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藤問答:4歲孩子,家長最關心的問題

2019-11-10   未來春藤

家長在教育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時,會遇到很多不同的問題,比如,孩子用左手吃飯該不該糾正?什麼時候學外語最好?怎麼和孩子解釋「死亡」?孩子撒謊怎麼辦?孩子愛頂嘴怎麼辦?等等。

我們整理出了孩子3至10歲,10個不同年齡中,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以及實用有效的應對方法。

我們整理的問題都具有實際性和針對性,是生活中家長教育孩子肯定會遇到的問題,相信家長們看到這些問題一定會引發共鳴,應對方法也是家長最需要的。

今天我們和大家講講養育4歲孩子時遇到的問題及應對方法。

1、問:孩子有時不說實話怎麼辦?

小藤老師:

你們不妨堅持強調讓他必須說實話。同時,也不妨繼續堅持你們一貫的是非觀,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有什麼事情發生的時候,要對孩子格外強調說真話的重要性,之後,請你們等待孩子成長。

大多數四歲孩子的確有時不說實話。在四歲這個年齡段里,孩子們會自吹自擂,會添油加醋,尤其愛撒謊。

不論你們樹立了多麼好的榜樣,不論你們怎樣竭力教導孩子,結果都會是這樣,因為,絕大多數的四歲孩子都還沒有達到能夠只說真話的成熟度。

同時建議你,有必要更多地了解一個正常孩子的成長規律,看一些孩子教育成長相關的書籍,比如《正面管教》、《你的4歲孩子》。

2、問:孩子有個幻想小夥伴,這是不是一個大問題?


小藤老師:
孩子有這樣的行為是十分正常的。這完全不代表孩子十分孤獨,相反,倒是表明了這孩子是一個非常有想像力、而且很可能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小傢伙。

他無非是有些偏久而且偏固執地滯留在了非常典型的三歲半孩子的行為之中而已。

我所認識的孩子當中,男孩也好,女孩也好,他們大多數都很喜歡他們的假想小夥伴。一般這樣的行為在未來的幾個月之內會自行消減甚至消失。

不過,在幻想小夥伴消失之前,請你們好好利用這個小夥伴。

假如你想要孩子做什麼事情,那麼告訴他說(當然,要動作快,在幻想小夥伴還沒來得及反駁之前):「這件事情『幻想小夥伴的名字』做得可好了!」,「幻想小夥伴的名字一定會很願意和你還有我們一起,出去散個步。」

要把幻想小夥伴的名字當成你們的同盟軍,而不是你們的敵人。放下心來,不要擔憂。

3、問:孩子老是哼哼唧唧怎麼辦?


小藤老師:
對很多媽媽來說,哼哼唧唧也許是最能讓她們抓狂的一件事了。幸運的是,一般孩子到了五歲的時候會有所改善。

在你耐心等待他慢慢改善的同時,我們覺得你也許應該好好調整一下你的家務安排,在孩子不去幼兒園的日子裡,你可以少做一些家務,多抽出些時間來陪伴他。比如,可以帶他在附近走一走,去小區和別的小孩玩。

對一個小男孩來說,一點點小事情就能帶給他很大的新奇感。比如說,帶他出門去看看工人挖坑;去小區附近的小店買東西;或者隨便在小區里走走看看。這樣可以轉移他的注意力,從而不再哼哼唧唧。

傍晚你忙著做晚飯的時候,也往往是一天之中孩子最累因而也最容易哼唧的時候。

如果可能的話,你也許可以讓爺爺奶奶或其他親屬幫忙。你也可以試試看能不能早一點讓孩子吃晚飯,早一點送他上床睡覺。

你的這些安排和計劃並不能完全保證孩子不再找你哼唧。但是,孩子如果能有很多事情忙來忙去的話,他一定不太會過來纏著你哼唧。

到了周末的時候,建議孩子的爸爸能照看一下孩子。大多數的男孩子在單獨和爸爸一起去外面玩的時候,都不會找爸爸哼唧的。

4、問:孩子不愛吃飯怎麼辦?


小藤老師:
有另外一位母親遇到過和你一樣的問題,我們很願意借用她的話來回答你。這裡就是她的建議:

1、最難以改變的,是爸爸媽媽對待這件事的心態。

我自己也曾一度十分絕望。一旦你帶孩子看過大夫,查明孩子雖然不怎麼肯吃飯,但他身體健康方面沒有問題,那麼,孩子不肯吃就不肯吃好了,你要放下焦慮。

2、家裡不要到處放些甜食。除了過生日以外,不要給孩子任何甜食。

我們倆就一度需要等孩子們都上床睡覺了以後,才去享用我們自己的咖啡和甜點。

3、除非單獨讓孩子吃飯能省很多事,否則最好讓你的「小不肯吃」和全家一起吃飯。

我就曾經有過很糟糕的經歷,單獨給我那心肝寶貝開小灶,可做出來的東西他卻根本不吃,真能把人氣得夠嗆。

4、給那「小不肯吃」添飯的時候,什麼都只用小茶勺裝半勺就好。

即使這樣,你也要有心理準備,裝到他盤子裡的飯菜,恐怕還是要倒掉不少,而且你要這麼做挺長一段時間。

5、你們夫婦倆吃飯的時候,眼睛請不要總盯著孩子。

預先找些話題,吃飯的時候只管聊你們的,這樣大家的日子都輕鬆些。

6、假如等你吃完了飯之後孩子才姍姍來遲,那麼只要他肯坐下來吃飯,你只需微笑著跟他說「我先下桌子啦」就好。

7、我倆不允許我家的幾個小傢伙給自己添飯。

他們會覺得把餐盤裝得高高的很好玩,可是卻又不會吃多少。

到餐廳里點菜的時候,也是一樣。最好你只允許他們從兩種水果中挑一種,或者從兩種菜式中挑一種。

如果你讓孩子隨便點菜的話,他們往往會弄一個很稀奇古怪的菜單,而結果常常是他們並不肯吃自己點的那些東西,從而最後弄得大家都很不高興。

8、兩餐之間的點心,看來各家各戶的做法都不一樣。

我們家的幾個小傢伙,不論給不給他們吃點心,到了吃飯的時候,他們都只吃那麼多,或者說是那麼少。

所以,我們家是允許孩子在兩餐之間吃點心的。葡萄乾、水果汁、餅乾等,都很受歡迎。

9、有幾種食物你也許還沒試過,可以在點心以及正餐時拿給孩子吃吃看:一兩顆梅子果脯或者無花果果脯;一小撮碾碎了的奶酪;

橙子汁里加一點打碎了的雞蛋;也可以往牛奶里放點兒香草精,放點兒糖。

每次只要半杯就好,給他們插上一根漂亮的吸管。家裡自製的爆米花也很好,切 1/ 4塊蘋果也很好。

10、最重要的事情是你必須要明白,許多孩子的胃口真的非常非常小。

5、問:孩子常做惡夢怎麼辦?


小藤老師:
做噩夢是四歲孩子的常見現象。這不是多大的問題,但也理解這的確會讓媽媽很不安。

孩子那嚇壞了的、語無倫次的情形,自然也會嚇到你。你還要盡力保障她白天的生活要愉快而且充實,不要對孩子要求太多,也不要讓她太過興奮。

孩子驚醒的時候,你安慰她,愛撫她,跟她說說話,然後讓她回去睡覺。

對有些孩子來說,吃點什麼或者喝點什麼會很有安撫作用;給孩子用涼水擦把臉也有不錯的效果;把孩子從小床里抱出來,換個環境睡覺,也常常是個好辦法。

至於孩子說她床上、屋裡有蟲子,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些父母覺得這時候最能安撫孩子的辦法是向孩子保證真的沒有蟲子;還有些父母認為最好的辦法是把這些怪獸轟出去,假裝用手或者掃帚把蟲子從床上掃下來。

另外,有一套很好的睡前故事書,羅素·霍本的《弗朗西斯要睡覺了》,安德里婭也許會喜歡你讀給她聽聽,而且這些書應該能對她很有幫助。

讓孩子有一個愉悅的、放鬆的、舒適的睡前時間,給她讀讀她喜歡的書,和平常一樣,睡前親親她、抱抱她。

同時也請別忘了,並不是所有的恐懼感都讓孩子覺得討厭。

我們認識的一個三歲半的孩子就告訴我們說,他什麼都怕,「連我自己的名字都怕」。他又添上一句:「我也怕老大(他的狗),甚至是我的夢。我什麼都怕。」他說有時候大鱷魚會在他的夢裡咬他。可是,他這麼告訴我們的時候,臉上的神色卻帶著份快意。

不管怎麼說,做噩夢是四歲孩子的自然現象,應該沒什麼大礙。當然,這的確會讓擔心孩子的人感到有些不安。

6、問:4歲孩子還尿床,正常嗎?


小藤老師:
一般來說4歲孩子尿床屬於正常現象,不論是三歲、四歲、五歲還是六歲孩子,都是正常的。

有一派的心理學家和醫學家們認為,尿床是孩子情緒困擾的一個標誌,是問題的表象,因此哪怕你消除了表象,但是問題仍然在那裡。

不錯,有情緒困擾的孩子會有很多種不同的問題表象,而尿床有可能是其中之一。

但是,我們現在並沒證據能證明所有尿床的孩子都有情緒困擾,甚至沒有證據能證明情緒困擾和尿床有任何關係。

經驗告訴我們,有些孩子能夠不再尿床的年齡只不過天生晚一點,這和有些孩子說話晚一點、走路晚一點一樣,十分正常。

針對尿床的孩子,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等待孩子自然成長。

因此,我們更傾向於至少等孩子長到六歲(最好是七歲)之後,才去尋求外來輔助。

目前國內有一些專門治療尿床的治療儀,孩子一旦到了六歲、七歲,許多父母發現這時只需藉助這種治療儀一兩個星期,就能讓孩子達到不再尿床的理想境界。

少數孩子雖然藉助治療儀能夠一度不再尿床,可是過後有可能會有反覆,需要再次藉助治療儀的幫助。

當然更多的孩子是一次成功之後,從此再不尿床。這種治療儀目前國內各種價格檔次的都有,這很方便每個家庭按照自己的承擔能力來挑選。

使用這種治療儀的時候,最好能夠遵從兒科醫生的醫囑,在他們的指導下使用。

7、問:孩子經常吮吸大拇指怎麼辦?


小藤老師:
我們知道,有些牙科醫生的確不太願意看到孩子吸吮拇指。但是,大多數牙醫也認為,孩子吃手指頭的習慣會在長出恆牙之前自然消失,吸吮拇指應該不會對恆牙造成什麼傷害。

至於我們自己的看法,則傾向於在孩子六歲以前不必太在這件事情上費力氣。

大多數的孩子能夠意識到他們的父母不太喜歡這種行為。許多孩子長到五歲或六歲的時候,就已經有能力遵守這樣的規矩:

想要吃手指頭的話,回自己的房間裡去吃。你以前曾花了多少力氣在孩子更小的時候阻止孩子吸吮拇指,這很容易從他後來吃手指頭的密度和廣度上判斷出來。你的孩子現在越是白天黑夜地吸得厲害,這越說明你以前的努力統統白費了。

而且,如果你過早地對孩子嘮叨這件事,那麼他很可能早就把你的話當耳旁風,使得你將來再沒機會去糾正他。

雖然有一種設施,看上去很可怕的、用鐵絲做的一種東西,可以套在孩子口腔上顎附近,孩子吸吮的時候會刮疼他的手指頭。

但不推薦用這東西。但是如果你想要的話,你的醫生有可能會提供給你。

如果吸吮拇指的行為一直延續到上學,那麼,孩子這時候應該有了足夠的能力,來配合你的要求做各種努力來改掉這一習慣。

但是,一般來說,四歲的孩子還沒有這個能力,四歲不是你在這件事情上大費力氣的最佳時刻。

不過,四歲的孩子卻往往能在睡覺的時候不再吸吮拇指。一旦這樣,這就說明吸吮拇指的習慣就快要到頭了。

許多媽媽現在已經不再把吃手指頭稱為「壞習慣」,而改稱為「緊張宣洩」了;她們已經不再跟這一行為過不去。

凱薩琳·恩斯特有一本圖畫書—《丹尼和他的大拇指》,她在這本書里甚至還安慰我們的拇指小吃客們,說他們的行為不是什麼壞行為,讓孩子且放寬心。

8、問:怎麼跟孩子說家裡有新寶寶了?


小藤老師:
只要孩子尚未來問你,你越晚告訴他越好。

四歲孩子的時間觀念和我們很不一樣,如果媽媽一懷孕就把這消息早早地告訴孩子,那麼對學齡前的四歲孩子來說,要慢慢等到寶寶出生那一刻,不知要等得多麼心煩。

現在市面上已經有很多不錯的書,可以讓孩子更明白你要跟他說些什麼。希望你不會覺得我們太直率,我們強力推薦彼得·梅爾的《我從哪裡來的》。

如果你想要一些更老派的,那麼請試試看諾瑪·西蒙的《寶寶之家》、保羅和凱·紹爾斯的《從前你是一個小寶寶》,還有莎拉·波內特·斯坦的《生個小寶寶》。

該怎麼跟孩子說?建議以你能夠做得到的最不羞怯、直截了當而又陳述事實的方式來說。

有的四歲孩子已經可以相信小寶寶是在媽媽肚子裡漸漸長大的,可也有些孩子卻還局限在他們以前幼稚的念頭上,以為寶寶是從商店裡買回來的。

建議你直接告訴孩子事實,不過要避免冗長的解釋,如果孩子還不肯相信,那就彆強求孩子。

9、問:孩子喜歡玩性遊戲怎麼辦?


小藤老師:
這個問題很常見,但大家的看法各有不同。有不少兒童專家認為,孩子小時候玩性遊戲並沒有什麼傷害,而且他們相信,太多的壓制和斥責反而比遊戲本身更加傷害孩子。

大多數媽媽都不喜歡這種遊戲,更傾向於加以制止。(爸爸則很難預料,他們要麼對此太過生氣,要麼根本覺得無關緊要。)

以我們目前所知,密切關注看來是唯一能有效預防的辦法。訓話、責備和打罵都沒什麼用。只要孩子感興趣,又能給他們逮到機會,性遊戲就在所難免。

儘量讓喜歡玩這種遊戲的孩子在開闊寬敞的地方玩,而不要在門背後、窄小的地方以及衛生間裡玩。

如果這種行為還繼續有,讓他們分開幾個星期,也許會有一定的效果。

其實,有些時候,鄰居孩子之間的性遊戲所造成的最大的傷害,就是媽媽們彼此相互很生氣,相互指責對方的孩子。

其實每個媽媽都應該明白,這樣的遊戲不但在「好」鄰居之間會有,「壞」鄰居之間也會有;不但在「好」孩子之間會有,「壞」孩子之間也會有。

針對這個話題,總體來說我們有這樣一些看法:這和環境條件有很大關係。

如果孩子再也得不到機會單獨一起玩,或者總是忙著玩別的更有意思的遊戲,那麼有些孩子很可能因此一下子就再也不玩這種遊戲了。

有些孩子比其他孩子陷得更深一些;有些孩子在某些年齡段陷得更深一些。

一旦撞上,這時候最要緊的事情應該是:

1、平靜而且放鬆。讓孩子覺得你不喜歡(或者不允許)這種事情,但是,不要讓孩子覺得你很震撼、很驚恐、很惱怒。

假如你的態度讓孩子覺得性行為是不對的、可怕的、可恥的,那麼這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可能遠遠比孩子的性遊戲本身對他們造成的傷害要厲害得多。

2、儘量讓你的孩子不要陷入有可能導致性遊戲的情形之中。有些玩伴可能更容易領頭玩這種遊戲,那麼你則應該在一段時間之內避免讓孩子和這個小玩伴一起玩。

也有些時候你也許應該格外看緊自己的孩子,不給他玩這種遊戲的機會。

3、還有一個比較極端但肯定管用的辦法,就是給孩子穿連身內衣和連身外衣,而不是上下兩件套的衣服。

直截了當地讓孩子不容易穿也不容易脫,也許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志於應該責怪哪個孩子,在這裡完全不重要。

4、今年帶頭的孩子可能是隔壁家的小男孩;明年卻很可能是你自己的孩子。雖然我們沒說性遊戲遍及天下,事實上卻也差不了多少。

5、如果孩子在幼年時完全沒有任何機會針對性感興趣、提問題,那麼將來這孩子長大以後,他可能會遇到的性問題,一定遠遠大於他小時候對性遊戲太感興趣所可能造成的問題。

10、問:怎樣告訴孩子,爸爸媽媽要離婚了?

小藤老師:
兒童專家很早就發現,感情上的離異和法律上的離異比起來,前者對孩子造成的傷害要遠比後者大得多。孩子肯定不會願意你們離婚。

通常來說,即使是小孩子,他也不會願意家庭破裂,哪怕一個並不快樂的家。

不過,年齡小的人和年齡大的人比起來,前者更容易從離異的痛苦中恢復過來,也更容易接納新的生活方式。

最有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的,應該首推你和你丈夫怎麼處理離婚這件事。

如果你倆都能保持冷靜,保持至少表面上的友好,而且你也不要讓自己顯得像是到了世界末日一般,那麼,孩子則應該和許多其他遭遇父母離異的孩子一樣,感情上能熬得過來。

因此,請盡一切努力讓孩子知道,家裡目前發生的事並不是天塌地陷。

你要向孩子保證,爸爸的離去絕對不是因為他做了什麼事,或者因為他沒做什麼事。

要向孩子保證,他的爸爸今後仍然是他的爸爸,而且仍然愛他。你還要特別告訴孩子,他今後一樣可以見到爸爸。

請盡你最大的克制,不要對孩子說些敵視你丈夫的話,不要說關於他不好的事情。儘量以平和的語言、陳述事實的態度跟孩子解釋這件事情。

告訴孩子,人們結婚的時候都會嚮往白頭偕老,但有時候人與人之間就是沒法相愛一輩子。這並不表明有誰不夠好,也不表明有誰不愛自己的孩子。

你還一定要對孩子強調,儘管他的爸爸不再是你的丈夫,但他仍然是孩子的爸爸,孩子並不會因此而失去爸爸。

另外,從一個實際性的角度來看(四歲孩子也會問些很實際的問題),你應該告訴孩子家裡會發生些什麼變化。

按實際情況實話實說,你可以告訴孩子,他會繼續住在現在的這個家裡,到了周末的時候他可以去看望爸爸。

你和他爸爸應該協商好看望孩子最合適的頻率。一般來說,每二三個星期見一次面,會比人們更習慣的每周一次要更好一些。還有,請你記得,孩子往往需要你把同樣的話說一遍又一遍。

11、問: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一去就哭每次都要哄好久,該怎麼辦?


小藤老師:
這種情況是典型的分離焦慮,多發生在剛入園或因病長時沒上學的孩子身上。

若非上述情況,原因就比較複雜,可能是老師、小朋友令他不愉快,甚至害怕,也可能是孩子自身依賴性太強,不習慣幼兒園環境對孩子獨立、規範的要求。

面對這些情況時,家長應該先和老師溝通,了解孩子不願意上學的具體原因。

因為老師對孩子是否喜歡幼兒園起關鍵的作用,如果是孩子自身的問題,在家要逐步培養其獨立性。

比如,孩子在家吃飯要喂,那麼他會因「吃飯」的挫折感而不想上學。很多幼兒都不願意去學校上學,在面對此類情況時,我們先應該找准原因對症下藥。


本問答顧問:Wendy老師及來自中科院和北師大的幾位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