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還在為垃圾分類發愁時,
非洲很多人卻正期望著吃上一頓飽飯,
或者。。穿上一雙正兒八經的鞋子~
非洲多數國家的經濟都很落後,
環境也非常惡劣。
很多當地人只能光著雙腳,
踩在炙熱的地面上。。
這樣打赤腳行走久了不僅容易受傷,
還會誘發傳染病。。
於是在像肯亞和盧安達等國家,
就有一些人就將目光投向了近年來
非洲一直在不停從我國購買的「垃圾」:輪胎,
並用自己的手藝將其做成了當地的爆品
—— 輪胎鞋!
我們每年要產生2.5億條廢輪胎,
這些嚴重的黑色污染,
起碼要50年才能勉強降解
。。。
很多地區的人都拿輪胎煉油賺錢
但那樣做對環境的危害更大。
而在非洲很多國家的一些有眼光的小哥,
卻選擇另一種處理輪胎的方式。。
這些小哥買下了大量的輪胎,
作為原料儲備起來,
然後他們搖身一變成了「鞋匠」~~
就像當今時尚界那些關注於材料的設計師一樣,
他們將輪胎這種廉價材料發揮到了極致~
經過他們的一番操作後,
這些輪胎化身為一雙雙便宜又耐穿的潮鞋,
夠當地人穿上很久很久。
輪胎鞋的製作並不複雜,
而且還有著豐富你多樣的款式。
可以輕鬆實現批量生產。
emmmm~
尺寸嘛,
按照自己的腳來就行。。
也可以給人量身定製。
先用輪胎外層做鞋底
用刀按照合適的尺寸切割下來~
根據客戶的腳型,
對輪胎進行局部調整。
用剪成條的輪胎里子當鞋面~
然後把它們固定起來就行。
最後再對細部進行打磨就完成了。
輪胎鞋的製作是不是十分簡單?
另外鞋子上的綁帶樣式可以定製,
比如在上面加上一些彩繩和串珠做裝飾,
使黑色的拖鞋變得多姿多彩。
或者乾脆,
把綁帶換成彩色的~
在這些非洲鞋匠小哥的手裡,
廢舊輪胎真正實現了物盡其用。
用輪胎做鞋子非常耐磨抗造,
尤其鞋底絕對耐磨防滑,
簡直堅不可摧。
而從投入產出比來說,
購買一個廢舊輪胎只要40美分
能做成7-9雙鞋,
但每雙卻可以賣到2到5美刀。
幾美刀一雙的價格,
可以說是灰常物美價廉了。
在環境惡劣的非洲,
村民們自然都想來一雙。
於是乎,
鞋匠小哥的輪胎攤受到了全村人的青睞,
而各種輪胎鞋也成為了當地的潮品神器。
誰擁有了它,
就是當地的弄潮鵝~
一時間,
非洲各地出現了不少「輪胎鞋」集市,
可以說有幾個輪胎堆,
就有幾家拖鞋店!
有量腳現場定做的,
還有分款式批量做好待價而沽的,
就連去非洲玩的遊客看到了,
也抵擋不住誘惑要來上一雙
體驗下最地道的非洲風情~
對於那些出身顯赫的消費者,
它們還設計了豪華版。。
很多非洲小哥因此發家致富
並成為了全村的希望。。
在賺了第一桶金後,
他們中的很多都選擇了擴大規模,
正式開起了鞋廠。
村民輪流在工廠上班,
還有了一份收入來源。
在廠子裡他們分工明確,
有人拆洗輪胎,
有人製作鞋子。
一會兒的時間,
就能做出一雙美觀耐用的輪胎鞋。
也有瞅准商機的非洲小哥註冊了自己的品牌,
甚至開了自己的網店~
他們希望借著網際網路電商做出口生意
讓輪胎鞋走向全世界!
因為他們深信:就算價格略高一點
也會有品味獨特的人願意買單!
他們甚至還研發了其它產品,
擴充出更多的 SKU,
比如輪胎桶:
比如家具
都成為當地的特色產品和旅遊紀念品。
就連大名鼎鼎的路虎也以這種輪胎鞋為設計靈感,
設計了東非的「馬塞族」為主題的海報。
它的 slogan 是:
獅子比我們跑的更快,但我們跑的更遠。
一位非洲鞋匠小哥說,
「回收是一種生活方式,
我的商業計劃建立在這個想法的基礎上。」
emmmm~
不得不說,
這種行為既讓「黑色污染你」物盡其用,
治理了對環境對污染,
還讓當地的人們穿上了物美價廉的鞋子,
並解決了很多人的就業問題,
可以說是一石三鳥啊~
而對於我們來說,
如果能注意到並有意識地改變生活和消費習慣,
比如減少浪費,少製造垃圾,
多進行回收再利用等等。。
那我們是否會發現:
自己在關愛環境的同時,
生活品質也有所提升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