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盧璐
來源 | 盧璐說 (公眾號:lulu_blog)
無意中,看到美聯社發的一個關於出軌的數據,有41%的已婚伴侶中,一方或者雙方承認曾經出軌,請注意那個關鍵詞:「承認」。
有22%的已婚男性承認至少出軌過一次,而有14%的已婚女性承認至少出軌過一次,這裡,請注意關鍵詞也是「承認」。雖然已婚女性出軌機率雖然比男性低,但是也占了男性出軌三分之二的比例。
曾經我和朋友討論過,大家開玩笑地認為,一夫一妻,一輩子只愛一個人的這種婚姻模式,大約適合在沒有醫療系統,人均壽命25歲的年代裡,現在80歲還精神健碩,直奔100了,誰還能堅貞一輩子呢?
愛情、婚姻、家庭,對已經有了十年甚至十幾年婚齡的中年女人,都是繞不開的苦惱,甚至她們大多數情況下必然產生矛盾,矛盾必然帶來困擾。
而困擾之後是幡然醒悟還是自我毀滅?
我想起了《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一句話。
Les femmes chaude sont une question sans solution.(欲求不滿的女人是一道無解的題。)
在列夫·托爾斯泰的俄國宮廷里,法語是最優雅的語言,無論是翻開他的任何一部作品,都有大段大段的法語夾雜在裡面。
時至今日,我一直並不知道,女人,你到底應該是寡慾清心,還是應該隨波放任?
讓我們來說一下,這個長期受爭議,被嫌棄,美到不可方物,卻最終湮滅,叫做安娜·卡列尼娜的貴族女人,一百年過去了,女人讀不懂的,還是自己左左右右的心。
作為列夫·托爾斯泰最著名的小說之一,《安娜·卡列尼娜》被拍過很多次,有很多版本。
我用了最近2012版喬·萊特導演的《安娜·卡列尼娜》,場景華麗,有點類似舞台劇,服裝也精緻,視覺很美。
Anyway,我要說的其實是嵌在故事裡面,三個在慾望與隱忍里糾纏的主角的感情。
渺小的人類,無奈的現實,卻都有一個無窮無盡,如黑洞一樣,有慾望的心,對誰都是一道無解的難題吧,問你,你可曾填滿過自己的心?
故事是從一節貴族專用車廂開始的,貴婦安娜,已婚也已育,住在貴族雲集的聖彼得堡,為了調解哥哥與嫂子多麗之間的矛盾,她坐火車前去莫斯科。
她和任何當時的貴族女人一樣,穿著皮草,帶著面紗,與鄰座的伯爵夫人聊天,分享自己的愛人與孩子,她的人生幸福而平靜,只是,有點太平靜。
在這輛火車上,她遇見了近衛軍軍官沃倫斯基,這也許就是劫難,已經命中注定。
二人眼神碰撞的那一瞬間,全世界都看到了,眉毛眼睛頭髮絲兒,一直到心,都在動,這種震顫,叫做一見鍾情。
突然,火車戛然而止,有人臥軌自殺,如此慘烈與不堪,這個看似意外的插曲卻為整部影片暗暗埋下了伏筆。
然後再見時,已經是在貴族的舞會上。
安娜身上高貴清冷的氣質,深深地吸引著沃倫斯基,讓他挪不開自己的目光。
在另一端的安娜,早就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男人對自己的好感。
對安娜來說,沃倫斯基年輕、帥氣、充滿迷人的魅力,是一潭深水的誘惑,她深知自己應該當一個安分守己的好妻子、好母親,卻不可避免也被他吸引。
這是在她結婚之後,一直都沒有想過的,這也許就是她想要的,純粹愛情的樣子。
舞到酣時,沃倫斯基邀請安娜跳舞,她本該拒絕,可是她沒有。
電影的畫面變換在這個場景中非常巧妙,舞廳里的人群逐漸淡出畫面,全世界只剩二人,燈光慢慢聚焦在他們身上。
兩人的舞姿與步伐協調而默契,一切仿佛冥冥中註定,讓這兩個彼此契合靈魂相遇,相互吸引。
對於愛情和捕捉女人,沃倫斯基是個果斷而有行動力的男人。
他迅速明確了自己的心意,感受到安娜對他不拒絕的態度後,就毅然決然想要調到聖彼得堡,想要常常能與安娜相見。
貴族的社交,永遠都是一場連著一場的舞會,就是在音樂的間歇中,傳送著小道消息。
安娜與沃倫斯基共舞的消息,早就從莫斯科傳到聖彼得堡,聖彼得堡的女人們看到沃倫斯基到來,平添了津津有味的談資。
在任何時代,任何社會中,都不可能容忍以出軌為代價來追求自己完美的愛情的行為。
當沃倫斯基再一次「不經意」地和安娜在舞會上相遇了,沃倫斯基熱烈而不加掩飾地表達著自己對安娜的愛意。
安娜在猶豫,她還有一點意識,她已婚,她還是母親,她不敢說服自己邁出這冒險的一步,可她先是一個女人,她無法拒絕慾望的誘惑,她忍不住與沃倫斯基聊天、共舞。
安娜的丈夫卡列寧是政府的大官僚,他正直、專於事業,也呆板無趣,如果讀過原著的話,其實托翁意圖非常明顯,他是一個對妻子有感情,對家庭有責任感,但被困在自己刻板的殼裡的一個可憐的丈夫。
那晚,他敏銳地感覺到了安娜和沃倫斯基之間的不對勁兒。
身為上層階級的他,不允許自己的妻子做出有損她自己,或他們名聲的事情。
而被愛情沖昏了頭的,安娜對此卻不以為然。
每個人都是動物,當慾望襲來的時候,亦如洪水,沒有人能夠有力量組織。終於,在沃倫斯基的試探與質疑下,安娜明確了自己的內心。
卡列寧枯燥無味、專注事業,婚後生活的平淡她早已忍受多時,而沃倫斯基帶來的浪漫與激情,和那種心動的感覺才是她真正想要的。
即便結了婚,不再年輕,安娜也像極了嚮往純粹愛情的小女生,帶有那種追求愛情赴湯蹈火的孤勇。
安娜當然明白,當她邁出那一步的時候,家庭、堅貞、名譽就不復存在了。
可相比於自己真正的愛情,她在所不惜,一切都值得。
影片里,當安娜與沃倫斯基在一起的時候,拍得美極了,柔和而明亮的光,正是愛情純粹美好的樣子。
鏡頭裡的安娜也美極了,白裙白衣,這是她飛蛾撲火一樣,去捕捉的愛情極致。
當安娜告訴沃倫斯基,她懷孕了的時候,他們一起享受著這份感動、欣喜、幸福。
新的生命,似乎意味著他們隱秘的愛情終於有了鮮活的證明。
可是紙里包不住火,總有被火燎到的時刻。
在一次貴族們舉辦的賽馬活動上,大多數貴族都在,其中也包括安娜和丈夫卡列寧。
英勇而帥氣的沃倫斯基騎著他的駿馬飛奔,不料他卻從馬上摔了下來。
坐在觀眾席上的安娜看到沃倫斯基摔馬,按捺不住自己的擔心,大呼出沃倫斯基的名字,想要朝他跑去,她的眼裡、心裡,除卻受傷的沃倫斯基,再無其他。
上流社會的貴族們都在場,這無疑是讓卡列寧無比難堪的一幕。卡列寧努力按住安娜讓她不飛奔向沃倫斯基的身邊。
可安娜的表情、動作,早已出賣了一切。
這一切都是她出軌的證據,她將永遠成為上流社會的笑話。
回家的路上,安娜向卡列寧坦白。
她愛他。
她是他的情婦。
她知道自己這樣不對,可她無法控制住自己喜歡沃倫斯基的心。
這一瞬間我是心疼安娜的,她是一個多麼勇敢而坦誠的女孩,追求愛錯了麼?錯只錯在她沒有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
卡列寧悲傷、憤怒,要求安娜停止這一切。
可墜入愛河的安娜哪裡顧得了這麼多,她與卡列寧不歡而散之後,立馬去找沃倫斯基。
她關心著沃倫斯基的傷勢,和卡列寧坦白後,她再也無法壓抑自己對這愛的追求。
而後,安娜向卡列寧坦白,自己已經懷了沃倫斯基的孩子。
影片進行到這裡,我覺得這仿佛是一個死局,沒有人願意讓步,沒有人願意妥協。
而轉機發生在安娜難產的夜晚,失去的恐懼讓卡列寧忽然想明白了許多。
卡列寧選擇原諒,原諒安娜,原諒沃倫斯基,只求自己能夠陪伴安娜,保留著最後的體面。
他這麼做,更是因為,這是對安娜來說,能夠找到的最好結果,他已經知曉了一切。
可對安娜這樣性格偏執的女子來說,妥協哪有這麼容易。
如果說對卡列寧,安娜已經毫無留戀,那孩子一定是安娜最後的難以割捨的羈絆。
以愛情為生的女人,面對愛情,她可以放下一起,她離開了家,離開了丈夫,與沃倫斯基開始他們全新的生活,她成了他沒有名分的情婦。
可是,愛情可以改變安娜,卻改變不了聖彼得堡的貴族,安娜的生活開始逐漸變得無趣,除卻沃倫斯基,她一無所有,她沒有朋友,沒有社交。
出於對安娜的保護,不想再讓她去社交。悶瘋了的安娜,和沃倫斯基拚命爭吵,沃倫斯基終於同意了讓安娜去貴族們舉辦的舞會。
沃倫斯基也來到了舞會的現場。
即便他有了安娜,甚至有他們的孩子,可他還是在舞會無比受歡迎的男人,而且還未婚。在每個年輕漂亮的女孩的眼睛裡,他有他的封號和身份。
在這種情況下,每個男人都會沾沾自喜,他也甜言美語地周旋著,是他擅長的方式。
獨坐壁花的安娜,不僅孤獨而且被嫌棄,已經埋下了猜疑的種子。
與此同時,安娜與沃倫斯基的出軌在上流社會人盡皆知,這不是一個對女人友好的時代,安娜已經在社交場合再無立足之地。
所有人都用鄙夷的目光看著安娜,她不該出現在這裡。
孤立讓安娜無助又無奈,她終於真實地體會到,什麼是一無所有,她到底為了愛情,拋卻了什麼?
回到家裡,無助的安娜在沃倫斯基懷中舔舐心中的傷口,她脆弱,她疼痛,她慌張,她需要許多許多的愛和安慰。
社交場上的無助,讓懷疑與猜忌漸漸爬滿了安娜的心,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她開始不斷纏著向沃倫斯基確認,他們的愛情,她唯一賴以生存的救命稻草。
沃倫斯基:我愛你。
安娜:為什麼?
沃倫斯基:關於愛情沒有為什麼。
這段對話台詞我很喜歡,對於自己追求的愛情,安娜產生了深刻的不確定與安全感的缺乏,她試圖尋究,這到底是不是愛情。
沃倫斯基的回答無疑是現在所說的滿分答案,可深究起來,卻不無敷衍的感覺。
對沃倫斯基來說,或許安娜只是一個偶爾的停靠點,可自己永遠都在路上。
安娜站在窗口向下望去,發現沃倫斯基正接著一個美麗年輕的女孩前去約會。
女孩是伯爵夫人的女兒,身份高貴,相貌美麗。
像極了當初的自己,恍惚間安娜意識到,自己似乎真的一無所有。
最後一根稻草,就此被扯斷。
安娜仿佛想到了什麼,她梳妝打扮,將自己收拾得整齊體面。
而後,跳入鐵軌,走向死亡。
火車站是他們最初相遇的地方,那也讓一切的錯誤停止在這裡吧。
終於,她走向自我滅亡。
於是,在另一個世界裡,慾望終止。
盧璐
的小日子
盧璐說,
安娜的悲劇似乎能夠給我們很多反思。
哪個女人,沒有厭倦過無聊的日子,而嚮往著純粹的愛情呢?
相信總會有一個男人每天變著法地哄自己開心,給自己的生活創造許許多多的浪漫。
可實事求是地說,又有多少人,搞混了愛情和慾望,我們只是如童年那個想吃糖的孩子,後來想要一隻口紅,再後來想要一款包包,然後是一個男人。
可慾望總是長得更快,我們會說,我要全套的口紅,這包每個顏色我都要,可男人呢?
而這,這不是愛情。
我們的一生中會遇到太多的慾望,可單純的慾望是對愛情最大的誤解。
誤以為慾望獲得了滿足,就是得到了愛情,是無數生活平淡的中年人會犯的錯誤。
可慾望是一時的,愛情教會我們包容與廝守。
活到中年,你認清自己的心了嗎?
盧璐:有兩個女兒的留法服裝碩士、作家,新書《和誰走過萬水千山》,正在熱賣。行走在東西方文化差異裂痕中間的,優雅女性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