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玩笑,2019諾貝爾和平獎,應該頒給中國

2019-10-13     微觀系列



昨天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衣索比亞總理,阿比·艾哈邁德·阿里(Abiy Ahmed Ali)

以表彰阿比幫助「衣索比亞」與鄰國「厄利垂亞」,達成歷史性的和平協議,為該地區打開新機會的里程碑。

作為遠在非洲的「埃塞」,我們了解甚少,更別說什麼「厄利垂亞」了,許多朋友可能連這國家的名字都沒聽過

那裡到底發生了什麼,怎麼還和中國有大關係?

今天就來聊聊這枚「諾貝爾和平獎」,背後的故事

一,殖民與民主

19世紀西方列強瓜分世界,在各大洲都建立自己的殖民地,離歐洲那麼近的非洲也難倖免

但是當時在非洲,只有兩個國家例外,一個是衣索比亞,一個是賴比瑞亞,來看下圖



圖上是當時歐洲列強瓜分下的非洲,可以看到唯二沒被殖民的國家,就是右邊灰色的衣索比亞

還有個就是左上角的小小的「賴比瑞亞」

但是我們看到「埃塞」的地理位置,他是被兩大殖民地包圍起來的

一個是紅色的英國殖民地,一個是棕色的義大利殖民地

那「埃塞」為什麼可以幸免於難,不被歐洲人殖民呢?

其中一個很重要原因是宗教

埃塞是非洲罕見的老牌基督教國家,很早就信仰基督教了



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一直希望找個國家在非洲對抗伊斯蘭教勢力,而這個國家就被認為是衣索比亞

所以英國人並沒有對「埃塞」下手,而是幫助埃塞,一起對抗伊斯蘭教的入侵

不過後來,么蛾子出在了義大利身上,英國不侵略埃塞,可義大利對埃塞這個肥鴨子覬覦已久



當時義大利占據著埃塞北部的「厄利垂亞」(上圖),而且新統一的義大利政府,敵視歐洲教會,於是為了一個強大的義大利,決定揮軍南下,攻打衣索比亞

這場仗從1890年一直打到,1896年

在一次「阿杜瓦戰役」後,義大利慘敗,埃塞大勝義大利

「阿杜瓦戰役」也是歷史上唯一一場非洲人民戰勝歐洲殖民者的戰役……

(這義大利的戰力,一直是有目共睹的弱啊)

義大利被迫簽署停戰條約

條約規定,埃塞承認義大利對厄利垂亞的占領

義大利則承認埃塞的獨立,並且義大利賠款1000萬里拉

弱雞義大利打不過人家,只好摸摸鼻子賠款認輸

不過義大利人心裡是咽不下這口氣的,我堂堂歐洲強國,怎麼連個非洲國家都打不下來了?



到了1935年,這時候已經瀕臨二戰了,墨索里尼掌控義大利,和納粹眉來眼去

當時埃塞還是那個1890年的埃塞,可義大利已不是那個義大利,至少從武器裝備上來看,法西斯統治下的義大利,比非洲埃塞,強大得多

1936年5月,義大利對埃塞宣戰,在經過幾個月的戰爭後,義大利成功吞併衣索比亞

一直到二戰爆發,隆美爾揮軍北非,後又被蒙哥馬利擊敗,法西斯勢力在非洲節節敗退,埃塞才重新被英美盟軍解放出來



二戰後,美國勢力大舉介入非洲,尤其是衣索比亞

美國出人出錢,準備把埃塞打造成其在非洲的代理人,就像美國戰後扶植日本一樣,日本是美國在東亞的代理人,那埃塞就是在非洲的

美國在埃塞設立了十幾處軍事基地,給埃塞的軍援高達1.5億美元,占當時美國對整個非洲軍援的三分之二

在美國人的教導和援助下,埃塞很快搞出了一支現代化的軍隊

在1950年韓戰爆發後,美國要組建聯合國軍去打朝鮮,埃塞當局首當其衝的宣布,加入美國的聯軍,一起出兵朝鮮



1952年10月31日,美國人指派「衣索比亞軍」,共計1100人,對上甘嶺發動強攻,這顯然是要拿非洲人當炮灰使了

最終在中國軍人的英勇作戰下,埃塞營士兵陣亡121人,受傷536人

可以說一下子就損失了一半戰力

而就在韓戰打的同時,美國也在聯合國運作,將衣索比亞和它北邊的「厄利垂亞」,搞成一個國家

讓衣索比亞和美國一樣,搞聯邦制,讓「埃塞」和「厄立特」成立聯邦,不過這個「聯邦制」的最高領袖,居然是埃塞皇帝……



衣索比亞末代皇帝

後來聯邦制在美國人和埃塞皇帝的同意下,搞起來了,埃塞政府允許「厄立特」有自己的憲法,議會,以及獨立的政府

這就為後來的殘酷屠殺,埋下了隱患

在美國人給建立的聯邦制12年後,也就是1962年,衣索比亞皇帝出爾反爾,宣布還搞什麼聯邦,什麼聯邦不聯邦的

「厄立特」就是埃塞的一個省!是埃塞的一部分!取締「厄立特」的獨立政府,完全聽命於埃塞政府

這一舉動,激起了「厄立特人」的激烈反抗,「厄立特人」立刻成立了「武裝解放陣線」,開始了長達30年的武裝鬥爭



這樣一搞,這個國家,就徹底的陷入了混亂和內戰

到了1974年,衣索比亞軍人發動政變,推翻了埃塞皇帝的統治

不過很多國家都這樣,軍人推翻了皇帝,卻迎來了獨裁者



「門格斯圖」

軍人獨裁者「門格斯圖」開始統治埃塞,並且對於北邊的「厄立特分離勢力給與更殘酷打擊」

之後,有意思的事就發生了

獨裁者人人喊打,埃塞國內很快成立了新武裝力量,「埃塞民主陣線」

這個「埃塞民主陣線」,又和北邊的「厄立特武裝解放陣線」,聯繫上了

兩股軍事力量開始聯合,結盟,他們的目標一致,就是推翻現在的「埃塞獨裁政權」

在經過十幾年的結盟戰鬥後,從1977年到1991年,獨裁者終於被這兩股力量給推翻



這兩方在十幾年的合作中也產生了「戰爭友誼」,「革命感情」

獨裁者倒台,埃塞普天同慶,「埃塞民主陣線」和「厄立特解放陣線」,成立了一個聯合臨時政府

埃塞民主陣線,也兌現承諾,許諾「厄利垂亞」於兩年內舉行全民公投

如果公投通過,厄利垂亞就獨立建國

1993年,厄利垂亞舉行獨立公投,結果是壓倒性的民意決定要獨立,要自己建國

兩個月後,厄利垂亞宣布獨立建國



二,短暫的蜜月與隱憂

最初,「厄利垂亞」和「衣索比亞」這兩個國家相處融洽,畢竟經歷了十幾年的革命感情

但在「兩國蜜月」的背景下,還是潛藏著許多陰影

陰影主要來自於三方面

1,「厄立特」獨立後,「埃塞」立刻變成內陸國



從地圖上我們就能一目了然,埃塞西面沒出海口,東面是索馬利亞,北面是吉布地和「厄利垂亞」

而「厄利垂亞」一直是埃塞唯一的出海口

至於北邊的吉布地,和東邊的索馬利亞,一來不是埃塞領土,二來這兩個國家也窮,即便有出海口,也沒有能供商船停靠的港口

當年,沒有人投資建設港口,光有出海口也沒用

所以,只要「厄立特」一獨立,埃塞就等於徹底喪失了出海口

而我們都知道,一個沒有出海口的國家,是難有未來的

當年沙俄為了一個出海口,不斷發動戰爭戰爭,就是為了搶一個出海口

出海口對一個國家至關重要

沒有出海口,你國家的經濟和軍事,就容易被別人給掌控

2,邊界不清



主權爭議的領土,綠色與紅色部分

「埃塞」和「厄立特」分家時屬於蜜月期,蜜月期那就不想撕破臉,什麼都好說,什麼都說的含含糊糊,不清不楚的

在兩國的邊境大問題上也是如此,兩國沿用義大利殖民時期定下的邊境,但這個邊境很快就引起了紛爭

上圖綠色部分埃塞宣誓主權,但「厄立特」不承認

紅色部分「厄立特」宣誓主權,但埃塞不承認



3,貨幣問題

「厄立特」獨立的時候圖方便,沒有搞自己的貨幣,而是沿用埃塞貨幣,這就造成了一國的貨幣權掌握在別人手上

那你就可以想到這麼一個場景了,埃塞變成了內陸國,要出口什麼東西,尤其是向歐洲出口貨物,肯定走「厄立特」港口

那這個出口問題等於是握在「厄立特」那邊,「厄立特」賺到了豐厚經濟利益

那埃塞呢?就想著我不能讓你白賺那麼多錢,你不是用我埃塞貨幣嘛?那我就多印錢,我多印錢了,你「厄立特」手上的錢不就貶值了嗎?

我埃塞就等於在變相的瓜分你財富了

如此,兩國的經濟矛盾越來越嚴重,兩邊短暫的蜜月期很快變成了相互猜忌和相互仇恨



兩邊你看我不爽,我也看你不爽,而且那時候埃塞和厄立特都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

就這樣了,還要相互咬

終於「厄立特」受不了埃塞的貨幣控制,於1997年發行了自己的貨幣,「納克法」

1998年,「埃厄兩國」戰爭,全面爆發

世界上最窮的兩個國家再度陷入戰爭

這場長時間的戰爭造成兩國生靈塗炭,十幾萬人死於戰火

而從結果來看,較弱小的「厄立特」怎麼可能是埃塞的對手

仗打到2000年6月,埃塞占領了所有「爭議領土」,並且繼續往「厄立特」腹地進軍



此時聯合國跳出來阻止,呼籲雙方停火,在聯合國調停下,雙方大戰沒有了,但埃塞占領的爭議領土一點也沒吐出來

此後這些地方就不斷爆發小規模衝突,甚至還有人道滅絕的慘事發生

「埃厄邊境」也是21世紀以來,全世界最危險,爆發全面戰爭可能性最高的地區



三,和平的真正原因

這次2019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發給了埃塞總理阿比,大家都說阿比為徹底解決「埃厄衝突」,恢復地區和平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

但從更深層的角度來看,幫助該地區和平的,永遠不是某個人,而是一整套的經濟實力提升

我們從一張圖就能看懂,為什麼「埃厄衝突」能得到和平解決



這是衣索比亞十四年來的GDP增長率

可以看到,這十四年來,埃塞基本上都是一個兩位數的快速成長

所有的問題都是經濟問題,經濟問題解決了,那一切都好談

但經濟問題如果不解決,談的再多也是白談

「埃厄衝突」,其根本就是經濟衝突,「厄利垂亞」控制了埃塞的出海口,而埃塞控制著「厄立特」的貨幣

根子在經濟

經濟解決了,衝突自然解決

所以坦率的說,這塊諾貝爾和平獎,不該頒給阿比,而應該頒給中國

阿比2018年才當總理,但埃塞的經濟起飛,是從2004年開始的

而讓衣索比亞經濟起飛的最大因素,也是最關鍵的因素,是來自於中國人的投資和援助



衣索比亞是知名的「東非小中國」

這個「東非小中國」的名號,不是中國人叫的,而是西方媒體給取的

從這個名字你就知道,埃塞的崛起和發展,和中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埃塞的前總統穆拉圖,這老哥的本科、碩士、博士、全是在北京大學讀的



穆拉圖



穆拉圖1977年來中國讀書,可以說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奇蹟的整個過程

他學成回國後參政,2002年當上聯邦議會議長,2013年當上總統

穆拉圖從政的路上深刻借鑑了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也搞起了「衣索比亞版」的改革開放

埃塞的「改開」,三大要素

1,政策寬鬆

2,稅收降低

3,勞動力便宜年輕

做到這三大條件後,各種投資紛涌而至,加上穆拉圖在中國研學多年,與中國關係最密切

中資也不斷進入非洲投資,雙方一拍即合,迅速加大在埃塞的合作



中國資本湧入衣索比亞,就像當年西方資本湧入中國一樣

除了增加國家影響力,投資非洲外,也不斷提高埃塞的GDP以及國民生活水平

發展,才是硬道理

國家不發展,光搞內鬥,誰都沒好日子過

埃塞前總統從中國學到了真諦

衣索比亞也是中國在非洲最重要的夥伴

上面講到的,埃塞的核心問題是沒有了出海口

中國人來了,投資埃塞,還幫助修建了著名的「亞吉鐵路」



這個「亞吉鐵路」,從埃塞的首都「亞的斯亞貝巴」,一路直接通到「吉布地」的出海港

亞吉鐵路全長751.7公里,共設置45個車站,由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組織施工,用的是全套的「中國製造」

是中國企業在海外建設的第一條全產業鏈「走出去」的鐵路

亞吉鐵路建成後,吉布地至亞的斯亞貝巴的運輸時間將從公路運輸的7天降至10個小時



吉布地港

過去埃塞只能從「厄利垂亞」那出海,因為只有那裡有港口

而中國投資建設的亞吉鐵路時,也同步建設了東非重要港口,吉布地港

這個巨大改變,讓埃塞不用再從「厄利垂亞」爭出海口,就能從吉布地獲得一個出海口

不是誇張,從「埃厄衝突」的根源來看,光中國為埃塞修建的這條「亞吉鐵路」,就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埃厄」的核心矛盾

光一條「亞吉鐵路」,就應該把諾貝爾和平獎頒發給「中國中鐵」

這不是在開玩笑



從硬體到軟體,亞吉鐵路全套「中國製造」

中國人為埃塞的和平事業所做的巨大貢獻,還不止於此

埃塞首都的輕軌是中國投資的,埃塞國內的六車道環城高速公路,是中國投資的



修建中的「復興大壩」

埃塞國內最大的水壩,「復興大壩」,是中國投資的,它是全非洲最大的水力發電壩

復興大壩建成後,將直接讓埃塞的總發電量,提高四倍

當交通,電力,水力等基礎設施都配套齊備後,大量的中資工業園,也跟著進入衣索比亞

在埃塞全境,目前有400個金額在40億美元以上的中國投資項目在運作

中國公司投資的製造業,紡織品,服裝業等「中國產業園」,已經是埃塞經濟發展的名片了



中國在衣索比亞,目前有重要的六大工業園

東方工業園

阿瓦薩工業園

巴赫達爾工業園

埃塞ARERTI工業園

克林圖工業園

華堅國際輕工業園



現在的衣索比亞,其實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翻版

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外國設備,外國技術,中國工人,在工業園裡生產出的商品再賣到全世界

而今中國設備,中國技術,埃塞工人,在中國工業園裡生產出的商品再賣向世界各地

有什麼區別呢?

沒有人是傻子,中國投資,也必然為了自身利益,同時也互利互惠正處於發展初期的衣索比亞



2019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埃塞總理「阿比·艾哈邁德·阿里」

主動將埃塞占領的邊境小鎮交還給「厄利垂亞」,然後重建兩國外交關係,開放電信,公路和航空

最後簽訂了《埃厄和平友誼聯合宣言》

但其緩和與化解「埃厄衝突」的底氣,來自於衣索比亞自身快速而強勁的經濟發展

來自於亞吉鐵路的建立,埃塞不需要像以前一樣,必須從「厄立特」討個出海口

更來自於中國的援助和投資,讓埃塞擺脫了過去那個一窮二白的貧苦國家,埃塞國內民心思變,一邊倒的傾向於和平解決問題,著力發展經濟



「衣索比亞」和「厄利垂亞」的和平,幕後的真正推手是中國

如果真要頒發諾貝爾和平獎的話,獲獎者也應該是中國

但諾貝爾獎講白了還是個西方獎項,西方對於中國投資非洲的態度始終是質疑和恐懼

他們即便知道,是中國幫助埃塞走上了和平發展之路,也絕不會頒個諾貝爾獎來肯定中國的貢獻

但我們中國人自己應該知道這裡面的歷史

沒有中國的貢獻,「埃厄」絕不可能和平

沒有中國的貢獻,「阿比」也絕不可能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_8Yi620BMH2_cNUgR4o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