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劇這回終於放大招了

2019-06-23     電影通緝令

TVB職業劇有三寶,律政、刑偵和醫療。

近幾年律政有《律政強人》,刑偵警匪有《鐵探》,但醫療題材卻有段時間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終於一部TVB頂配陣容的醫療劇,《白色強人》來了。劇名中二?可劇好看啊!故事精彩,節奏抓人,好久沒看這麼帶感的港劇了。


《白色強人》圍繞醫改和醫患兩條線。副院長YT(郭晉安 飾)想通過醫療改革,實現公營醫院的企業化,集資上市解決醫院資金問題,並以明成北醫院作為試點。

但提案一直被院長堅定反對,無法通過。兩人在明成北的權力鬥爭,也日漸激烈。


與此同時,三車相撞的事故,讓兩個重傷者被送到明成北醫院急診室,腹部被鋼筋穿透的男人,頭部受創的女人。

男人情況危急,經過診斷化驗,醫院沒有足夠的O型陰性血匹配,只能移送周圍醫院。但時間不夠,患者可能在途中死亡。

此時心胸肺科天才醫生唐明(馬國明 飾)剛好在明成北醫院,他攔下患者,臨時擔任主刀,用冰塊降低患者體溫完成手術。


另一個頭部受傷的女人,也情況危急,需要立刻手術。

手術難度極高,只有全港數一數二的腦外科醫生YT有把握。但YT威脅她的議員丈夫支持醫改法案,否則只讓助手主刀,自己不出手。


最終雖然議員不接受威脅,拒絕提案,但YT還是出於醫生的操守,主刀完成了手術。


唐明主刀手術其實不合規矩,因為他正在接受調查。此前他在手術中發現患者心臟血型不匹配,仍然繼續換心,違反醫生守則。

而調查會議後,作為主席的院長要求唐明加入明成北,擔任心胸肺科的主管醫生,如不加入則吊銷他一年的行醫資格。


儘管唐明的初衷只想多做手術、多救人,但從他成為明成北心胸肺科主管醫師那一刻開始,他已經捲入這場醫改漩渦。

《白色強人》用醫患關係引出社會議題,並行醫療改革與權力鬥爭線索。因此人物更具複雜性,不停留在簡單的好壞忠奸,更多是立場和選擇。

主角唐明,十三年從醫,五次違反醫療準則,他甚至會向媒體公眾撒謊隱瞞患者病情,傳統角度看,絕非一個合格醫生。


但他超出規則的行為,都是為了更好的救治病人。

那個他堅持完成換心手術的女患者,儘管半年後因身體虛弱沒能撐過另一場手術,但她仍感謝唐明多留給她陪伴家人的半年時光。


YT一方面是行業頂尖,醫術高超,手術盡職盡責;但另一面又對醫療改革有超乎尋常的慾望,甚至不擇手段。

為了醫改方案通過,他可以勾結電視台給院長施加壓力,操縱威脅醫生、患者,甚至進行利益交換。

他不惜在手術報告上作假,也要把明明不夠資格,但背景很強的徒弟強行推到顧問醫師,以此獲得財團支持。


唐明主刀手術後,YT把事情壓下去,篡改報告,將主刀醫生改為自己的心腹醫生,想藉機提拔她成為心胸肺科主管。

但YT心中最高準則是救人性命,即使與院長的交鋒落入下風,經營功虧一簣,也要讓手術完成、拯救病人生命。


還有醫生面對肝硬化中後期的病人,主動違反規則。雖然醫院規定不能飲酒,但她最終把酒還給他。

因為換肝按照登記排隊要等兩年,他只剩半年時間。於理,給病人喝酒違反規定,於情,卻是滿足他人生最後的一點願望。


《白色強人》在各種病情的檢查治療與醫改權力鬥爭外,是人性的真實和複雜。

唐明、YT、院長,無論是哪個角色,都不是高大完美的「白衣天使」。這就是劇集想塑造的,真實、多面、有人情味兒的人。

醫療職業劇,全世界都拍,但水準參差不齊。公認的醫療劇兩座高峰,不朽日劇《白色巨塔》,長壽美劇《實習醫生格蕾》。

《白色巨塔》原著就是國民級小說,2003年日劇版本,更是近乎無法超越的醫療題材神作。


《白色巨塔》


《實習醫生格蕾》從2005到2018播出15季, 16、17季也續訂在路上,堪稱劇中常青樹、觀眾情懷。


《實習醫生格蕾》


內地也有醫療劇,但由於職業劇普遍打著職業旗號談戀愛,醫療劇也沒好到哪兒去。

即使號稱首部大型醫療劇的《心術》,雖涉及醫患關係敏感話題,但因為種種原因避重就輕,最終流於表面。無論是人物塑造、專業水準還是故事內核,都和真正的好劇差不止一點半點。


《心術》


港劇有過好作品,像《妙手仁心》、《On Call 36小時》,但這兩部劇也有局限,更偏向醫療本身,或是靠情感取勝。


《妙手仁心》


《白色強人》不同,雖然還不能算超越經典,但對醫療題材港劇是一次改變,無論是拍攝手法還是故事格局。

製作層面,治療、手術、傷口、開刀,看上去有點血腥的畫面,無疑是向美劇寫實風靠攏,在專業層面下了不小功夫。


而像劇中的重要情節,不同血型換心、精神病人闖入幼兒園傷害幼童,其實取材自真實事件。

《白色強人》除了切入醫療改革、派系權斗,醫療倫理問題也有所展現,比如殺人犯救治。

撞死自行車手的計程車司機,醫院要一直詳細檢查他性情大變的病因,還是直接交給警方?


進幼兒園傷害幼童的精神病男子,被警察槍擊頭部重傷。即使他已經犯下大罪,還有家長阻攔急救,是否還應該手術救治?


對醫生而言,答案是肯定的。進醫院就是患者,人命為先。不止唐明如此,一心推動醫改的YT如此,明成北醫院每個醫生都如此。

醫生不是神,也不是聖人,但他們在緊急時刻做出的抉擇,會迸發出前所未有的人性光輝。


《白色強人》有醫患關係、有醫改權斗。切中社會話題,作為職業劇也夠精彩。只要後期不崩,今年TVB就靠它撐場面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_ePiCWwBmyVoG_1ZAzH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