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景嘯塵)2月5日,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文件指出,2020年工作要聚焦集中力量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這兩大重點任務。而就在同一天,北京市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領導小組舉行會議,針對北京對口援助的地區,要堅持首善標準高質量完成任務,把作風頑強、能打硬仗幹部人才壓到扶貧一線去。據介紹,目前還有內蒙古、河北、新疆等地8萬左右貧困人口沒有脫貧,已脫貧摘帽地區防止返貧的任務也很重,需要精準分類施策。
一號文件指出,目前脫貧攻堅已取得決定性成就,絕大多數貧困人口已經脫貧,現在到了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階段。要瞄準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集中發力,補短板、狠抓政策落實。北京扶貧支援辦相關負責人向新京報記者介紹,在北京的對口幫扶地區中,內蒙古自治區還剩1.5萬貧困人口,因病致貧比重大,今年要在健康扶貧上下功夫。河北「張承保」地區還剩1.9萬貧困人口,大都是老弱病殘群體,在扶持上,就要與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區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籌辦冬奧會等工作有機結合。新疆和田墨玉、洛浦兩個深度貧困縣,則是要集中力量解決好「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確保如期脫貧摘帽。
此外,在具體措施上,還將通過發揮北京優勢,開展產業、就業、「組團式」教育和健康精準幫扶。深入開展消費扶貧,用好消費扶貧雙創中心等各類平台,開展扶貧產品「七進」活動,拓寬受援地扶貧產品進京銷售渠道。同時推廣金融扶貧、科技扶貧,增強脫貧實效。今年,北京還將深入開展結對幫扶、通過「萬企幫萬村」「網際網路+精準扶貧」等活動,引導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積極參與脫貧攻堅。
新京報記者從會上獲悉,北京市2019全年投入扶貧支援資金81.74億元,共安排脫貧攻堅項目1839個,選派掛職幹部人才2252人,培訓各類人員9.75萬人次,銷售扶貧產品總額177億元。在援受雙方共同努力下,已經有39個縣級貧困地區摘帽、50.6萬貧困人口脫貧。至此,北京對口幫扶的73個縣級地區已有71個脫貧摘帽。
下一步,北京市還將加強與受援地的溝通銜接,抓緊簽訂扶貧協作協議書,持續加大幹部人才、資金項目、政策措施的支持,把作風頑強、能打硬仗幹部人才壓到扶貧一線去,幫扶項目力爭早完工、早見效。發揮好北京優勢,紮實開展產業、就業、「組團式」教育和健康精準幫扶。同時,推廣金融扶貧、科技扶貧,增強脫貧實效。建立防止返貧長效機制,做到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
新京報記者 景嘯塵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薛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