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寒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明明在溫度火熱的「三伏天」
還是會感覺手腳冰涼
哪怕穿再多,都無濟於事
在生活中
很多人,尤其是女性
很容易被「體寒「所困擾
你可能不知道,長期體寒可不是個好現象。因為寒性體質是癌症的溫床!據臨床數據統計,大約有70%左右的癌症患者都是寒性體質。
精彩導讀
1.為什麼「寒性體質」更容易患癌?
2.「體寒」究竟是怎麼來的?
3.夏日避」寒「,教你四招
為啥」寒性體質「更容易患癌?
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因為寒性體質的人通常免疫力低下, 不能夠有效阻擋外部毒性物質的入侵,清除毒素的能力也相對較差。
第二,寒性體質的人一般血液流動較慢, 易形成淤血和痰濁,氣滯相互「勾結」的狀況,「痰瘀互結」積滯在某個部位,長期在毒邪的作用下,就容易導致腫瘤的形成。
寒性體質的表現
1、畏風畏冷,手腳經常冰涼,易傷風感冒;
2、口中無味,吃東西總覺得沒有味道;
3、食慾很差,甚至餓了也不想吃東西;
4、經常腰腿酸痛;
5、小便色淡,尿頻、尿量多;
6、大便稀溏,容易腹瀉;
7、易乏力,身體經常有倦怠感;
8、容易浮腫。
占了 3條以下,這就是輕度寒性體質,只有一些體寒的表現;
如果 占了3~5條的表現,這就是是中度體寒的表現;
如果 占了6條及6條以上,那就是典型的寒性體質了。
時下正逢夏日,在辦公室長時間吹著空調,再加上不少人愛喝冷飲、喜歡吃生冷食物,影響了腸胃功能,就更易受涼。
體內寒氣這裡來
中醫有「十女九寒」的說法,一些女性身體不舒服,到醫院檢查卻查不出毛病,這時候要警惕是不是「體寒」了。
那什麼原因會導致體寒呢?
1
寒是「懶」出來的
很多不愛運動的人都有這種感受,一到秋冬就容易手腳冰涼。 現代人多存在運動量不足的問題,如果人老不運動,陽氣就不能得到充分的生髮,自然容易患寒症。
2
寒是「凍」出來的
很多女孩子愛美, 露臍裝、低腰褲,腰腹部就很容易受寒。夏天愛對著 吹空調,窩在空調房裡不願出門,也會導致寒氣入侵,會導致陽氣受損。
3
寒是「吃」出來的
比如 冷飲,以及剛從冰箱裡取出來的瓜果蔬菜,由於溫度低,吃進體內,自然就「寒」,容易影響氣血循環,導致血液淤滯。
夏日避「寒」,看這四招
體寒除了和體質有關,還和生活習慣、情緒等相關,所以要從多方面入手調理。
1
吃點醋泡姜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生薑性味辛溫,有發散風寒、溫中暖胃之效。所以夏天吃點姜有很好的對抗體寒的作用。
而用醋泡過的生薑,藉助醋的收斂作用,可以把生薑的發散和溫暖作用發揮到極致,提高人體體溫的同時讓體內濕寒消失。
2
曬背
每天曬曬太陽,能激發身體陽氣,達到驅寒效果。尤其是重要部位要曬到,如頭部、背部和腿。
頭為「諸陽之會」,是人體陽氣匯聚的地方,能調暢氣血,通暢百脈。 後背是人體督脈的循行之處,為「陽脈之海」,總督一身陽經。還是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主要部位,起著防禦外邪入侵的屏障作用。 腿部及腳部是陰氣下沉的部位,小腿和手腳冰涼說明濕氣過重,可多曬曬太陽。
3
多吃補血食物
體寒的症狀是大多是因為供血不足導致的。貧血的婦女體溫較正常血色素的婦女低0.7℃,產熱量少13%,當增加鐵質攝入後,其耐寒能力明顯增強。所以我們應多吃一些補血的食物,如 動物肝臟、瘦肉、紅棗、蛋黃等。
4
多運動
對於體寒瘦弱的女性,建議 每周進行3~4次有氧運動,每次30~40分鐘,推薦快走、慢跑、太極拳、騎行、瑜伽等運動方式,能有效強身健體、舒緩情緒、調暢氣血、提高免疫力。
編輯 | 俊臣、魚魚
來源 | 生命時報,健康時報
監製 | 黃利琴
審核 | 藍嵐
圖片來源 | 攝圖網
*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