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鈣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媽媽們對補鈣似乎有種天然的執著,也許是我們這一代及以上的長輩們小時候因為食物攝入有限大多鈣元素攝入不足的原因吧。
但就如今而言,寶寶們大多是不需要額外補鈣的。
如果寶寶有以下反應並不一定是缺鈣:
1、枕禿
寶寶枕禿並不一定是缺鈣。事實上大多數寶寶都會出現枕禿,這主要是寶寶頭部出汗,反覆轉頭與枕頭摩擦引起。
2、囟門閉合時間晚
嬰幼兒前囟門一般在18-24個月完全閉合,有個別嬰幼兒會於兩歲後才閉合,與缺鈣並沒有直接關係。但如果孩子缺乏維生素 D 的話有可能引起佝僂病,從而導致閉合延遲。
3、手指倒刺多
寶寶手指長倒刺是因為寶寶長時間吃手指,皮膚乾燥引起,與缺鈣基本沒有關係。可以減少寶寶吃手,或在手指上塗抹天然的松達山茶油霜減少這一情況發生。
4、出汗多
寶寶出汗多主要是由於皮膚氣溫調節能力差,汗腺發育不完善造成,寶寶睡覺、活動後出汗多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與缺鈣沒有太大的關聯。
當然如果寶寶缺鈣的話,也會引起睡眠不安、體弱、盜汗、O型腿、骨骼發育不良等現象,因此孩子缺不缺鈣你心裡要有譜。
有以下4種行為的孩子需要補充鈣:
1、喝牛奶少於200ml每天
奶製品是兒童鈣攝入的主要來源,寶寶每天需要的鈣元素有一半兒都來自於奶製品。
2、經常喝碳酸飲料和甜飲料
寶寶的胃容量是有限的,經常喝飲料的寶寶大多沒有太多的胃口去正常吃飯、喝牛奶,不僅鈣元素,其他營養元素也難滿足身體需求。
3、每天曬太陽時間少
陽光中的紫外線能促進皮膚合成維生素D,有利於體內鈣元素吸收,對嬰兒軟骨病、佝僂病等都有預防作用。如果因為某種原因寶寶沒辦法每天曬足太陽,則需要適當補充維生素D。
4、運動量少
運動能使寶寶食慾增強,促進腸胃蠕動和增進消化功能,從而提高鈣等元素的吸收率,並促進骨骼鈣化,減少鈣質流失。
常見食物中的鈣含量分別為多少?
肉類:
100克瘦牛肉,含鈣量9毫克; 100克瘦豬肉,含鈣量6毫克;100ml骨頭湯,含鈣量2-4毫克;
魚蝦:
100克鯽魚,含鈣量79毫克;100克草魚,含鈣量38毫克;100克鯉魚,含鈣量50毫克;100克蝦皮,含鈣量991毫克;
奶、豆製品:
100克牛奶,含鈣量104毫克;100克酸奶,含鈣量118毫克;100克全脂奶粉,含鈣量676毫克;100克黑豆,含鈣量224毫克;100ml豆漿,含鈣量10毫克;
蔬菜類:
100克芹菜莖,含鈣量80毫克;100克油菜心,含鈣量156毫克;100克小白菜,含鈣量90毫克;
如果給孩子補鈣,骨頭湯、豆漿、瘦肉類不可取,還不如吃盤小青菜。
如何給孩子補鈣?
對於1-3歲的寶寶,家長這麼做,可以保證孩子不缺鈣。
1、多喝奶製品,每天至少300糜爛牛奶,如果孩子不願喝牛奶可以用酸奶、奶類、奶粉代替;
2、飲食均衡,晚餐、晚餐給都應保障孩子有一盤青菜;雞肉、牛肉含鈣量較低,可以適當給孩子吃些海魚、蝦等含鈣量較高的食物。
3、保證孩子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曬太陽時儘量避免烈日直曬,避免隔著玻璃曬。可以選擇在上午9-10點,下午4-5點的太陽光不是很強烈的時候出來活動。
4、如果孩子不能每天曬足太陽,可適當補充維生素D。
5、如果食補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鈣劑,效果會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