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離勝利不遠了。」24日,株洲從黃岡凱旋而歸的76名白衣天使之一的謝燕飛接受雲龍發布連線採訪時如此說道。
謝燕飛是三三一醫院神經內科的一名護士,家住雲龍示範區學林街道雙豐社區。湖北疫情發生後,株洲市三三一醫院倡議醫護人員赴鄂支援,謝燕飛第一時間報了名。在近兩個月的時間裡,她一直堅守在黃岡市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
「很遺憾錯過了孩子的第一次生日,等我回到家,一定好好給他補一個周歲飯。」
24歲的謝燕飛是標準的「95」後,去年,她生下一子,今年正月初八滿周歲。也有正因為如此,大年初一便奔赴湖北的她,沒能在兒子滿周歲的那天陪伴其身邊。對此,她充滿了作為一位母親的愧疚,但一想到還有那麼多人正經受疫情帶來的折磨,急需醫護人員的救助,她就會收拾心情,全身心撲在工作上。
「只有疫情控制了,才有安全健康的生活。」她坦言,自己割捨不下兒子,起初也擔心疫情,但想到有這麼多戰友並肩作戰,越發義無反顧了。
「我將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的醫學專業價值毫無保留地奉獻給有需要的人!」
「到黃岡後,什麼事都是黨員沖在最前面。」謝燕飛感慨地說。1月27日,謝燕飛將入黨申請書鄭重地交到湖南省赴湖北支援醫療隊臨時黨支部。
謝燕飛在戰疫前線寫下的入黨申請書
謝燕飛說這是第三次遞交入黨申請書了,而這次,於她來說意義更是重大。「在這裡,我看到了很多黨員的突出表現,他們不計報酬、不懼病毒、不怕犧牲,搶分奪秒,奮鬥在疫情防控、生命救治一線。他們,堅定了我入黨的決心……」謝燕飛在入黨申請書中動情地寫道。
「穿上防護服,戴上口罩、護目鏡和三層橡膠手套,讓熟練的護理工作變得異常艱難。還要克服缺氧、不透氣、護目鏡霧氣等種種困難,每天得連續作戰六七個小時,一個班下來基本上都是渾身濕透。」
細心和專業的護理,謝燕飛(左一)總是獲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
「剛開始的時候穿上防護服很不習慣,手上戴著三層橡膠手套,護目鏡老是起霧,有一次給一個阿姨抽血,第一次沒有紮上,她可能也看出來我緊張了,就安慰我說:『不要緊張,我知道你們戴的這個護目鏡看不清楚了,沒事的,你一次扎不上多扎幾次,我知道你們不容易。』聽到這樣的話心理特別溫暖,也給了我信心,第二次就紮上了。」
當天晚上,謝燕飛回到酒店就和大家一起討論怎麼防止護目鏡起霧的方法,想辦法為患者提供更優秀的護理,儘量減少患者的痛苦。
為了不浪費醫療物資,哪怕是休息時間,她們也不敢輕易把防護服脫下來
由於防護物資依然緊缺,為了不浪費防護服,她上班前都儘量少喝水、少進食,以完成每次連續6小時的工作任務。
「雖然辛苦,但一個個新冠肺炎患者經過我們團隊的精心救治後康復出院,這種喜悅和成就感是難以言喻的,特別是得到了患者的理解和讚譽,也給了我們極大的信心打贏這場仗。」謝燕飛越來越習慣這種工作強度和狀態,每次看到病人有好轉,她就特別高興,每當有患者治癒出院,就特別有成就感。
在株洲單獨隔離的酒店中,謝燕飛終於可以摘下口罩,比出了勝利的手勢
「就快要戰勝疫情的感覺愈來愈強烈,勝利就在前方」!採訪的最後,謝燕飛信心滿滿地對我們說。
來源/雲龍發布
編輯/王琦泉
投稿郵箱:610255300@qq.com
新聞熱線:18173385049(李記者)、15343331570(唐記者)
聲明:分享要尊重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株洲發布」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