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容易「拖累」子女的父母,多有以下共性,還真怨不得孩子嫌棄
人世間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這份親子之情。
父母養育之恩,重於泰山,我們作為子女,必然不敢忘記,等到他們年老之時,自然也會盡心養老。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可對於有些父母來說,不光從小傷了孩子們的心,晚年還容易拖累子女,就怨不得孩子們嫌棄,不願意盡孝了。
攤上「坑小族」父母,我該盡孝嗎?
90後小伙陳啟最近遇上一件煩心事——
他被父母逼著打錢回家補貼哥哥,甚至還威脅如果不打,老兩口也不願意活了。這讓陳啟異常憤怒,從小就被偏心對待,為何好不容易獨立了,家裡還要吸自己的血。
原來,自陳啟出生,就不被家裡人待見,因為媽媽當初是高齡意外懷上了他,而且當初家庭經濟條件也不算很好,他的出生更是讓這個家雪上加霜。
有時候,父母為了供兩個孩子讀書籌不出錢時,總會在陳啟的耳邊哀怨, 「當初要是狠狠心……」
或許是從小受盡了委屈,導致陳啟異常早熟,他立志以後要混出個人樣,讓父母后悔。努力之下,陳啟考上了不錯的大學,並且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工資還算可觀。
可沒想到被父母知道後,父母便經常打著要「養老錢」的名義,從陳啟那要來了錢,又拿到外面揮霍,還時常接濟愛賭博的大哥。
一家幾口都要陳啟養,這讓他怒氣沖沖,說什麼都不願意再給父母錢,於是便出現了上面一幕。
「我感覺我的一生都在被拖累,我從小就不奢求父母能幫我點什麼,可為什麼命運總是跟我開玩笑……我掙扎得再用力,也擺脫不了這像無底洞一樣的原生家庭。」
聽到陳啟的話,讓人心中頓生無力,攤上那些「有毒」的父母,從小傷害孩子不說,晚年還要拖後腿。
作為孩子們而言,或許真的很難說服自己,要原諒他們做的一切,放下芥蒂去給他們養老。
晚年容易拖累子女的父母,有以下共性
1、花錢不節制
我們總愛批判年輕人花錢大手大腳,其實有時候一些成為父母的人,花起錢來更沒有節制。
如果說年輕的時候,父母尚且有工作能力,每個月有穩定的收入,花自己賺的錢,倒也還好。可最怕的是,這類人沒有規劃能力,還管不住自己的手,每個月超前消費。
等到老了以後,沒有存款,需要靠著子女來養活,依舊不懂得節制,這樣無疑會增加子女的養老負擔。
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壓力都比較大,上有老下有小,還背負著房貸、車貸,如果父母花錢又大手筆,子女恐怕很難兜底。
2、固執己見,掌控欲強
很多父母的掌控欲都比較強,他們總喜歡安排孩子們的人生,不光從小安排,長大後也休想逃出自己的手掌心。
甚至連孩子未來的工作、擇偶的對象、婚後的生活都要干預,這些無疑都會導致子女們有苦難言。
特別是對男孩而言,結婚後爸媽喜歡插手,我行我素不說,還壓根不聽勸,婆媳矛盾、育兒矛盾不斷,常常會導致這個家雞犬不寧,兒子的婚姻生活質量大打折扣。
3、愛面子,喜歡攀比
「我家女兒一個月掙XX錢……」
「我家兒子可是在外企上班,世界500強呢……」
是不是有時候會經常聽到父母們之間討論這些話題,如果只是單純的「以你為榮」,拿出來誇誇倒也還好,不過只是「社死」一點。
可最怕的就是父母是因為面子,為了跟別人攀比,而對你的事業和結婚對象百般挑剔,總是拿別人家的跟自己對比, 無形之中其實增加了孩子們的壓力。
4、喜歡道德綁架
生活中還有一些父母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批判孩子,只要他們讓你一不順心,就會拿「我從小養你,你怎麼如今成了白眼狼」來綁架孩子。
甚至鬧得周圍人都不知道,詆毀孩子的榮譽,這種方式既讓自己丟了體面,又拖累了孩子們的生活。
畢竟自己家的事,經常鬧得讓外人來評判確實不太合適,而且孩子有沒有真的關心過你,想必父母心中也清楚。
正如伊坂幸太郎所說:「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的太可怕了。」
現實生活中,除了一心為孩子著想的父母以外,還有很多奇葩父母,他們總以為把孩子生下來就行,在養育上面壓根不上心,年老了反倒記起來子女這回事,可已經為時過晚。
【寫在最後】
愛是相互的,你如果精心養育孩子長大,那麼子女自然也會念著這份恩情,好好給你們養老,陪伴你們度過晚年生活。
反之,如果從小就沒有給過子女太多的關心,那麼晚年至少體面一點,不要拖累子女的生活,這或許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