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依然是玄派資料庫的時間~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中國古代武官官制(或者叫軍銜)
ps:這是一個和官職一樣巨大的坑啊~
好了,廢話不多說,現在開始吧~
春秋時期
這一時期已經出現了元帥、將軍、校尉等軍銜,各國軍隊的編制也有了一定的發展。
管仲組建齊國軍隊時,以「作內政而寄軍令」為基本原則,以「卒伍整於里,軍旅整於郊」為具體內容,把社會組織作為軍隊編制的依據,使行政組織和軍事組織結合起來,即所謂的:
「制國五家為軌,軌為之長;十軌為里,里有司;四里為連,連為之長;十連為鄉,鄉有良人焉。以為軍令,五家為軌,故五人為伍,軌長帥之,十軌為里,故五十人為小戎,里有司帥之;四里為連,故二百人為卒,連長帥之;十連為鄉,故二千人為旅,鄉良人帥之;五鄉一帥,故萬人為一軍,五鄉之帥帥之」。
這樣將地緣的行政的組織與軍事編管高度結合起來,可以使官兵之間、兵兵之間互知根底短長,可以人盡其才,有效地發揮互助和互相監督的作用,賞罰易於公平。
這在當時對於鞏固軍伍、加強戰鬥力、便於管理,曾經起過積極的作用。總體說來,基本上還是「寓兵於農」和「兵農合一」的編組形式。
以卒伍為基本軍事編制單位,是春秋戰國軍隊編制的共同點。同時,還有適合於作戰的戰鬥編制,如「戰車之制」:通常以一輛戰車配備甲士10人,步卒20人,車上主力3人,執矛者居右,執弓者居左,御者居中,駟馬駕車,余者為預備和護從。
春秋戰國時還出現了許多新的兵種,如楚、吳、越等國有水軍,在一支船上配備弓、戈、戟、劍、盾等不同武器裝備的戰士和專門的划船手。
後來還發展起可以獨立作戰的騎兵以及專門攻堅的雲梯兵和彈石兵,增加了兵種,擴大了作戰范因。
這些兵種的「裝備、編成、編制、戰鬥和戰略,首先依賴於當時的生產水平和交通狀況」,並且隨著戰爭經驗的豐富,繼續得到發展完善。
戰國時期,軍隊分工細緻,據《六韜·王翼》記,軍中除主帥外,有腹心(管計謀)、謀士、天文(主觀察星象氣候)、地利(主了解地形)、兵法、通糧、奮威(主選擇有才力者)、伏旗鼓(主出奇兵)、股肱(司軍事工程)、通材(司對外聯絡)、權士(司奇計)、耳目(司諜報)、爪牙(任鼓動)、羽翼(任對外宣傳)、游士(任間諜)、術士(用迷信術鼓動士氣)、方士(任醫療)、法算(任會計)等專業人員。
秦朝
秦國自商鞅變法後,定二十等軍功爵:
一級公士,二上造,三簪裊,四不更
(以上相當於「士」)
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
(以上相當於「大夫」)
十左庶長,十一右庶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
(以上相當於「卿」)
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
(以上相當於「諸侯」)
徹侯得食縣(設令、長),關內侯食租稅於關內,余大庶長以下十八等,則如吏職。
凡斬獲敵首級一顆,即賜爵一級,還要有賜田宅和服役人員一名的優待。
有爵級則可為官,斬敵甲首一顆,賜爵一級,願做官的,可以作「五十石之官」,即斗食小吏。
這一段可以聯繫秦朝的官職進行了解
古代官制了解多少?1篇文章帶你了解中國古代7朝官制 || 玄派資料庫
順便說一下軍隊升官的方式:就如前段所說的:是以人頭計算的。
有派友提出如果是以人頭計算,那如果人頭掛不下怎麼辦?
渺渺知乎上搜索了一下——事實上一個人有1個頭已經很不容易了,很難出現掛不下的情況。
感興趣的派友可以自己查一查:
漢朝
大家現在都非常熟悉的「驃騎大將軍」就是在漢朝時出現的
霍去病和他的舅舅衛青都為西漢立下了赫赫戰功,衛青被漢武帝授予「大將軍」的稱號,為了顯示獨一無二的恩寵,在封賞霍去病時,武帝便想出了「驃騎將軍」這個稱號,來彰顯霍去病領軍打仗時的英勇。
漢朝最高為「大將軍」:相當於全軍總司令
其次為「驃騎將軍」
再次為「車騎將軍」
再往後是「衛將軍」
最後是「前、後、左、右將軍」以及雜號將軍(如李廣利的貳師將軍)。
三國時期
第一品:大將軍: 位列三公之上
第二品:
鎮軍大將軍、車騎將軍,位比三公;
衛將軍:次於車騎將
輔國大將軍:位在四鎮將軍之上
征東將軍、征西將軍、征北將軍、征南將軍
次於四征將軍:鎮東將軍:領兵時加征東將軍;鎮西將軍;領兵時加征西將軍;鎮北將軍,領兵時加征北將軍;鎮南將軍,領兵時加征南將軍。
第三品:
左、右將軍位比九卿
前、後將軍:第三品
橫江將軍:吳國專有,江防
護軍將軍;安東將軍;安南將軍
平西將軍;平南將軍;征虜將軍
第四品:
武衛將軍;奮武將軍;奮威將軍;建威將軍;振威將軍
第五品:
昭德將軍:魏置;昭武將軍:魏置;建武將軍:魏置;揚武將軍
南北朝時
北朝北魏軍隊中央軍隊(中兵)設有將軍、幢將、羽林中郎將等;
地方軍隊(鎮戍兵)則設有大將軍、都副將軍、大將軍、將軍、都尉等。
北魏分裂後的東魏和北齊基本沿襲了北魏的兵制。
而西魏和北周則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府兵制,設有柱國大將軍、大將軍、儀同、大都督、帥都督、都督等。
府兵制,中國古代兵制之一。該制度最重要的特點是兵農合一。府兵平時為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隙訓練,戰時從軍打仗。府兵參戰武器和馬匹自備,全國都有負責府兵選拔訓練的折衝府。由西魏權臣宇文泰建於大統年間(535~551),歷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趨完備,唐太宗時期達到鼎盛,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5)停廢,歷時約二百年。
好啦,今天的中國古代各朝軍銜介紹就先介紹到南北朝這個朝代。
之後的朝代軍制將在下一期進行介紹~
感謝大家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