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的「女兒」令全網心疼落淚:這個世上,有種無償的愛正被遺忘

2020-04-08   爸媽精讀

作者:雪兒(爸媽進化論主筆)

01

努力讓父母幸福,是孩子最大的心愿

周迅主演的熱播劇《不完美的她》中有個叫穆蓮生的小女孩頻頻上熱搜。

蓮生的爸爸早逝,媽媽結識了新男友,蓮生成了那人的眼中釘。

男人想盡各種手段虐待蓮生,她身上永遠都帶著傷。

為了讓母親開心,蓮生從來不敢在她面前哭過,強忍著恐懼,假裝著笑。

男人威脅媽媽要她拋棄蓮生,媽媽把蓮生帶到海邊,想就此丟掉她。

當她正想騎車離開時,轉頭髮現蓮生早已追上來,笑著向她展示手裡的貝殼。

僅7歲的蓮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這麼努力了,還不能令媽媽開心。

有一天放學,她把母親帶到遊樂場玩,想讓媽媽開心,將自己所有覺得好的東西都給了她。

媽媽還是頭也不回地走了。

蓮生無聲地哭了,一步一回頭地自己背著書包走開。

後來,媽媽的男朋友設計想燒死蓮生,幸好被周迅飾演的女主林緒之救出。

在林緒之的關懷和照顧下,蓮生終於過上了幾天好日子。

她跟緒之說:我已經很幸福了,希望媽媽也能夠幸福。

一直以來,我們只知道父母愛孩子的無私,卻早已忘了孩子對父母的孺慕之情。

在孩子小小的世界裡,父母是他們的全部,用盡所有的力氣,只想讓爸媽開心。

爸媽哭,孩子也會跟著哭,我們卻永遠不會因為孩子的傷心而停下腳步。

孩子們對父母的愛是百分百,我們對他們的愛卻充斥著喝斥、忽視、厭煩等情緒。

02

孩子對父母的愛遠勝於一切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有哪個瞬間,讓你感覺到孩子很愛很愛你?

一位匿名網友分享了她和女兒的故事:

有一段時間,6歲的女兒耳朵一直疼。醫生說,吃幾天抗生素就好了。

可突然有一天女兒卻聽不見了。

生病以前,女兒的聽力一直很好,喜歡的音樂,只要聽一遍就能用鋼琴彈出來。

生病以後,聽力受損,連最簡單的大調,也聽不出來了。

有時候,大聲叫她,她也沒有任何反應。

然而每次女兒抬頭看她的時候,女兒都會給她一個最燦爛的笑容。

有一天晚上,女兒對她說:「我聽不清的時候,一樣可以開開心心的。即使我有點不開心,我也不表現出來。因為不想讓媽媽為我擔心、流淚。」

在孩子的心裡,沒有什麼比讓爸爸媽媽更重要。

父母的痛苦在孩子眼裡總被放大100倍,在意他們勝過自己。

前段時間,泉州酒店坍塌,一名17歲男孩的行為讓人淚目:

他第一時間跑到現場,不顧危險,在廢墟里尋找被埋在底下的媽媽。

他一遍遍呼喊著「媽媽」,跪求行人施捨一點水,慢慢地滴到她手裡喂她

當救援人員趕到要帶他離開時,他哭求道:

一定要救我媽媽,媽媽沒出來,我不走。

孩子於父母,不單是血脈的傳承,也是生死之交。

我們總說孩子讓自己操碎了心,當危險來臨,他們幼小的肩膀卻給予了我們生的希望。

《不完美的她》中,緒之的養母有句台詞:我以為是我給了她一個家,其實卻是她治癒了我。

孩子從來都不只是依附的存在,他們是與父母共同成長的個體。

父母愛孩子的背後是殷切的希望,而孩子對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願意為之付出一切的。

03

孩子愛父母,勝過父母愛孩子

網上曾有個熱議問題,很是感慨:為什麼大人和小孩子吵架之後,小孩子很快就找大人說話求和好,而大人卻不會主動找孩子和好?

點贊最多的一條答案是:因為孩子愛父母勝過父母愛孩子。

這種事曾不止一次發生在我和女兒之間。

樂樂有一次考試沒考好,我因此還被老師在班級群里艾特,感覺自己很沒面子。

回到家裡,我很嚴厲地批評了孩子,還把她的平板沒收了。

她不樂意,死活要從我手中奪回平板,爭奪的過程中,我氣急敗壞地將平板一把摔到地上。

接著,我余怒未消,重重地帶上門,開車跑出去找朋友散心去了。

凌晨1點多回到家,剛一開門,樂樂就猛撲上來,摟著我的脖子哭著說:媽媽我錯了!

那一刻,我雙眼模糊。

就算我們視孩子如「洪水猛獸」,仍然是孩子最依戀的人。

其實,父母教育孩子的出發點是為他們好,而過程卻總是夾帶著個人情緒。

孩子在父母眼裡永遠都不可能做得讓自己滿意,父母卻都是孩子心目中的神。

曾在微博上看過一個視頻:

一名貴州男子因超載,被警察攔下教育批評一番正想開罰單,接下來發生的一幕令人心酸。

只見男子一把將3歲的孩子從車上拽下,邊將孩子甩出去,邊喊:這孩子不要了!

孩子哭得撕心裂肺,三番五次哭喊著跑上去抱著爸爸,卻一次次被無情地推開。

孩子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是父親憤怒的行為讓他驚恐而痛苦。

這背後或許有不為人知的無奈,但在發泄的過程中卻成倍地施加在孩子身上。

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孩子到底有多愛父母,就如從不知自己的行為曾深深傷害過孩子。

我們總說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卻常常夾陣著太多的要求。

孩子對父母的愛從不因任何事減少半分,但總被我們無情地忽略,並不經意地傷害。

04

別忘了告訴孩子,有你真好

美國心理作家Shahida Arabi說:「當一個孩子遭到父母虐待,他們不會停止愛父母,他們會停止愛自己。」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總會不經意間給孩子帶來傷害。

表面上看不出傷口,疼痛卻伴隨一生。

著名導演姜文,心裡一直有個過不去的坎。

他永遠都在討好自己的母親,卻永遠得不到一句認可。

他努力考上中戲,興沖沖地跑回家告訴母親。

母親卻把錄取通知書扔到一邊,對他說:「你那一盆衣服沒洗呢,別跟我聊這個。」

後來他出名了,給母親買了房,母親也從來沒去住過。

姜文特別受傷地說:「我不知道怎麼能讓她,看見我做的事高興。」

對父母的愛得不到回應,是孩子一生的痛。

哪怕將來他們再怎麼功成名就,內心深處都有個永遠也無法填補的黑洞。

張愛玲曾經這樣說過自己的母親:她才醒來總是不甚快樂,和我玩了許久方才高興起來。

這個「不甚快樂」的母親,令張愛玲一生都在追隨沒有回應的愛。

父母一個不經意間的隨心所欲,或許就在孩子內心種下了不可逆的禍根。

我們希望孩子有更廣大的理想,一生隨順遂,卻總是忽略為他們鋪下「愛」的基石。

有了這個基石,孩子生命的底色就有了更豐富的色彩。

再次讀黛安·倫曼斯的這首詩,頗為感慨:

如果我能再次養大我的小孩子,我會先建立自尊,再決定蓋房子;

我會多用手指來畫圖,少用手指來指;

我會少用眼睛看錶,多用眼睛看世界;

我不再扮演嚴肅的角色,且認真地玩;

我會跑到更多的原野看更多的星星;

我不再追求對權利的愛,我會效法愛的力量。

生命不可重來,童年也不可重塑,不要隨意傷害孩子愛你的心,別讓他們的愛得不到回應。

記得展開你的懷抱,把面前這個小小的人兒抱在懷裡,告訴他:孩子,有你真好!

作者簡介:雪兒,富書專欄作者,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投稿變現營2020會員,嚮往遠方的詩意也沉溺眼前的苟且,喜歡寫有溫度的文字,願在溫情的歲月里,你我共勉,文章來源:爸媽進化論(ID:bmjhlc),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