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傳統工筆中來,創作獨有的新水墨工筆

2019-12-16   紅鯉魚文化



「我始終堅持中國畫是讓我開心的一件事情,我把生活中煩惱通過這種媒介進行調節,所以興趣是克服困難的方法之一。」



畫畫之於葉芃,就像我們每天吃飯睡覺一樣不可或缺,畫畫已然成為葉芃生命中的一部分。




葉芃:1973年7月出生,浙江省開化人,1993年畢業於浙江師範大學美術系,2003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師從江宏偉教授,201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獲博士學位,師從郭怡孮教授。2003至2016任教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導師,2016年任教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中央美術學院上海校友會秘書長。



葉芃來自浙江的山城,樸素平實的氣質使得他比許多同齡人更具耐心與韌性,在日常研究中對待古典藝術有著更多的誠意。同時這種性情也使他更具獨立思考的意識。



葉芃的最大特點在於對於每一張作品都根據題材和意境的不同採取相應的表現語言表現,而不是一味的套用圖式。在現當代的中國畫創作領域裡,葉芃的繪畫極具有個人特色,他從中國傳統工筆中來,一路探索自己獨有的新水墨藝術風格。



在經歷技與藝的磨礪後,他以嫻熟的中國式繪畫語言表達出強烈的個人觀念,並逐步在傳統技法之上建構出新的形式語言與當代觀念。作品雖然呈現出千差萬別的面貌,但在精神氣質和意境狀態上都較為統一,能體現葉芃的大度、質樸和寧靜。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我不斷學習,不斷吸取浙江,江蘇,上海,北京這幾個重要的中國畫學院的思想,然後改變自己的想法感悟,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他在浙江學到繪畫「真」的表達以及技法的嚴謹和洒脫,在江蘇學到文人畫的文脈與自我個性的自由傳達,在上海學到了形式美感、色彩的現代傳達,在北京感受京城氣度和中原文化的大氣。



葉芃根據玄幻小說里大空間套小空間類似俄羅斯套娃式的空間設想,選用了中國的透視觀與西方的照相透視觀兩者並置在同一的空間當中,在這樣的一個空間當中兩者互不干擾,依照任何一種透視觀去看待另一種都能夠造成新穎奇特的視覺感受。



在這樣的空間下,位於兩種透視觀的中心主體所處的位置就形成視覺衝擊點,成為繪畫主體的絕佳位置,也就是畫眼。對於畫面主體的表現刻意體現中國繪畫的平面化造型。在焦點透視、散點透視、平面造型三種不同的透視法,套疊在一起,更能夠引導觀看者的思維。



為了更明確的點出主題,畫面主體大都以具有文化符號意義的事物,比如荷花、假山石等為主體。荷花、假山石代表了中國傳統精神尤其是「三教合一」後生髮的審美理想,以及中國文化對於宇宙核心:時空和「虛無」的禪思和理解,也是葉芃之前創作的菩提心系列藝術思想的延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