越獄。

研究小組告訴他可以終止實驗回去看病,他卻拒絕了,理由是他要證明自己不是想越獄,自己是個好囚犯。

這時候菲利普教授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儘管這是一場角色扮演的實驗。

但遊戲規則讓每個人都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獄警體驗著權力的快感,可以在囚犯身上為所欲為,而不受懲罰,人性中黑暗的一面盡情釋放。

實驗結束後,菲利普教授對扮演獄卒的志願者們進行了心理測驗,他們無一例外全部出現了嚴重的虐待狂傾向。

實驗逐漸走向失控,直到第五天,菲利普教授的女友克里斯蒂娜來參觀實驗,她也是一名心理學教授。

克里斯蒂娜目睹了獄警們極儘可能地羞辱和折磨囚犯,痛斥菲利普教授:

「這些人並不是什麼犯人和獄警,他們只是一群男孩,而現在正在遭受非人的待遇。而你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典獄長,不再是一個實驗者。看著學生受苦受罪而完全無動於衷!」

這番話打醒了菲利普教授。

他這才意識到自己犯了什麼樣的錯誤,居然允許那麼多邪惡的事情在監獄裡頻繁上演。

終於在第六天,當獄警正在折磨囚犯時,菲利普教授宣布終止原計劃為兩周的實驗。

實驗結束後,大家坐下來復盤這場實驗。

扮演獄警和囚犯的學生,分別表達各自的感想。

獄警頭子約翰·韋恩在面對指責時,表示自己其實也在做實驗。

他想知道人們要經歷什麼程度的侮辱才會開始反抗,但他發現無論自己做的多過分,都沒有人提出反對,完全沒人質疑他的權威。

扮演囚犯的學生髮現自己,無法克制對獄警扮演者的厭惡和警惕。

他們原本只是素不相識的同校學生,可不久前被對方羞辱虐待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他說:我知道你是個好人,但我也知道你可以變成另一個樣子。

史丹福監獄實驗的結果顯示,善惡之間並非不可逾越,環境的壓力會讓好人做出可怕的事情,一個好人變成惡人只需要6天。

一個溫文爾雅的紳士,在某些環境中會變成嗜血的狂魔。

人很容易受到群體的影響,單獨的人可能不會作惡,但一旦身處群體中,作惡的底線會降低,罪惡感也會減輕。

這種心理可以解釋美軍獄警虐待囚犯的事情,也可以解釋二戰時集中營里的現象,甚至還能解釋很多人都經歷過的校園霸凌……

我想這就是來自史丹福監獄實驗的警示。

每個人都應該捫心自問:如果我去扮演獄警,手握最高權威和暴力,我會虐待囚犯嗎?

*本文作者:RAMA

全員裝X,這國產黑馬真實到扎心

看《奧本海默》之前,你需要知道這些知識點

中國版《奧本海默》,9.4分都低了!

好片等你一起「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