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柯晨讀:讓自己養成主動創新的好習慣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工作中最困難的是創新;生活中最痛苦的是自擾;做人中最苦惱的是委屈。以下是關於因創新成功的小事例因創新成功的小事例。
20世紀70年代,日本NTT公司發現一個反常現象:當時電話需求量增長速度超過5%,而公司電話費收入增幅只有1%。公司覺得非常奇怪,於是展開調查,調查發現,主營業務增速緩慢的原因在於公司自動售話機少。可一年後,公司業績增長還是不明顯。公司於是又展開深入調查,這次終於找到了根本原因。原來,雖然日本電話亭隨處可見,但是,人們口袋裡經常沒有硬幣,所以雖然有自動受話機,但人們還是不能方便地撥打。
這個調查結果促使日本NTT發明了日本第一張電話卡。差不多同一時代,義大利的歐蒙特公司和瑞士的奧特爾卡。公司也先後發明了電話卡。
還有這樣一個故事。魯班是怎樣發明鋸子的呢?相傳有一次他進深山砍樹木時,一不小心,手被一種野草的葉子劃破了,他摘下葉片輕輕一摸,原來葉子兩邊長著鋒利的齒,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齒劃破的,他還看到在一棵野草上有條大蝗蟲,兩個大板牙上也排列著許多小齒,所以能很快地磨碎葉片。魯班就從這兩件事上得到了啟發。他想,要是這樣齒狀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鋸斷樹木了嗎!於是,他經過多次試驗,終於發明了鋒利的鋸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以上的例子說明了,工作不只是在每天重複中得到啟發,也在於因某件事而得到的啟發,多動手,多思考想,讓自己養成主動的習慣。在工作中尋找提高工作效率和節省時間的方法。又好又快完成工作的目標任務,每天反省,思考創新。(物控部 朱紹斌)
編後:
習慣是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養成的思維慣性和行動方式。一旦形成習慣,人們就會不知不覺地進入慣性軌道,按照慣常的方式說話、辦事、想問題。英國哲學家培根就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習慣可以幫助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熟練的行為狀態,迅速解決問題,但也會束縛人們的創新思維。尤其是在社會快速發展、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的時代,如果總是固守習慣,就難以適應新實際新要求。只有打破不合時宜的舊習慣,才能發現前人沒有發現的新事物新方法,才能找到和抓住創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