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晉偶像與網劇「頂流」夾擊之下,初代流量抱團成必然?

2020-05-20     骨朵星番

原標題:新晉偶像與網劇「頂流」夾擊之下,初代流量抱團成必然?

| 77

數據來源 | 骨朵數據

微博搜索欄輸入「吳亦凡」,三個熱搜首先映入眼帘:#吳亦凡鹿晗黃子韜回憶殺# #吳亦凡鹿晗黃子韜世紀同框# #吳亦凡黃子韜 一物降一物#,「牛鹿桃」三人被暫時綁定在一起,因為《創造營2020》。

這場「世紀合體」也確實給首播後陷入疲軟的《創造營2020》注入了些許活力,節目第三期的播放量相較於第二期,有了明顯提高。雖然跟《青春有你2》相比,有了「牛鹿桃」加持的「滄妹」首場舞台競演,熱度還是稍遜於同天對打的「婧妹」們的排名發布。

雖然「牛鹿桃」的合體不能完全拯救《創造營2020》,但這場合體的意義遠不止於節目。原本在粉絲眼中應該「老死不相往來」的三人,早在去年就開始頻頻釋放彼此之間有交集的訊號。

無論是鹿晗感謝黃子韜和吳亦凡幫助自己克服恐高,還是吳亦凡《大碗寬面》的相關視頻中出現鹿晗和黃子韜的身影等等,似乎都可以看做2020年他們這場「世紀合體」的佐證。

相比暫時綁定起來的三個人,「歸國四子」中的最後一人張藝興,就是在單打獨鬥了。

「牛鹿桃」三人合體,人數取勝,張藝興拼曝光度。《我是唱作人2》《少年之名》《這就是街舞3》以及他剛宣布畢業的《極限挑戰6》,四檔節目連上,以一敵三,氣勢不輸。而在6月《青春有你2》完結、《少年之名》接檔後,除了男團女團,選秀市場也將正式迎接「歸國」和「歸國」之間的比拼。

而榮譽過後,初代偶像本土化的轉型和困擾,也早有伏筆。

01

初期「歸國四子」,各有千秋

2014年和2015年,是屬於「歸國四子」的重要年份。

2014年5月,吳亦凡跟韓國SM公司解約,退出組合EXO回到國內。10月,鹿晗申請與SM公司合同無效,宣布回國。次年,黃子韜父親通過微博宣布與韓國SM公司的合約不再繼續。

至此,「牛鹿桃」全部脫離EXO,組合內只余張藝興一名中國成員。也是在2015年,張藝興在中國成立個人工作室,工作重心移回國內。

2015年到2017年這三年,是「歸國四子」風生水起的三年。先行回國的吳亦凡在這三年間,先後有《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老炮兒》《美人魚》《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夏有喬木雅望天堂》《爵跡》《西遊伏妖篇》《極限特工:終極回歸》《星際特工:千星之城》9部電影上映,「青春疼痛文學」和強班底大製作都有涉獵。

其中,《西遊伏妖篇》取得16.49億票房,位列年榜前十,由他擔綱主演的電影,票房也都在億元之上。憑藉這三年的成績,吳亦凡的票房表現迄今為止,都是同代流量中的佼佼者,他的一番電影票房高達24億。

其後回國的鹿晗,2014年的個人微博單條評論就已經創過金氏世界紀錄,「鹿晗效應」強勢開啟。2015年和2016年,他有《重返20歲》《我是證人》《盜墓筆記》《長城》四部電影上映,雖然在所謂一番實績上表現並不突出,但前兩部勝在口碑穩定,《盜墓筆記》這樣的粉絲向電影,也能取得10億票房,是他「粉絲購買力」的變相體現。

2017年,他的首部電視劇作品《擇天記》播出,平均收視1.12,網播量超過300億,成為近三年來,非假期檔周播劇關注度最高的作品。

相比吳亦凡和鹿晗的「流量轟炸」,張藝興回國後的發展路線則較為常規。比起「四大流量」中四占其二的前隊友們,他的聲量並不十分強勁,但勝在國民度上的打開。

王牌綜藝《極限挑戰》成了張藝興在國內的第一塊、也是最重要的一塊敲門磚,「極限三傻」「小綿羊」等標籤在電視觀眾間傳播。多季節目下來,張藝興「發酵式」成名,逐漸累積起了大批粉絲。一部口碑電視劇《好先生》和一部流量網劇《老九門》,又讓他在小螢屏中擁有姓名。

回國後的黃子韜,2018年以前在影視上的表現較為薄弱,網劇《大話西遊之愛你一萬年》播得無聲無息,電影《何以笙簫默》和《鐵道飛虎》戲份不多,擔綱主演的《遊戲規則》和《夏天十九歲的肖像》,票房、口碑表現均不佳。

反而是在綜藝節目《真正男子漢第二季》中,黃子韜憑藉其耿直、沙雕的表現,逐漸打出了他的個人風格,成為一眾精緻偶像中較為放飛、另類的一個。

至於音樂方面,「歸國四子」無一例外都發行過個人單曲和專輯,「首位進入iTunes前30的華人男歌手」「QQ音樂平台史上首張殿堂金鑽唱片」「首個登上海外iTunes專輯榜前十的華語歌手」「刷新內地數字音樂專輯首日銷售最高記錄」等等,都是他們在音樂領域獲得的榮譽。

他們之中,誰都拿過「首位」,誰都刷新過紀錄,但這些首位、紀錄在非粉絲的眼裡,沒有什麼明顯區別。

02

擺脫「流量原罪」?

「巔峰」之後,必有困境,也有反撲。

吳亦凡和鹿晗在享受流量的同時,都經受過不同程度的滑鐵盧。一番實績在手的吳亦凡,在《致青春》中的「菩薩知不知道我心裡有多難過」成了他在觀眾心中難以磨滅的記憶,以至於他的演技一直不被完全信任。

2017年,事業巔峰時期的鹿晗選擇公布戀情,給網友帶來的震撼之大,直接造成了微博伺服器癱瘓。偶像官宣戀情的「原罪」,加上鹿晗本人佛系、毫無爭鬥之心的性格,致使他逐漸遠離了「頂流」隊伍

他的百度指數峰值,停留在官宣戀情的那段時間,而後一路走低,不復巔峰時期。

最關鍵的是,官宣戀情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除了音樂和綜藝,鹿晗並無面向大眾的、能證明自己實力的作品輸出。《甜蜜暴擊》堪稱他的「戀愛衍生品」,去年上映的《上海堡壘》,更使「本不富裕的鹿晗雪上加霜」。《創造營2020》之前,未見他的轉機。

張藝興跟他的嘲粉「嘲羊區bot」纏綿了一兩年時間,「嘲羊區bot」的粉絲數一度達到100萬,皮下換人之後,粉絲數也停留在90萬以上,至今仍在活躍。張藝興的嘲粉數量,幾乎可以說是所有流量之最。

「歸國四子」各有困境,但他們也在困境之中,積極尋求突破。

吳亦凡主動出走影視,轉而跟「中國嘻哈」接軌。一句「你有freestyle嗎」火遍全網,取代「菩薩」成了他留給大眾的全新印象。

他的音樂屬性也藉由節目得以加強。不管大眾是否認同他所推崇的auto tune,只要提起吳亦凡的音樂,「嘻哈」「電音」都能立刻與之產生聯想,這些顯然已是他的標籤。

張藝興則在影視和綜藝上持續發力。電影《一齣好戲》中的馬小興一角,向觀眾證明了他在角色塑造上的能力,電視劇《大明風華》中突破出演兵敗被俘的朱祁鎮,蓬頭垢面鬍子拉碴的形象,也能將人帶入戲中。

而在選秀綜藝《偶像練習生》中擔任PD,更是張藝興「人設」打造上的關鍵一步。節目播出期間,張藝興的百度指數達到近兩年來最高。

黃子韜的突破也在影視。《夜空中最閃亮的星》扭轉了他的演技口碑,《熱血少年》《熱血同行》相繼上線,使他接連有了兩部豆瓣評分過7的作品。黃子韜由偶像向演員的轉變,最見成效。

03

「世紀合體」,利字當頭?

既然「歸國四子」都在各自規劃路線,「獨美,不約」也是粉絲心中的最佳選擇,那為何在《創造營2020》,會迎來「牛鹿桃」的「世紀合體」呢?

最大的原因必然不是網友調侃的「三缺藝」。2018年起「偶像練習生」被正式投放市場,以蔡徐坤為首的新偶像們成為初代流量的最大競爭者,原本圍繞他們的商務、時尚資源被瓜分,就連粉絲也有被吸納的危險。

而在偶像市場之外,影視造星的威力也在不斷凸顯。如果說2018年的「夏日限定」朱一龍,側重點還只是在影視方面,那麼2019年的肖戰、王一博和2021年的羅雲熙、陳飛宇,則是更加年輕、覆蓋範圍更廣的強勁對手。

流量血液的更新速度逐年加快,2018年的「頂流」跟2019年的「頂流」相比,尚未分出勝負,遑論年近30歲的、早已成名的初代流量?

最明顯不過的一個現實是,曾經在音樂領域「首位」「紀錄」破到手軟的鹿晗和吳亦凡,2019年的全平台數字專輯銷量已經到不了前十名。

目前,總銷量最高的是蔡徐坤的數字專輯《YOUNG》,其次是華晨宇的單曲《好想愛這個世界啊》和王一博的單曲《無感》,張藝興的《HONEY》位列第四,火箭少女101、R1SE等新偶像團體也在前列。

就算拿同等價位的單曲和專輯作比,鹿晗的《π-volume.1》《π-volume.2》銷量也低於林彥俊、孟美岐、朱正廷等人,吳亦凡2019年8月發行的《破曉》,排名同樣靠後。

單就粉絲購買力這一項,他們已有跟初代流量一戰的實力。

這樣看來,前有自「偶像元年」誕生的新晉偶像和網劇「頂流」,後有正在比賽中拼殺、眼看就要出道的練習生,和不知哪個季節就會出現的「限定」,留給「歸國四子」甚至初代流量的位置,只會越來越少。

一人廝殺艱難,有過交情的三人「抱團」發展,兵合一處,資源再能共享的話,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但「抱團」同樣承擔風險。首先就是輿論上的,「糊比抱團」的帽子暫時摘不掉了,合體之後的「牛鹿桃」也難免榮辱與共。要是集結鹿晗、黃子韜的《創造營2020》還是比不過張藝興單打獨鬥的《少年之名》,吃瓜群眾不會樂於分析節目利弊,「糊了」是最先會被提起的原因。

當然,利益因素只是最現實的聯想,畢竟這三位初代流量,雖然面臨「後浪」威脅,但根基還算深厚。只吳亦凡一人就坐擁10個以上代言,時尚資源一騎絕塵,「後浪」們想要複製他們的榮光,還需些功力和時日。

而《上海堡壘》「撲街」後的鹿晗,總歸還有搭檔王千源的《在劫難逃》和題材新穎的《穿越火線》在手。他在採訪中透露自己慢慢喜歡上了表演,也許真能在新作當中有驚艷表演,也未可知。

cr.《時裝LOFFICIEL》

這次久違的「世紀合體」,說不定只是三個都在「後浪」之中翻騰的「前浪」,放下曾經的恩恩怨怨,隨意暢談了一下友情歲月。誰知道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_cnJNHIBfGB4SiUwrJX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