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狂飆》熱播,成為繼《人民的名義》後這幾年最火的一部劇。
很多人斷言「年度劇王」已經在2月失去懸念,剩下的時間都是「垃圾時間」。
萬萬沒想到,接下來我們等來了國產劇的井噴。
各類水準之作層出不窮,幾乎每個月都會產生一兩部出圈的爆款劇,能對飈《狂飆》的劇一個手都數不過來。
這不距離年底還有不到4個月,皮哥已迫不及待與大家聊聊2023年迄今為止口碑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劇了。
NO.10《歡顏》 豆瓣評分8.0
簡單來說,《歡顏》是對姜文的一次不太高明的模仿。
民國的背景,疾馳的列車,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劇情,長著麻子臉的主角,故作高深的台詞兒,都讓人聞到了《讓子彈飛》的味道。
導演雖然只是學到了姜文的皮毛,但呈現出的品質放在國產劇里也實屬上乘。
一群懷揣熱血的青年,在1930年那個春天,為夢想出發。
他們如星星之火一般,在東南大地燃起熱烈,完美詮釋了杜甫詩句「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本劇彙集了很多實力派演員。
董子健飾演的徐天擁有主角光環,一大票仁人志士為他保駕護航。
這使得廖凡、張魯一等人早早領了盒飯。
「歡顏平均四集死一個影帝級別老頭」也因此登上了熱搜。
張譯在劇中是二番,但直到第十集才上線,好在表現不俗,值回期待。
董子健是新生代演員中的演技派,這一次多位影帝為他抬轎子,《歡顏》也可以看成一部「地主家的傻兒子歷險記」。
可惜的是導演風格不太統一。
影像風格學習姜文,編劇風格又學習蘭曉龍,台詞不拖泥帶水,酣暢淋漓之後又覺得有些乾癟。
整部劇以張譯出場為分界線,呈現出兩種不同的畫風,割裂感難以忽視。
但瑕不掩瑜,它依然是一部製作精良的民國公路劇。
NO.9《鵲刀門傳奇》 豆瓣:8.1分
萬萬沒想到,今年國產劇中最大的歡樂,是本山大叔帶給大家的。
趙本山過去10年一直處於半隱退狀態,年輕一代的觀眾甚至都忘了他。
所以他的新作《鵲刀門傳奇》上線時,大家並不看好。
但沒想到短短几天就後來居上,騰訊熱度榜反衝到第一,是8月份最大的黑馬。
《鵲刀門傳奇》乍一看並不高級,像是各種元素縫合起來的一部「四不像」。
它是武俠劇的外殼兒,但內核是個情景喜劇,每個片段拆開又像是個小品。
它的內容很散,東一榔頭西一棒槌。
你可以看作是象牙山愛豆團穿著古裝的cosplay,也可以看作趙家班借著拍劇搞的團建。
它的笑點也很老套。
諧音梗、身體梗、動作梗,翻來覆去都是東北二人轉那一套。
相對新一點的,就是古裝里摻雜了不少現代的瓜或梗。
這招以前寧財神在《龍門鏢局》里也多次用過,能湊包袱,但算不上高明。
不過這部劇有一個最大的優點——解壓。
趙本山就是全劇最大的王牌,看到他站在那裡你就忍不住笑,他和徒弟在一起,哪怕是隨便嘮嗑都很好笑。
每集的時長控制在30分鐘以內,追劇就像在刷短視頻段子,非常適合下飯。
劇情散是缺點也是優點,你根本不必在乎劇情,隨便點開一集就能收穫不少歡樂。
看《鵲刀門傳奇》,就像走進了一個路邊的小餐館。
餐館的食材不高級,烹飪手法不過是一鍋亂燉,但勝在量大管飽,店內氣氛融洽。
大家期望不高,反而能收穫更多的快樂。
《鵲刀門傳奇》豆瓣開分7.8分,隨後漲到了8.1分。
目前第二部的拍攝已經提上了日程,觀眾的期待值上來了,趙家班這次就得好好打磨劇本和笑點了。
NO.8《塵封十三載》 豆瓣8.1分
憑藉《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走上巔峰後,愛奇藝的「迷霧劇場」接連遭遇滑鐵盧,讓人大失所望。
今年這部《塵封十三載》,讓「迷霧劇場」重新支棱了起來。
這部劇的豆瓣開分7.9分,作為犯罪懸疑劇,難得的沒有爛尾,後來又漲到了8.1分。
它雖然不像《漫長的季節》那樣封神,但卻也是一部扎紮實實的作品。
影片的故事跌宕起伏,人設立得也好,把警察工作中的得與失全都拍出來了。
全劇在重慶取景,拍出了最美重慶,其中2022年的十三年轉場堪稱炸裂。
在演員方面,它彙集了陳建斌、劉敏濤、王驍、喻恩泰、石涼等實力派演員。
特別是主演陳曉,這兩年站穩了一線,實現了從偶像到實力派演員的轉型,可喜可賀。
非要挑刺兒的話,《塵封十三載》有湊集數的嫌疑,很多集時長不到30分鐘。
明明12集就能講完的故事,非要湊成24集,使得觀感上有點散。
但它依然是「迷霧劇場」這幾年來難得的佳作。
NO.7《裝腔啟示錄》 豆瓣8.2分
相信很多人追這部劇的過程,和皮哥是一樣的。
劇名很現代,評分很高,出於好奇看了看,立刻就停不下來。
《裝腔啟示錄》改編自豆瓣連載同名小說,「裝腔」就是故意做作的意思。
小說主要講述了一群社畜在上海戴著面具生活的種種不易,男女主最後摘下面具,尋找真愛。
本劇的導演李漠曾經執導過《我在他鄉挺好的》,收穫了不俗的口碑。
這部劇是上一部劇的升級版,用一種幽默詼諧的方式拍出了社畜的真實生活。
全劇把生活中各色人物裝腔作勢的一面進行了全方位的展示。
辛辣諷刺,還很感人,讓很多打工人都狠狠共情了一把。
希望這樣20集以內,短小精悍,不裝腔作勢的都市精品劇越多越好。
NO.6《狂飆》 豆瓣8.5分
《狂飆》在今年春節火得一塌糊塗,其火爆程度甚至超過了春節檔的幾部電影。
當熱度逐漸散去後,現在再回顧這部劇,我們會發現它的本質就是一部爽劇。
這部劇的精華在前26集,講的就是「高啟強的崛起」。
使用的套路和爽文一樣,莫欺少年窮+扮豬吃老虎+走上人生巔峰。
一部爽劇為啥會火成這個樣子?
最大的原因在於它擊中了時代的痛點。
《狂飆》的劇作本身後勁兒不足,它的後勁兒主要來自於熱度背後的思考。
它是當下國民心態的一次完美的映射,是記錄後疫情時代的一枚精緻的標本。
目前愛奇藝已經將《狂飆》電影版的拍攝提上了日程,「狂飆效應」還遠遠沒有結束。
NO.5《破事精英》第二季 豆瓣8.6分
去年《破事精英》第一季豆瓣評分7.8分,在情景喜劇式微的當下,堪稱一股清流。
今年的第二季,豆瓣評分達到了驚人的8.6分。
第二季延續了第一季的風格,對職場亂象進行了辛辣的諷刺。
比如自願降薪、臨時收費、35歲員工辭退等議題,都戳中了社會的痛點。
但在好口碑背後,這部劇也折射出了一個殘酷的現實。
當年導演韋正,拍了《愛情公寓》系列,因涉嫌抄襲,口碑很差,但是熱度卻非常高,甚至成為一代人的情懷。
現在的韋正,帶著「張益達」李佳航,拍攝了《破事精英》,針砭時弊,口碑爆棚,卻無人問津。
造成這種反差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破事精英》的「星味兒」不足,比如導演韋正身上的爭議。
但在皮哥看來,真正的原因是情景喜劇在這個時代已經沒落了。
30年前,中國的情景喜劇誕生,它最初的方式就是用單一的場景、短平快的方式展示幽默和諷刺。
之後10多年裡,情景喜劇蓬勃發展,誕生了多部經典。
但這些年,情景喜劇已經被短視頻肢解殆盡。
兩個例子可以佐證。
馬東從央視出走後,接連製作了《奇葩說》《樂隊的夏天》《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三款爆綜,拯救了辯論、樂隊和sketch喜劇三個行業。
去年賈玲曾透露,她想和馬東聊一聊情景喜劇的事兒,最後不了了之。
東方衛視那邊辦了個《開播!情景喜劇》,邀請了一大波喜劇人拍攝情景喜劇。
目前辦了兩季,連一個出圈的情景喜劇都沒拍出來,《武林外傳》的導演尚敬在節目裡也表現得明顯和時代脫節。
所以在這個時代下,情景喜劇的衰敗是必然。
皮哥甚至悲觀地預測,即使《破事精英》兩季的口碑都不錯,但第三季應該很難再拍了。
情景喜劇如何破局,值得我們思考。
NO.4《去有風的地方》豆瓣8.7分
這部劇於年初上線,擁有劉亦菲和李現兩大主演,豆瓣評分高達8.7分,但熱度卻並不高。
如果你看了這部劇就會知道答案了。
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電視劇,沒有激烈的戲劇衝突,沒有個性極端的人設。
它是日式小清新風格,有點類似《小森林》那種畫風,節奏很慢,主打一個治癒系。
劉亦菲飾演的職場女精英,經歷了閨蜜離世,心如死灰。
之後她逃離都市,來到大理的「有風小院」,在尋找心理救贖的時候遇到了李現飾演的謝之遙,一段美好的故事就此展開。
劉亦菲化身鄰家女孩兒,李現則化身回鄉創業的實幹家,一對甜甜的CP就此誕生。
觀眾只需要跟隨著流水一般的劇情,盡情享受大理的風光和當地的風土人情就好了。
《去有風的地方》填補了國產劇的空白。
在「慢綜藝」流行之後,像這樣的「慢節奏劇」也會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NO.3《三體》 豆瓣8.7分
當騰訊宣布拍攝《三體》網劇時,大家的評價整體偏向負面。
但騰訊最後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得到了觀眾的極大肯定。
在皮哥看來,劇版《三體》的亮點,可以歸納成一個詞——藏拙。
導演是顯然是認真讀過小說的,他沒有畫蛇添足,進行所謂的二創。
而是像一台翻譯機器一樣,恨不能把小說一個字一個字翻譯成畫面,很多角色的台詞直接就是書中的原句,這讓原著粉狂喜。
當然在還原小說的基礎上,他還整合了劉慈欣幾部小說中的觀點,全都放進了這部網劇里,進一步強化了主題。
導演幾乎沒有創作,只是小說的搬運工,這種藏拙的拍攝方式反而是大家最想要的效果。
在演員的選擇上,青年葉文潔、老年葉文潔、汪淼的選擇都完美符合大家心中的形象。
于和偉飾演的史強雖然有些爭議,但于和偉也演出了自己的特色。
整體而言,整個創作團隊是一群懂《三體》的人。
《三體》第二季的拍攝已經開始,在期待之餘皮哥多少有些擔心。
因為這部小說第一部涉及的特效畫面不多,這部網劇還能撐得住。
第二部開始,各種天馬行空的特效場面層出不窮,我仿佛已經看到經費在燃燒。
騰訊能拍出大家心中的大場面還要打一個句號。
NO.2《中國奇譚》 豆瓣8.7分
《中國奇譚》是中國動畫的一次勇敢嘗試。
它由8個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立故事組成。
這些故事包羅萬象,內容從北國風光到胡同巷裡,從未來宇宙到鄉土人間。
而主題也很深刻,涵蓋了鄉土情、未來幻想人性思考和生命母題。
這部劇播出後立刻出圈,豆瓣開分高達9.5分,許多人還對8個短片進行了解構和分析。
比如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讓無數打工人找到了共鳴;
第二集《鵝鵝鵝》讓人想到了中國古代志怪小說;
第三集《林林》故事雖然老套,但技術表現力最高。
不同的人都可以從這些短片中找到自己的樂趣所在。
可惜《中國奇譚》出圈後也引起了很多爭議。
很多家長控訴這部動畫短片太成人向,諷刺社會,暗喻打工人生活卑微,還有怪力亂神的畫面,讓孩子價值觀扭曲。
這股輿論衝擊下,這部劇的評分迅速跌落到了8字頭。
其實這完全是一種誤解。
動畫片從來都不是只拍給孩子看的,《中國奇譚》就是一部拍給成年人看的百科全書。
這樣一部滿滿中國風的動畫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NO.1《漫長的季節》 豆瓣9.4分
《漫長的季節》上線的第二天,導演辛爽還在睡夢中,就被製片人電話告知,豆瓣出分了,9.0分。
放下電話,辛爽一個人哭了半個小時。
辛爽是個新人導演,3年前他執導的《隱秘的角落》開播就破圈,其中「爬山梗」更是火遍全網。
出道即巔峰,本以為辛爽就止步於此,沒想到他3年磨一劍,又奉獻了這一部更加出色的《漫長的季節》。
在皮哥看來,這部劇有「三神」。
首先神在節奏。
在這個快節奏的年代,導演敢用慢節奏拍一部犯罪懸疑劇,這需要巨大的勇氣。
這種慢節奏勸退了很多人,但也留下了真正的擁躉。
辛爽之前是樂隊的吉他手,在節奏感的把控上極具天賦,全片的配樂堪稱神級。
比如彪子去世、鐵三角的尬舞,都讓人熱淚盈眶。
辛爽還根據每一集的節奏選擇了相應的片尾曲,前幾集都是小眾的搖滾樂,最後一集是姜育恆的《再回首》,很多人是一直聽完片尾曲的。
其次神在主題。
影片表面上是講述一起惡性的碎屍案件,其實是透過這個案件回溯在下崗潮的衝擊下,東北人在過去三十年的風雨沉浮。
懸疑只是個引子,年代感才是它的內核,敢這麼「掛羊頭賣狗肉」還拍成神作的獨此一份。
最後是神在演技。
全片全員演技在線,秦昊和范偉兩代彪子在劇中相遇,碰撞出激烈的戲劇火花。
而陳明昊加入後組成的鐵三角組合,讓人忍俊不禁的同時,又淚流滿面。
但劇中演技最神的,卻是傅衛軍和羅美素的扮演者。
一個沉默,一個懦弱,表演真實到不像是演的。
光是欣賞這些演員的表演已經是美的享受了。
可惜的是,《漫長的季節》因為節奏太慢,主題的限制,熱度並不高,甚至比不上同期古偶劇的零頭。
但它依然是今年國產劇的良心之作。
以上就是10部口碑爆棚的國產劇。
這10部劇中誰稱得上年度劇王呢?
論熱度,非《狂飆》莫屬;論口碑,《漫長的季節》又領先一檔。
在皮哥看來,電視劇是一種相對通俗的藝術,它首先得被大家喜聞樂見,其次才談藝術高度。
從這個角度看,《狂飆》在春節期間用一部簡單直接的爽劇情治好了國人的焦慮,它才配得上「年度劇王」的稱號。
你心中的答案又是什麼?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