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該被否定嗎?人的慾望是不是錯?

2019-07-28     感知主義者


王建平:每日一文:一個人問答錄(20)

問:人為什麼一直沒發現存在的真相?

答:被各種對峙的認識立場耽誤了,被事物的表象遮蔽了,被人的自我認識角度擋住了。老子、柏拉圖、盧梭他們所犯的錯誤就在於他們無意識地認同並遵循了生命的邏輯原理,他們從生命存在為目的的立場反文明,充分證明了人們對感知原理和感知邏輯的無知。同時,也從另一方面證明了人所奉行的生存理念與人的實際存在有悖,才導致人類出現違背生存目的的文明發展。人們對這種矛盾視而不見,這才導致思想家們紛紛發聲,指責文明發展戕害人類,是智慧人類的愚蠢行為。

問:這種批評和指責能減緩或終止人類的文明進步嗎?

答:顯然不能,老子等大哲們的反文明言論毫無作用,人們充耳不聞,置之不理。

問:這說明他們的言論沒有正確性嗎?

答:不,他們的言論有其正確性和深刻性,但他們號錯了脈,開錯了藥方。人類的文明發展的確並非利於生存,從生存的意義上來說,老子、柏拉圖他們是對的。但問題的實質是,人類並不是為了生存而發展文明的,人類文明行為本質目的就是實現人更多的感知,讓感知力得到更充分的發揮。換成通俗的說法就是,文明活動並不僅是為了活著,而是為了活得更好。

問:活得更好是什麼意思?

答:用最通俗的話說就是,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從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快樂。

問:這些要求都是人的本能,有什麼不好?

答:這些要求與生存為目的有衝突,吃得好傷身,穿得好傷體,玩樂得好傷神,這些文明活動的結果並不利於人的穩定生存。

問:哦,明白了,所以老子主張退回到小國寡民時代,人們只為平安活著,老死不相往來。

答:這裡非常明確地顯示出來,人的存在目的有分歧。但這分歧又是潛在的,絕不是顯在的,人們直到如今並不明白活著有什麼目的。

問:老子、柏拉圖、盧梭他們的目的倒很清楚,就是平安、穩定的生存。

答:活著就是為了活著這並不是人們認同的最終目的,生存著做什麼?這是個不可以留下的空白。生存就是為了生存,這不符合存在邏輯。所以,人們無意識地往更好地活著的文明路上奔,是有另一個並未覺悟的目的在驅使著人類。

問:這不用說,就是為了活得更好。

答:什麼為更好?是活得安全、穩定就是更好?還是活得多欲多樂才是更好?人們應該注意到,前者是以明確的生存為目的,後者則是以無意識的感知為目的。在不知不覺中,這兩個目的已經產生了尖銳的矛盾。人們至今仍深陷於這種矛盾中。

問:這是公開的存在目的分歧嗎?

答:恰恰不是,人類公開並被認可的存在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一切為了生存。

問:實際上呢?難道人們還是只以生存為目的?

答:這就是現實矛盾的根源所在。在生存的邏輯模式和社會生活體制之下,人們卻在追求著更多、更好、更快樂的生活。人們的所需所求,早已遠遠超過了生存所需,這種根本性質的分裂和錯位給人帶來了很大的困境。表現的情況是,不是人不適應社會生活模式,是社會生活的理念與模式不適應人的需求。

問:人們設計今天的社會生活模式時,根本沒有想到人們會用以達到生存以外的目的。

答:對,人們以生存理念來設計的世界,結果住進了有諸多感知要求的人類,這就是問題與矛盾層出不窮的由來。

問:是只有人才有這種無止境的感知要求嗎?

答:所有生物(感知體)的感知要求都是無止境的,只不過它們受限於感知能力,只能取得緩慢的發展,這就是萬物進化的動力。而人則不同,人發明了語言,取得精神感知能力以後,便從眾感知體中脫穎而出,成為感知能力最強、感知活動最多、感知範圍最廣、感知信息最繁的感知體。因此,人類文明就是感知活動的具體表現,人類文明的快速發展,就是人的感知力劇增的標誌。

問:人類的感知力如此暴增,孰好孰壞?

答: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人類感知活動和感知能力迅速增加,也就是人們的生活內容日新月異,這種感知量的暴增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感知差異拉大了生命利益差別,由感知慾望激發起來的行為作用加大了人與人之間的摩擦,更加激化了生命利益的競爭烈度,人與人的關係日趨緊張。膨脹的慾望與利益的分割與爭奪釀成了人間接連不斷的災難,人類的生存境遇反而因此每況愈下。另外,無意識和無節制的感知活動不但破壞人間秩序和道德環境,更造成了人自身的生存困境,老子所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已經成為難堪的事實,我們正在用文明進步的生活來戕害自己,人們的身體狀態堪憂就是證明。

問:看來,老子、柏拉圖、盧梭們的憂慮正在成為事實。

答:如此,人類文明該被否定嗎?錯!該否定的絕不是文明本身,該否定的是由文明活動引起的各種亂象,該否定的是人們對文明的誤解和誤用,該否定的是人們運用文明的目的。

問:還不都是人性慾望的貪婪惹的禍?

答:錯,慾望不是錯,貪婪也不是罪,罪過卻在於人的無知。人並不知道慾望與貪婪從何而起?它們為何敗壞了人類的文明?我們只注意到問題的表象,卻完全不知道問題出現的本質。(接下)

本書《感知新世界》已在亞馬遜、京東上架銷售,如需完整了解感知論,進亞馬遜、京東搜索:感知新世界,即可閱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_d97PmwB8g2yegNDkiP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