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超精細吃住行攻略!收藏點起來

2019-06-10     Hi驢友

話說揚州

"揚一益二",曾經的揚州因著鹽業,可謂是富甲一方。如今別說是放眼整個中國,僅僅是放在江蘇一省,揚州都是頗不起眼一小城。上一期雞條就是在揚州錄製的,從節目上也看到了揚州非常出名的幾大景點,東關街、瘦西湖等,那麼今天小編就再來分享一份揚州的吃住行全攻略,去探訪這個高顏值的地方吧!

說起揚州的氣質,的確是溫婉型的。揚州很平和,從不苛責自己,她很愛美,但美得很有人氣兒,不是高高在上需要人去仰視的那種美。美得很是舒服,讓你覺得這種程度剛剛好,這便是揚州了。

文化、經濟中心的轉移,讓揚州漸漸遠離了繁華,步入沉寂。也正是有了這段沉寂,才使古城和古建得以良好保護和修復,文化、技藝、飲食都有了復興的根本,現在的揚州,沒了全盛時期的繁華和風雅,也少了沒落時期的小氣、虛氣和潑皮破落戶氣。揚州廣陵區是江浙一帶保留最為完整的成片老城,仍是觸摸時光的最佳選擇。

揚州城很小,驅車一個多小時,可以繞揚州城一圈;揚州城很大,吃、住、玩三天,走不出方圓兩公里!便利,悠然,實惠,正是小長假的好去處!

來揚州遊玩,三月最好,也就是煙花三月下揚州。但也是最忙的季節,客房翻番、吃加價、停車費雙倍,關鍵是人流量翻了數倍!那份情調、那份感覺也少了許多!

旺季時間:4月1日---5月30日;9月1日---10月31日。

此時間段執行旺季消費標準,有閒人可以避開這個時段。

當然,要想玩的痛快、吃的開心,還是要當地人領著最好了,哈哈!

關於揚州的吃

在揚州,胖子是可以被原諒的!

從前魯迅在北京愛去的南味齋,就是地道揚州館子,可見揚州菜是南味的代表。揚州的館子和茶樓,都有好聽的名字,富春、冶春、共和春是三茶樓的代表(也有富春、冶春、錦春、共和春一說,稱之為維揚四春),館子有獅子樓、菜根香、九爐分座、毛牌樓……;現如今,維揚菜做得地道一些的還有玉玲瓏、盛宴、八分飽,其中原先在汶河南路上的八分飽,曾經是我接待外地朋友必去的地方,可惜,因為場租到期,房東收回。剩下的一家在三盛商業中心,但環境、菜式,卻吃不出原來的感覺了!

揚州是大鹽商的底子,揚州廚子以鹽商家庖最出色,每家家廚都有絕技。揚州廚子厲害在於能用最普通的食材,做出絕妙的菜肴。家廚不再,傳統卻留了下來。揚州菜做工精細,不甜不咸,口味南北皆宜,使其傳播最為廣泛。揚州廚師刀工尤其出色,《舌尖2》中的大斬葵花肉(獅子頭)、文思豆腐,雪花鰣魚、還有三套鴨和脫骨魚,都是暗藏刀法的傳家菜肴。

美食推薦

富春茶社

富春茶社的老店,藏在老城區的國慶路上的一條小巷裡。

導航地址:國慶路勝橋街路35號,6:30就開始營業了!國慶路是單行道,跟著導航走沒錯!

富春茶社是一座聞名中外的老店。1885年始為富春花局,由茶座起家,歷經百年,形成了花、茶、點、菜、結合,色、香、味、形俱佳,閒、靜、雅、適取勝的特色。它是淮揚菜點的正宗代表。

雖然一直有本地的小夥伴在說這個地方可能沒有傳聞的那麼好,但是小編還是覺得,作為遊客嘗嘗鮮是無妨的!

聞名遐邇的"魁龍珠"是富春茶社摸索出的一種茶葉選配窨制的特殊配方。"魁龍珠"是用安徽的魁針、浙江的龍井和揚州的珠蘭,按一定的比例選配窨制。這種茶有龍井的味,珠蘭的香,魁針的色,泡上一杯,色濃,味美,而且耐泡。能連沖四次,也不減色。由於這種茶來自三個省份,故又稱"魁龍珠"為"三省茶"。

平時吃早茶,都喜歡自帶茶葉。而到了富春,特意點了杯魁龍珠茶!

朱自清在《說揚州》里寫道:燙乾絲先將一大塊方的豆腐乾飛快地切成薄片,再切為細絲,放在小碗里用開水一澆,乾絲便熟了,潷去水,堆成圓錐似的,再倒上麻醬油,擱一撮蝦米和干筍絲尖兒就成,燙乾絲就是清的好,不妨礙你吃別的。

千層油糕、翡翠燒麥是"揚州雙絕"。

包子以餡心多樣、製作精細、皮餡相宜、突出時令而聞名,特別是"三丁包"號稱天下一絕!

各色酥點!

相對於老店,地理位置適中,環境寬敞、明亮,食材還是一樣的。

除了老店,富春也開了六家分店。要說感覺好的,就數位於御碼頭附近,與冶春總店隔路相望的御碼頭店了。這裡原來是老冶春,後來是綠楊邨茶社,現在被富春"收購",讓食客們有了更多的選擇。

透過富春茶社的落地玻璃窗,可以看到隔路相望的冶春茶社。

冶春茶社

冶春茶社雖小,卻有兩百年以上的歷史,前身是著名"香影廊"與"慶升茶社"。據李斗《揚州畫舫錄》記載:"市郊酒肆,自醉白園始,康熙間如野園、冶春社、七賢居、且停車之類,皆在紅橋。"北郊百年茶肆,大多隨歲月消逝,如今只剩下冶春茶社一家了。

民國初年,豐樂下街"餐英別墅"主人、著名園藝家余繼之在自己住宅東開設茶社,出售點心,飯菜,兼營花木,稱為"冶春花社"。"香影廊"系孫天今四代相傳,旁邊是孫天今妻弟馬金科所開"慶升茶社",出售蟹黃湯包、大煮乾絲、淮揚細點,經營很有特色。

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在"揚州的夏日"一文中寫道:"北門外一帶,叫做下街,茶館最多,往往一面臨河,船行過時,茶客和乘客可以隨便招呼說話,船上人若高興時,也可以向茶館中要壺茶或一兩種小點心,在河中唱著、吃著、談著,回來時再將茶壺和所謂小籠連價款一併交給茶館中人。"指的就是冶春茶社。隨著時間變遷,香影廓四世主人沒落,後繼無人,兩茶社均歸馬金科之子馬正良經營。公私合營後,冶春花社,慶升茶社和香影廊合併為"冶春茶社"。

冶春茶社的風頭已經蓋過了富春,在揚州開有多家分店。但環境最好、最有早茶氣氛的還數這家位於御碼頭的總店。

茶社足足占據了老護城河近800米長的河岸。

在這樣的早晨、這樣的環境,吃的不是早茶,是悠閒、是文化!

這個拼盤,只有在雅座里才有。不過,除非是必要的場面上的客人,我是寧可去堂吃,那才有吃早茶的感覺!

來揚州不能不吃蟹黃湯包。冶春的蟹黃湯汁比較濃厚,色澤金黃。湯汁吸得差不多了的時候,在薄薄的麵皮上撕開一個口子,剩餘的金色濃湯便徐徐滲了出來。看得見的蘸滿蟹粉的肉,肉香四溢。

冶春的蒸餃、松子燒麥、三丁包,還是不錯的!(記住,不要點五丁包,傳統的應該就是三丁包,五丁不過是後來的虛頭,價格也美麗!)

當御碼頭店人滿為患時,不妨移步到冶春的其它分店。基本上,風景優美的景區邊上,都有冶春茶社的分店。瘦西 湖南 、西、北三個大門口都有冶春分店,這裡是位於北門的鑒真廣場上的 平山 堂分店。

因為食材都是總店統一配送,口感都差不多,分店唯一不好的是,有的點心不給單點,只論籠或套餐!

皮包水茶社

皮包水茶社位於東關街風景區,車子要停在景區外,步行進去。

推薦這裡的原因是:除了可以吃到地道的揚州早點外,還可以邊吃邊欣賞揚州評話!

這裡的消費是平民化的,餐具也是地道的粗瓷,更接地氣!

蓋碗茶,在富春、冶春里可享受不到哦(雅座除外)

不是招待客人,就不用按照套路來了。點上幾種面點,一盤燙乾絲,再來一壺茶,足矣!

說書人是楊明坤老先生。當然,只有老揚州人才熟悉了。但是要是說起《舌尖上的中國.揚州篇》就知道了:楊明坤就是那位在家中做維揚菜招待徒弟的老先生!一邊喝茶,一邊吃乾絲和包子,一邊聽說書,這日子不錯吧!老揚州人的樂趣就在這閒情逸緻之中了。

Tips:

想要聽書,可要早些哦!一般是上午8:30開始,9:30結束。據說下午、晚上也有,但不如早茶時間來得那麼原汁原味!

東園小館

近幾年擴張最厲害的茶社,遍布揚州市區!

位於宋夾城休閒公園裡的東園小館!由於地處公園內,人流量嚴重不足,但環境卻是沒說的了!

共和春

共和春,百年老字號的早餐店,價廉物美!自從謝霆鋒推薦過加上它上了大眾點評黑珍珠推薦,現在生意超好。

蝦子餃面是共和春的招牌面點,5.5元,良心價格!

更多的揚州人早茶是方便快捷的干拌面,外帶煎雞蛋、豆漿!

講究一些的,再點上一碗腰花湯!

干拌面、腰花湯、煎雞蛋是上班一族白領的早餐標配,做的最好的數位於維揚路上的"老虎麵館",當然,價格也很"老虎",比一般早餐店貴20%!

獅子樓

招牌菜:文思豆腐羹、招牌獅子頭。

獅子樓的炒軟兜!淮揚菜中最負盛名的一道菜,以黃鱔為材料,之所以叫炒軟兜,是因為古人捕黃鱔的時候用軟兜裝著而得名。其味醬汁濃郁,油而不膩。

鹽水鵝,是揚州的特色美食!茶樓、飯店都可以點。最好吃的還是要當地人去固定的幾個地方買!

吃之林林總總

除了上面介紹的富春、冶春、皮包水外,還有錦春:泰州路70號(東關街附近),菜包子是招牌!

大明寺素食坊:文匯東路180號。個人非常喜歡的一家素食店。

花園茶樓:出彩的是豆腐皮包子。

玉玲瓏:小黃魚燒豆腐、蟹粉 獅子 頭;

怡園飯店:吃住皆宜,早茶也不錯,本地人居多!早茶推薦:蒸餃、三丁包;

八分飽:以前揚州市區有兩家,仙鶴寺店因場租到期,已經撤場,只有三盛廣場店了!其招牌菜是:金絲排骨、香茅草烤黃魚、豆花魚;

盛宴:木桶魚湯牛腩肉、清蒸 獅子 頭、 龍井炒蝦仁;

食為天:麻香鴨掌、極品大煮乾絲;這家啊,家庭宴請很熱門的店!

差點忘了,還有大名鼎鼎的揚州炒飯

據說最原始的揚州炒飯其實就是雞蛋炒飯。也叫做碎金飯。隋煬帝巡遊揚州時將"碎金飯"傳入揚州,也就成了有關揚州炒飯最早的記載。有 揚州炒飯,還有這樣一個故事。當時乾隆南巡,微服私訪行至揚州近郊,飢不擇食。因午時已過,隨從好不容易才找到一戶清貧農家,卻只剩了一些前天的米飯。於是,農戶從雞窩裡取出兩隻剛下的雞蛋,草草地做了一碗蛋炒飯。也不知是乾隆爺平時山珍海味吃多了,還是由於饑渴難耐,這碗飯吃得有滋有味、稱心如意,便問侍從:這等人間美食叫什麼?隨從隨口應道,這是" 揚州炒飯",並把飯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乾隆。乾隆讚美揚州百姓廚藝的同時,也深深地感嘆揚州人生活的節儉。從此," 揚州炒飯"名聲大振,一直延襲至今。

再後來人們喜歡用米飯加雞蛋,加蝦仁。再後來人們又喜歡用米飯加雞蛋,加蝦仁和各種果蔬粒。每家飯店都可以做炒飯,區別在於用料、口感罷了。最有名的一家,應該是在淮海路上的"三香碎金的揚州炒飯"

揚州游什麼?

揚州有收費景點25家,具有代表性的有瘦西湖、個園、何園、大明寺、盧氏鹽商等;

開放式的景點有東關街、皮市街、宋夾城遺址公園等等。

行程推薦

如果僅僅停留一兩天的話,建議行程如下。

第一天:

早晨:冶春早茶,然後游瘦西湖、出瘦西湖北門,游平山堂(中途可以補充能量,稍事休息。周邊還有觀音山、唐城遺址等景點)一共6—7小時、下晚可以早些結束回酒店,收拾一下,解決晚餐或直接逛東關街,東關街上各種小吃琳琅滿目,邊逛邊吃!

第二天:

早晨,可以嘗試當地人的早餐,來一碗干拌面,配一碗腰花湯或其他各種湯,或者乾脆來一碗免費豆漿!

上午:遊覽個園或何園

下午:隨意選擇一條線路,遊覽古街巷;

晚上:選擇一家餐廳,慢慢品嘗維揚風味的菜肴。

門票:建議購買"揚州旅遊休閒卡"A卡,每張238元。7家收費景點,全年無限暢遊!

如果是三天的行程就看下面這個哦

Day 1 何園+皮市街+東關街+彩衣街+文昌閣

Day 2 瘦西湖+大明寺+小秦淮河+京杭大運河

Day 3 汪氏小苑+街南書屋十二景+個園

綠色小紙條

Tips:

揚州的各個景區門口,都有這樣的綠色小紙條,為遊人提供便利的導遊提示。

第一勝景瘦西湖

瘦西湖原名保障河,又名長春河。其規模最盛時期為清乾隆年間。由於康熙、乾隆兩朝皇帝的屢次南巡,揚州鹽商在沿河兩岸爭地構園,形成了"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的勝景。湖上園林有"園林之盛,甲於天下"之譽,最盛時期有二十四景著稱於世。目前,瘦西湖主要分為14大景點,包括五亭橋、二十四橋、荷花池、釣魚台等。

"瘦西湖"之名最早見於文獻記載為清初吳綺《揚州鼓吹詞序》:"城北一水通 平山 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乾隆元年,錢塘詩人汪沆慕名來到揚州,在飽覽了這裡的美景後,與家鄉的西湖作比較,賦詩道:"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

1988年瘦西湖被國務院列為"具有重要歷史文化遺產和揚州園林特色的國家重點名勝區"。2010年被授予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遊玩瘦西湖分為兩種玩法。一是精華游,從南門進,西門出,大概需要1.5--2小時。包括徐園、 小金 山、釣 魚台 、五亭橋、白塔、鳧莊、春熙台、二十四橋等主要景點;二是全程游,大概需要3.5--4小時。從南門進北門出或相反方向遊玩。

徐園是一處始建於清代的 中國 古代園林建築,位於瘦西湖長堤春柳北端,原清初韓園桃花塢故址。"徐園"作為瘦西湖的屏風,使景區由序幕拉開,進入高潮,構園手法十分高超。

這是遊覽瘦西湖唯一一處需要折返的景點。釣 魚台 原名吹台,為揚州漢代已有的園林名稱,是吹奏絲竹管弦之地。82年劉海粟老先生暢遊瘦西湖,游至吹台,聽說乾隆皇帝曾於此垂釣,故根據典故,為此處改名釣 魚台 ,並留下墨寶,從此以後,瘦西湖將吹台改名釣 魚台 。

在瘦西 湖北 岸,有一最佳拍攝點,可以將五亭橋、白塔盡收眼底。

五亭橋,瘦西湖的坐標建築。因五座亭子從空中看,貌似蓮花,故又稱蓮花橋。

鳧莊,位於瘦西湖公園內白塔腳下的一個小小的島嶼,位於五亭橋東側,因在汀嶼之上,似野鴨浮水,故名。在鳧莊品茶,可是人間不可多得的享受,堪稱瘦西湖中的 蓬萊 仙境。

風和日麗的時候,還有魚鷹抓魚表演。

白塔。傳說乾隆到揚州游瘦西湖,說這兒好似 南海 瓊島,可惜無塔。揚州鹽商連夜用鹽袋堆成一座仿 北京 北海 的白塔,次日乾隆再游瘦西湖,嘆說:揚州鹽商財力之偉大。事後,鹽商依此形重建了一座真正的白塔。白塔秀麗挺拔、卓然不凡,為瘦西湖一道美麗的風景。

關於二十四橋,有好幾種說法。但最可靠的說法是:該橋長24米,寬2.4米,欄柱24根,台級24層,處處都與二十四對應。"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 江南 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這首詩已流傳了一千多年,可謂婦孺皆知。詩因橋而詠出,橋因詩而聞名。

冬日雪後的二十四橋,別有一番韻味!

萬花園中的花廊

錦泉花嶼景區

瘦西 湖北 大門

鑒真故里大明寺

出了瘦西湖北 門,就是大明寺。大明寺因初建於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457—464年)而得名。1500餘年來,寺名多有變化,如隋代稱"棲靈寺"、"西寺",唐末稱"秤平"等。清代,因諱"大明"二字,一度沿稱"棲靈寺",乾隆三十年皇帝親筆題書"敕題法凈寺"。1980年,大明寺恢復原名。

站在瘦西 湖北 門停車場,可以看到,位於蜀崗之上的大明寺棲靈塔與觀音山,塔借山勢,相得映彰!北宋時揚州屬 淮南 東路管轄。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轍(字子由)與大詩人秦觀(字少游)暢遊 平山 堂,二人作詩唱和。"淮東第一觀",是北宋詩人秦少游的詩句。 自此大明寺平山堂之景以淮東第一觀而聞名天下 。

張又新《煎茶水記》中,根據茶聖陸羽所說,把江淮最宜於烹茶的水分為七等,揚子江南零水第一, 無錫 惠山寺石水第二, 蘇州虎丘寺石水第三, 丹陽縣觀音寺水第四,吳淞江水第六,淮水最下第七。而大明寺的泉水排第五。

走過這道"仙人舊館"的院門,就是 大名 鼎鼎的 平山 堂。

平山堂位於揚州大明寺內。始建於宋仁宗慶曆八年(1048年),當時任揚州太守的歐陽修,極賞這裡的清幽古樸,於此築堂。坐此堂上, 江南 諸山,歷歷在目,似與堂平, 平山 堂因而得名。 平山堂是專供士大夫、文人吟詩作賦的場所。

鑒真紀念堂是為紀念唐朝律學高僧鑒真而建。1963年,鑒真圓寂1200周年,中日雙方商定,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我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和 日本 佛教首領大谷瑩潤分別代表兩國鑒真紀念委員會,商定在大明寺內建造紀念堂,1973年動工,1974年竣工。

棲靈塔並非古塔。建於隋朝的棲靈塔毀於唐代(843年左右),如今的棲靈塔重建於上世紀末。1980年鑒真大師塑像回揚州"探親"時,倡議重建棲靈塔。大明寺的僧人們省吃儉用,同時向社會募集資金。歷時十餘年,募資近千萬,1994年,消失了千年之後的唐代方塔,重新巍然屹立在大明寺旁。

揚州園林代表 -- 個園、何園

揚州 以園亭勝,園亭以疊石勝。揚州的園亭以個園和何園領銜,何園中船廳、鏡花水月片石山房,個園的宜雨軒、春夏秋冬山等等都值得細細品鑑,其他園亭也都各得主人之意趣。

清代揚州的鹽商開始營造園林,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優秀的古典園林,其中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藝術價值的,要算坐落在古城北隅的"個園"了。

個園由兩淮鹽業商總黃至筠建於清嘉慶23年(公元1818年)。1988年個園被國務院授予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個園

個園是以竹石取勝,連園名中的"個"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邊,應合了庭園裡各色竹子,主人的情趣和心智都在裡面了。

個園雖不大,但處處體現出造園者的匠心獨具,值得一提的是個園的疊石藝術,採用分峰用石的手法,運用不同石料堆疊而成"春、夏、秋、冬"四景。

何園

何園,又名"寄嘯山莊",是一處始建於清代中期的漢族古典園林建築,被譽為"晚清第一園"。何園裡蘊藏著四個"天下第一":天下第一廊、天下第一亭、天下第一山、天下第一窗!

何園由清光緒年間何芷舠所造,其中,片石山房系石濤大師疊山作品,堪稱人間孤本。其原址為乾隆年間古園,名雙槐園。

"天下第一亭"指的是以水池居中的西園池中央的水心亭。水心亭是一座 中國 僅有的水上戲台。在上面輕歌曼舞,可以巧妙的藉助水面與走廊的回聲,起到增強音響的共鳴效果。

復道迴廊上的花窗被稱為"天下第一窗"。造型闊大,氣宇軒昂,繞廊賞景,步移景異,是園林花窗中罕見的極品。

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東關街

東關街是揚州城裡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條老街,是 中國 十大歷史文化名街。它 東至 古運河邊,西至國慶路,全長1122米,原街道路面為長條板石鋪設 。不僅是揚州水陸交通要道,而且是商業、手工業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華、商家林立,行當俱全,生意 興隆 。陸陳行、油米坊、鮮魚行、八鮮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

唐代揚州是國際性大都市,是海上、陸地絲綢之路的交匯處。東關的碼頭上停泊著許多波斯、大食、 日本 、 韓國 的商船。如今,古運河已經成為揚州城的內河,成為揚州古運河水上遊覽線。

因京杭大運河而興起的揚州城有眾多渡口。東關渡口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座。渡口臨近揚州城東城門和當年最繁華的城市幹道東關街。

東關城樓下就是東門遺址,如今,這些揚州城留下的殘垣斷壁和綿延的城牆遺址,都靜靜地沉睡在鋼化玻璃的保護之下,上面長滿了青苔綠草。東門遺址目前主要發掘出的有南宋初期的瓮城、便門、露道、城壕等遺蹟,以及北宋的出城露道等。

正對著東門城樓的地方,就是東關古渡!昔日,這條外依運河、內連城區的通衢大道,成為商貿往來和文化交流集聚地。

中國化妝品的鼻祖----戴春林香粉的招牌!

宋夾城考古遺址公園

來揚州旅遊一般必去瘦西湖、個園等景點。現在有了新選擇,免費的4A景點—宋夾城公園一樣可與領略揚州的美麗。揚州宋代有"一地三城"之說,分別為宋 大城 、宋夾城、寶祐城。而宋夾城在寶祐城和宋 大城 之間,呈南部略偏東、北部略偏西的狹長方形,至今已有近800多年歷史,雖然後來經歷戰亂等歷史因素影響,但城池地貌特徵依稀可見。如今的宋夾城考古遺址公園就是在原址上復建的。建園初期短暫收過門票。政府為了擴大旅遊影響,施惠廣大市民,在原來基礎上建立了籃球、足球、網球等體育設施。免費向市民遊客開放。

公園三面環水,水面占總面積三分之一。四面都有城門,南門是主要入口。遍地綠色樹木,健身步道蜿蜒在其中,夏日也不覺炎熱。

開放四年來,宋夾城體育休閒公園每天都吸引成千上萬的市 民和 遊客,成為揚州人氣最旺的區域,是市民心中"健身後花園"。僅去年,前來宋夾城健身運動的市 民和 遊客就達100多萬人次。

宋夾城分東西南北四個門,其中北門臨水。

雙峰雲棧

位於蜀崗東峰與觀音山之間的"雙峰雲棧"景區。

觀音山

與大明寺、平山堂、瘦西湖融為一體的佛教名山---觀音山。

南宋瓮城門

石塔菜場邊的歷史遺蹟:南宋瓮城門。

小巷

揚州城巷連巷,巷通巷,大巷裡面套小巷。重門疊院的古宅舊館藏秀於幽深的古城街巷之中,古巷串起了名人名居、名勝名園,串起了淮 揚美 食、維揚工藝,也串起了揚州城的輝煌歷史、萬種風情——揚州小巷,猶如一幅典雅清秀的市井風俗畫。他們又不單單是小巷,他們記載著一段段歷史,一樁樁韻事。單是看看巷名就很有趣味:益(一)人巷,二郎廟, 三義 閣,四望亭……萬壽觀。從一到萬,一應俱全。小巷探秘之趣,走一走你就知道了~~

揚州的交通

揚州很小,景區很集中、緊湊。所以,在揚州遊玩,交通就很方便了!一是自駕,除了最繁忙的煙花三月,平時各景點的停車場都比較寬裕,可以輕鬆停放車輛。特別是瘦西湖景區,有東南 西北 四個門,北門、東門,可提供上千輛車輛的停放!二是公共運輸。揚州城有東南 西北 中7大旅遊集散中心,提供直達景區的旅遊大巴。在景區的中心地帶,有專門的木質裝飾的觀光巴士,五元一人,全天有效!三是各種共享單車,還有電動的!當然,適合年輕人、單身遊客。還有揚州特有的黃馬甲人力三輪車!

Tips:

如果帶著老人、小孩,自駕,當然是最方便了!

揚州住哪裡?

揚州有大小酒店、民宿近2000家,高中低檔,可以滿足各種層次的需要,當然,前提是避開高峰旺季!周末的房價比平日要貴些。有車的朋友可以住的離市區遠些,相對性價比會高些!我曾經有過遠方的朋友在旺季來揚州時,住到隔江相望的鎮江的經歷!

距瘦西湖1公里左右的酒店:

瘦西湖溫泉度假村

揚州涵田匯金度假酒店

揚州中集格蘭雲天大酒店

畫舫風情酒店

二十四橋賓館

桔子水晶酒店

揚州賓館

如家、格林豪泰酒店、莫泰酒店等等

結語

揚州真的是小編非常喜歡的一個地方了,每隔一陣子都要把它拿出來在提一遍,主要是這裡好吃的太多,好看的太美,讓人流連忘返。關注我,一個愛吃愛玩的旅遊小編,如果你有需要的攻略路線,歡迎私密我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Zd8p_2sBmyVoG_1ZBK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