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終身無孩率接近10%,為什麼適齡女性都不願意生孩子?

2023-02-13     糖果媽媽

原標題:女性終身無孩率接近10%,為什麼適齡女性都不願意生孩子?

對於女性來說,組建一個溫馨的家庭,相夫教子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不過,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女性,表示自己將來可能不會結婚。

在「你將來會結婚嗎」這個問題中,有25.01%的青年選擇「不確定」,8.9%的青年會選擇「不會結婚」。

國內女性「終生無孩率」達10%,寧可孤獨終老也不願結婚

進入到21世紀之後,「讓中國女性生娃」成為了人類世界出現的重大難題之一。

國家衛健委公開表示:當前90後、00後這兩個婚育主體,婚育推遲的現象都十分嚴重,直接增加了女性「終生不育」的可能性。

全國適齡人口初婚年齡不斷推遲,在20世紀80年代,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齡是22歲,而到2022年後,平均年齡就上升到26.3歲,初育年齡更是直接推遲到27.2歲。

隨著社會的發展,育齡女性的生育意願也在持續走低。

2017年平均生育子女數為1.76個,到了2019年則變成了1.73個,2021年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數再次降低為1.64個,而目前作為生育主體的90後和00後,平均生育子女的個數更是僅為1.54個和1.48個。

從數據上來看,當前我們國家的「低生育率」愈發明顯,以至於女性之後可能會達到「終身無孩」的地步。

女性「終身無孩率」快速上升,為什麼女性都不想生了?

是什麼阻礙了女性的生育意願?

現在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結婚生育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但是相應的回報卻不能成正比。

很多現在還甘願生孩子的年輕人,除了基本的傳統情結和基因衝動之外,實在找不到其他的生育理由。

首先,生育對女性是一件很「消耗」的事情

生孩子對於有些女性來說,弊大於利。不僅僅是生理方面,還包括職業和教育層面。

女性在生育的過程中,懷胎十月加上產假,大約會有一年半的時間被耽誤,這對於那些想要在職場中有發展的女性來說,實在是不友好。

如果還要生二胎乃至三胎,職場道路被嚴重耽擱。

其次,生育會無形中增加家庭壓力

生養一個孩子對於家庭的壓力來說,不光是養育和教育成本,還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養育照料和陪伴,很多年輕人之所以選擇不生孩子,是因為自己生活都舉步維堅,實在沒必要把孩子帶到世界上受苦,索性就選擇不生。

最後,身材走樣、失去魅力、不被理解,這些會讓女性越生越沒有安全感,而未來終身無孩的人,可能會越來越多。

讓女性生娃的好辦法,哪條會讓你心動?

近幾年,國家為了促進人口的生長,一直在想辦法提升女性的生育意願,像「生娃給錢」、「降低生育成本」等方法,但似乎並沒有多大的作用。

其實這些政策看似能提升生育率,但卻過於籠統,沒有落實到實際生活中。而統計了網友們想出的辦法,才能更好地促進生育。

給全職媽媽補貼

對於那些有生育意願的女性,無論是在孕期還是哺乳期,都能有一定的補貼,尤其是在產後,那些需要在家裡做全職媽媽的女性,更要有補貼。

無論是心甘情願地在家裡做全職媽媽,還是迫於無奈在家裡照顧孩子的媽媽,在家裡帶娃同樣是做出了貢獻,社會需要承認她們的勞動價值,最起碼在經濟方面,在婚姻里不會太被動。

做好「男德」教育

很多女性從懷孕開始,就一直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沒人幫忙帶娃,一個人承擔帶娃的責任。

很多家庭目前仍然是「喪偶式家庭」的一種模式,而這樣的育兒組合也是影響女性生孩子的一大原因。

而如果生孩子的辛苦有人理解,一起交流養娃的方法,妻子懷孕產後主動陪伴照顧,遇上這樣「男德休滿分」的老公,那麼女性自然會更願意生孩子。

公婆只做不說

「只說不做」或者「多說少做」是很多公婆面對媳婦和寶寶的主要狀態,無路是在帶娃還是夫妻感情方面,有這樣的家庭環境,媽媽們怎麼敢生?

因此,老人最好是能「只做不說」,有了這樣的得力助手,媽媽自然心懷感激,對生娃的意願也提高了。

女性不生育對其健康有好有壞,要根據個人需要選擇

選擇生育的女性,會面臨妊娠紋、生育疼痛、恥骨分離、產後漏尿等一系列妊娠併發症;那麼是不是不生育的女性,就萬事大吉了呢?

其實,整體來說,不生育的危害會多於好處女性一直不生育,會導致更年期提前,增加患上婦科疾病的機率,甚至有的女性還會因為自己一直無法生育,而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和家庭壓力。

長久處於這樣的狀態下,對於女性的身心健康也是不利的。

生育本來就是一件極度危險的事情,不過絕大部分的人都比較幸運,能否安全地孕育一個新生命。

因此無論是生或者是不生,都是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既然選擇,就要不要去憂慮,自己不後悔就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10d3dd6bd621675b4f6f5476b83df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