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國際局勢風雲變幻,大國之間博弈加劇,世界處於百年之未有大變局。在系統梳理2019年國際熱點法治事件的基礎上,本報編輯部評選出2019年十大國際法治新聞。此次入選的十大國際法治新聞,均為本報2019年所報道的具有重大國際影響力、公眾關注度高的法治新聞事件。
這十大國際法治新聞按時間先後順序分別為:巴黎聖母院遭大火損毀,敲響文化遺產保護警鐘;斯里蘭卡等地發生恐襲,全球反恐形勢依然嚴峻;廉潔絲路北京倡議通過,「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歐洲監管機構頻出重拳,科技巨頭遇反壟斷調查;美國揮關稅大棒惹眾怒,貿易保護主義傷人害已;「死亡貨車」案引軒然大波,非法移民問題困擾歐洲;啟動退出《巴黎協定》程序,美「退約」行為短視不負責;WTO上訴機構陷入停擺,多邊貿易體制蒙受打擊;英保守黨在大選中獲勝,脫歐進程仍舊一波三折;波音客機連釀空難慘劇,官司纏身引發全球停飛。
編者按
光陰荏苒,歲月更替。一轉眼,嶄新的2020年已經到來。回顧過去這一年,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思潮抬頭,世界經濟發展不確定性增強,地區熱點此起彼伏,反恐形勢依然嚴峻,全球治理體系面臨重重考驗……
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中國始終是多邊主義的堅定捍衛者。2019年,中國國家領導人在各種國際場合不斷發出中國堅持多邊主義的正義聲音,並表示中國願同各國一道,高舉多邊主義的光明火炬,驅散單邊主義的黑暗陰霾,為世界的和平安寧和各國的共同發展開闢出一片朗朗晴空。
回瞰2019年,在國際舞台上,有一些重大的法治事件攪動了世界的風雲,吸引了全球的關注。由《法制日報》編輯部評出的「2019年十大國際法治新聞」1月13日推出。
一、巴黎聖母院遭大火損毀 敲響文化遺產保護警鐘
巴黎聖母院浩劫之後。新華社發
2019年4月15日,歷史悠久的法國巴黎聖母院遭遇毀滅性火災,整座建築損毀嚴重,引發國際社會對如何保存、維護、修繕世界文化遺產的關注。負責巴黎聖母院重建工作的讓-路易·若熱蘭近日接受採訪時披露,巴黎聖母院修複目前已花費8500萬歐元,但整座建築「仍未脫險」。2019年7月,在第43界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奧德蕾·阿祖萊在致辭中稱巴黎聖母院的火災歷歷在目,各地區間應加強合作與對話,保護全人類共同的遺產。
二、斯里蘭卡等地發生恐襲 全球反恐形勢依然嚴峻
人們點燃蠟燭悼念斯里蘭卡爆炸遇難者。 新華社發 奧馬爾·加堯姆 攝
2019年4月21日,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發生連環爆炸襲擊,超過250人死亡。2019年全球連續發生恐襲事件。年初,肯亞首都內羅畢發生恐襲;3月,紐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市發生嚴重槍擊事件,警方認定其為精心策劃的恐怖襲擊;7月,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發生爆炸襲擊事件;11月,倫敦發生持刀襲擊案……儘管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遭遇重挫,其頭目巴格達迪喪生,但其餘部正在向全球其他地區滲透。國際恐怖勢力聯合一些國家的本土極端勢力策劃恐襲,已構成新的威脅。從長期趨勢看,恐怖組織結構扁平化和分散化的特徵更加明顯,恐怖組織的分支機構實施襲擊的威脅仍存,中東乃至世界反恐形勢依然嚴峻。恐怖組織還利用新媒體等手段加大宣傳攻勢,擴散極端思想。在新的反恐態勢下,國際社會亟須更加深入高效的國際合作。
三、廉潔絲路北京倡議通過 「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
2019年4月25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廉潔絲綢之路」分論壇在北京舉行。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行。為了繪好「美美與共」畫卷,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通過的《廉潔絲綢之路北京倡議》,彰顯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確立的關於「加強追贓和被盜資產返還力度」「大幅減少一切形式的腐敗和賄賂行為」「在各級建立有效、負責和透明的機構」等目標。「一帶一路」提出廉潔絲綢之路,為各國合作構建了規範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為公平、公正的貿易合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與會各方一致認為,廉潔是「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行穩致遠的堅強保障。
四、歐洲監管機構頻出重拳 科技巨頭遇反壟斷調查
歐盟反壟斷專員瑪格麗特·維斯塔格2019年在任時對科技巨頭頻頻發起反壟斷調查。(資料圖片)
2019年,歐洲監管機構頻出重拳,多家科技巨頭遭遇反壟斷調查:6月,歐盟委員會對美國晶片企業博通公司正式發起反壟斷調查,旨在判定博通是否通過排他性行為限制競爭,從而違反歐盟的規定;7月,歐盟委員會又宣布對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展開反壟斷調查,以評估亞馬遜是否違反歐盟的競爭規則。與上述企業同病相憐的還有谷歌,它不僅遭遇英美等國反壟斷機構的調查,還被歐盟連開數張反壟斷罰單。谷歌對歐盟其中一項24億歐元反壟斷罰款的上訴訴訟將於2020年2月在歐洲法院進行審理。遭受反壟斷調查的還有臉書以及蘋果公司的Apple Pay等。此外,歐盟部分國家打算對科技巨頭徵收數字稅。
五、美國揮關稅大棒惹眾怒 貿易保護主義傷人害己
2019年10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會見正在華盛頓進行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
2019年,美國特朗普政府瘋狂揮舞「關稅大棒」,不僅引發中美經貿摩擦升級,而且也將目標鎖定墨西哥、印度等主要貿易夥伴。特朗普政府還把關稅火炮瞄準了歐盟,這場爭端從空客、波音之間的競爭開始,因法國向美國網際網路企業徵收數字稅而激化,隨後美國向法國等國徵收懲罰性關稅。此外,美國還正在考慮對奧地利、義大利和土耳其的數字服務稅啟動「301調查」。加征關稅之舉也傷害到美國工人、美國家庭、美國企業以及美國經濟。國際有識之士普遍認為,美國單邊貿易保護主義舉動傷人害己。2019年12月13日,中美雙方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美方承諾將取消部分對華擬加征和已加征的關稅,並且會加大對中國輸美產品關稅豁免的力度。
六、「死亡貨車」案引軒然大波 非法移民問題困擾歐洲
載有39具遇難者遺體的貨櫃貨車停在英國埃塞克斯郡一個工業園區內。(資料圖片)
2019年10月23日,英國警方在埃塞克斯郡一個工業園區的貨櫃冷藏貨車內發現了31名男性和8名女性的屍體。英國「死亡貨車」案曝光後,在國際上掀起軒然大波。「死亡貨車」案是一場震驚世界的人道主義災難,39名來自越南的非法移民命喪他鄉。慘案發生後,包括涉事貨車司機、在英國埃塞克斯郡普爾弗利特港接手貨櫃的莫里斯羅賓遜等多名嫌疑人被捕並被控罪。越南警方11月也逮捕了多名涉案並參與非法販運人口到英國的嫌疑人。「死亡貨車」案情疑霧重重,隱藏在其背後的非法人口販運網絡由此被國際社會所矚目。這一案件也向外界揭示了歐洲尤其是跨越英吉利海峽的人口販運問題的殘酷。
七、啟動退出《巴黎協定》程序 美「退約」行為短視不負責
2019年12月,西班牙馬德里,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5)在當地開幕。 視覺中國 供圖
2019年11月4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聲明,宣布美國正式啟動退出《巴黎協定》的程序。根據《巴黎協定》規定,該協定生效3年後(即2019年11月4日),締約方才能正式要求退出,退出過程需要一年時間。這意味著,美國將於2020年11月4日起「準時」退出《巴黎協定》。美國也將成為退出《巴黎協定》的唯一國家。美國政府不負責任的行為遭到國際社會譴責。歐盟、日本等表示,將繼續在這一協定框架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同時希望美國作為溫室氣體排放大國,能夠改變這一決定。
八、WTO上訴機構陷入停擺 多邊貿易體制蒙受打擊
2019年12月10日,世貿組織總幹事阿澤維多宣布上訴機構將於11日起「停擺」。新華社發 彼得·肯尼 攝
有世界貿易「最高法院」之稱的世界貿易組織(WTO)上訴機構自2019年12月11日起陷入「停擺」狀態。WTO上訴機構陷入「停擺」的背後,是特朗普政府上任兩年來持續作梗,29次動用一票否決權,阻撓上訴機構法官納新、連任。隨著12月10日美國籍法官托馬斯·格雷厄姆、印度籍法官辛格·巴提亞正式卸任,自11日起上訴機構僅剩一位中國籍法官趙宏。她的任期也將在今年11月結束。由於上訴機構在任法官人數無法維持機構正常運行,WTO總幹事阿澤維多無奈宣布:「從12月11日起,上訴機構將停止受理新的爭端案件。」成立近25年來,WTO上訴機構首次遭遇「停擺」危機,多邊貿易體制遭受沉重打擊。
九、英保守黨在大選中獲勝 脫歐進程仍舊一波三折
2019年11月19日,英國首相、保守黨領袖詹森(左)與英國工黨領袖科爾賓參加電視辯論。新華社發
英國首相鮑里斯·詹森領導的保守黨在2019年12月12日舉行的大選中以明顯優勢勝出,取得該黨自1987年以來的最大勝利。在脫歐路上掙扎3年之後,英國脫歐有望走上「快車道」,但脫歐談判將是擺在現任政府面前的最新關隘。保守黨贏得大選後,英國議會下院2019年12月20日二讀通過了詹森在選舉後首次提議的脫歐法案。這也就意味著如無意外英國可以在2020年1月31日準時脫歐,英歐關係隨後將進入過渡期,以便雙方就脫歐後的全面貿易關係達成協議。過渡期定於2020年12月31日結束。此外,英議會還通過了一項禁止延長脫歐過渡期的法案,防止談判一拖再拖。然而,禁止延長脫歐過渡期意味著英歐必須在11個月內完成脫歐後貿易關係談判。
十、波音客機連釀空難慘劇 官司纏身引發全球停飛
被解職的波音公司前CEO米倫伯格。(資料圖片)
美國波音公司2019年遭遇了滑鐵盧,甚至遭到集體訴訟。臨近年底,波音公司高層人事連續發生變動、調整。繼12月23日波音公司CEO丹尼斯·米倫伯格被解職後,應對737MAX客機兩起空難的資深法律顧問麥可·呂蒂希也在2019年年底退休。波音危機的源頭在於2018年印尼獅航墜機事件和2019年3月的埃航墜機事件,兩起空難造成了346人死亡,而造成事故的客機是同一型號——波音737MAX客機。隨後,調查部門證實,波音737MAX客機存在很嚴重的系統安全問題。2019年10月29日,米倫伯格也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承認737MAX機型設計上存在漏洞。波音公司不僅為此市值大幅下跌,而且官司纏身麻煩不斷。目前,波音737MAX想要在全球復飛,仍然困難重重。
來源:法制日報——法制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Z_e2om8BUQOea5OwYKh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