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山水(二)水:荔波「大小七孔橋」

2019-07-10     薇薇小屋201507

​ 題記:貴州的美,不一而足。我和母親在貴州的旅行已四年有餘,但那些青山、秀水,美景、伊人,留在我腦海里,至今仍令人難忘。


貴州的青山秀水,時而呈現出黃果樹瀑布那般的雄奇壯觀,時而幻化為荔波「大小七孔」這樣的嫻靜秀美。

荔波位於黔南邊陲,百分之九十以上居民為布依族、瑤族、水族、苗族等少數民族;這裡地處亞熱帶,風景秀麗、氣候宜人,並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小七孔橋景區即是其中最為突出的代表。

一進「小七孔」景區,便被這純凈幽藍的水所傾倒。這裡的水,水質清澈、色彩綺麗、嫻靜照人,讓人不禁沉醉於「春來江水綠如藍」的詩情畫意中。循著山路和棧道前行,途徑臥龍潭、鴛鴦湖、拉雅瀑布、野豬林、生態長廊、水上森林等迷人景致,不斷吸引遊客為之駐足。

小七孔橋則隱匿於青山綠水的最深處,等著遊人積跬步而前行,慢慢去揭開她神秘的面紗。於是我們穿林涉水、不問路遠,終於見到「小七孔」那玲瓏的身姿映入眼帘。

小七孔橋因橋下七孔而得名,初建於清朝道光十五年,頗具質樸無華的古韻。橋下潭水清冽、波光如鏡,倒映著橋之七孔,形成完美的圓環,奇巧而秀麗。乘一葉小舟漂於水上,看兩岸草木繁盛、古樹遮天;時而現一處水上閣樓,盡顯濃郁的布依風情,悠然愜意,不啻為一種恬然享受。











相對「小七孔」的幽深靈秀,「大七孔」景區則更為雄奇峻美。

大七孔橋建於清道光二十年,稍晚於「小七孔」,後因洪水沖毀,光緒三年重修為「雙溪橋」。橋高7米、寬4.5米、長35米,橫跨東西,是解放前荔波境內第一大石拱橋。

而在崇山峻岭間,還自然形成一座「天生橋」。此橋高60米,厚10餘米,橋孔寬逾20米;河水過橋,形成2米多高的瀑布。仰觀橋孔,只見藤蘿纏繞、青苔密布,鍾乳懸掛、蔚為奇觀。驚嘆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媽媽於是為我在此地留下一張長腿美照。 : P

大七孔景區地處瑤鄉,民風淳樸。停留期間,當地小朋友三五成群,在旁嬉鬧;見我站在水邊觀景拍照,都好奇的圍過來,剛剛還「猴子」般頑皮的活蹦亂跳,頓時安靜下來,在其中一個小男孩的帶領下,乖巧的站成一排,讓我為他們合影留念。







- END -

感謝關注與支持,歡迎留言及互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Z9K8MGwB8g2yegNDWaC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