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區走訪 | 從製鞋作坊到年產4.8億雙的偃師鞋業

2019-11-11     環球鞋網

前言:

由環球鞋網主辦的2019全球鞋業未來發展峰會暨2019中國鞋業盛典特別策劃——產區走訪,10月21-23日走進河南偃師。產區走訪小組在偃師走訪了洛陽金杯鞋業有限公司、洛陽金昱瑞鞋業有限公司、洛陽太陽城實業有限公司、洛陽光輝鞋業有限公司、偃師金典鞋模有限公司、偃師製鞋產業園、偃師霍普斯鞋模這7家具有代表性的製鞋企業,充分了解偃師製鞋如今發展的狀況。

偃師鞋業發展歷程

偃師鞋業最早始於1956年,偃師縣皮革製鞋社成立,專門製作布鞋。1979年6月,偃師縣製鞋廠正式成立,在該製鞋廠帶動下,偃師市的私人製鞋廠開始出現。到了1994年,偃師布鞋生產企業總數有1000餘家,產值突破10億元,形成國有、集體和私有企業共同發展的輝煌局面。但在1995年年底,因產品質量把關不嚴,不少偃師市布鞋生產企業加工的產品穿一周左右就會開膠、斷底,偃師布鞋甚至被本地人稱為「禮拜鞋」。與此同時,偃師布鞋企業現倒閉潮,超半數鞋企停業。大浪淘沙始見金,偃師市一批重質量、謀發展的製鞋企業從這場市場競爭中活了下來,並且越活越好。

「據統計,現今偃師市有製鞋企業670多家,相關配套企業450家,規模以上企業60家。高端冷粘生產線20條,聚氨酯製鞋流水線400多條,注、預塑機2600餘台,吹氣發泡製鞋機300餘台,鞋面橫機7000餘台。偃師生產各類布鞋年產量和市場占有率均超過全國的1/3,並遠銷東歐、東亞、東南亞、西亞、非洲、北美、南美洲等地。近些年來偃師市已開設鞋類淘寶店2000多個、阿里店鋪300多個、鞋類天貓店100餘個。2018年偃師市生產各類布鞋4.8億雙,產值達90多億元。」偃師市金昱瑞鞋業任總告訴產區走訪小組。

技術革新帶動製鞋產業發展

製鞋產業作為偃師市的傳統支柱產業之一。歷經60年的發展,目前偃師的鞋業產品種類齊全,偃師市生產幾乎所有種類的布鞋產品,生產工藝方面有注塑、冷粘、模壓、吹氣發泡、橡膠發泡、橡膠硫化、外縫等,款式上面有傳統、時尚、休閒、運動、工裝等各類,季節分類有單鞋、棉鞋、棉靴、網面鞋、沙灘鞋、涼拖鞋等各類。

「偃師市製鞋業已經具備從研發設計、鞋機生產、模具製作、原輔材料供應到鞋成品生產、包裝、營銷、電商、物流各個環節的完整產業鏈條,整個產業各個環節聯繫緊密、分工細緻、效率較高。」偃師金昱瑞鞋業任總說道。

隨著偃師鞋企技術革新需求不斷擴大,當地機械製造業企業的研發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相繼引進先進生產線,不僅生產出來的鞋質量好,而且為企業節約了大量能源成本和人工成本。

「 確實,過去偃師市一些製鞋企業,看到的多是手工作坊式生產場面。如今,偃師鞋企已經進入「機器換人」的嶄新時代。現在偃師鞋企招聘一名熟練工月平均工資是4000/5000元,而且還很難招到人。近兩年,通過開展技術合作,聯合研發了一套新型智能製鞋流水線設備。有了設備,從注射物料到開模、壓模,再到脫模實現了全程自動化,可以減少整條流水線的操作工人。這樣一來,不僅企業生產效率提高了,更重要的是,每天可節省不少人工開支。」走訪時偃師市某鞋廠負責人跟產區小組說。

打造生態鞋業

「綠色」「環保」成為鞋商和鞋企口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隨著環境保護工作的不斷加強和延伸,環境已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作為鞋企,也要切實履行環境保護社會責任,進行綠色生產,打造綠色生態鞋業,樹立綠色環保鞋業新形象,為藍天白雲、青山綠水貢獻一份力量。」偃師市一鞋企負責人說。

走訪過程中,了解到偃師市專門成立了鞋業環保治理工作小組,還聘請環保專家到各鞋企調研論證,與環保部門共同組織數家廢氣檢測單位、20餘家環保設備生產廠家進行治理方案的論證,經過反覆探討和實驗,確定了適合包括配套企業在內的製鞋企業的治理方案。目前,偃師市鞋企全部按照要求配置了環保治理設備,實現了達標排放「綠色發展」。

與東屯鞋業工業園一條省道之隔的是新規劃的偃師市鞋業產業園區,這個占地1770餘畝的產業園區,建成後將成為偃師布鞋產業的新航向。

「這裡將引進國內先進位鞋基地的品牌企業落戶,並配套生產區、物流園、電商園、鞋材鞋料市場、鞋都大廈等,以提升偃師製鞋產業園區集聚化程度,強化產業鏈條,提升品牌,推動製鞋產業不斷轉型升級。」福璟置業董事長丁建志說道。

人才助推製鞋產業發展

產品單一、缺乏設計一度成為偃師鞋業發展的短板。「哪家生產出一個新產品,其他鞋廠一窩蜂跟風。偃師鞋業不缺文化,缺創意,缺少各種資源、創意、文化元素的有效整合,只有實現共享發展,才能改變低端惡性競爭的狀況。」偃師一鞋廠老闆說道。

近幾年來,隨著市場擴大,偃師眾多鞋企紛紛在產品研發設計上加大投入,建立起了自己的研發中心,高薪聘請設計師,有些鞋企還與溫州、晉江等地的研發單位合作,全力提升企業的設計能力。

產區走訪 | 從製鞋作坊到年產4.8億雙的偃師鞋業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偃師霍普斯鞋模廠負責人馬裕雯作為一名資深設計師,決心啃下這塊「硬骨頭」。馬裕雯說:「之前我設計的一款女式平跟布鞋,採用聚氨酯製鞋工藝,當時全市只有很少有鞋企擁有這種設備,隨著這款布鞋流行,現在全市已經有400多條聚氨酯生產線了。每一款鞋的設計,從鞋的面料搭配到款式,從材質選用到工藝流程,主要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針對不同客戶的需求量身定做,將新潮流、新技術迅速轉換為新產品。」

除了用設計帶動新設備更新外,馬裕雯還注重培養年經設計師,組織偃師本土年輕人到溫州學習鞋產品設計,學成歸來到馬裕雯的工作室進行實習,目前已培養出多名設計師分赴偃師鞋企從事鞋產品設計。

產區走訪手記前言:

走訪時了解到,目前偃師製鞋行業發展面臨困難:一個方面,隨著全球經濟放緩,國內外市場需求不同步,工資、材料、環保、社會保障、福利、終端渠道等成本上漲,以前偃師製鞋業在市場上低成本競爭優勢和後發優勢正在減弱。另一方面,目前偃師鞋企創新能力相對較弱,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低於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的平均水平,同時中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不足,產業結構仍然以生產加工為主,品牌效應弱。

隨著市場個性化需求在提升,傳統鞋廠必須細分市場、找準定位,才能不被淘汰。如今消費者對生活品質要求的提高,更注重鞋的腳感和舒適度,促使企業必須在質量上下功夫。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品牌知名度。當前,全球製鞋行業正處於市場角逐、優勝劣汰的調整期和轉型發展、提質增效的變革期。製鞋企業只有下決心淘汰檔次較低的產品,不斷提升質量,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_od5WW4BMH2_cNUgzKF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