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會!手把手教你從0打造Facebook專頁-起步篇

2019-09-16   焦點視界
案例背景
作為一名外貿從業的人員,如何快速地打開海外市場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讓目標客戶知道你,顯得尤為重要。
據不完全統計,Facebook月度活躍用戶量已經達到23.2億,什麼概念?相當於全球46.7%的網際網路用戶每月都會使用Facebook,或者說占全球總人口23%的人每個月都在使用它,這還不包括中國這個人口大國,足以顯示它在全球的受歡迎程度。
因此,基於Facebook龐大的用戶群,我們做海外營銷推廣時,Facebook是必須重視的一個陣地。

本篇我們將圍繞一個基於Facebook平台打造的營銷案例,具體展示操作的思路和執行的任務。

1、案例目標

在本案例中,我們將一步步從頭打造一個全新的Facebook專頁(FanPage),從帳號設置到上線運維,再到內容發布以及粉絲互動,一直到該專頁擁有1000粉絲為止。

2、現有資源

在開始之前,我們先梳理下本案例中,我們手中擁有哪些可用的資源。

專業的基本信息:品牌、描述、圖片、產品。這是開始設置一個專頁的必要信息,在建立專頁之前,就應該全部準備完畢;

2個擁有眾多好友的Facebook個人帳號,這是十分有利的資源,因為好友數眾多,意味著可以在頁面上線伊始,就邀請大量的好友來關注頁面,成為初始粉絲;

預備10件用作粉絲回饋的產品,這些產品可免費贈送給符合條件的粉絲;

廣告預算500美金,雖然金額很少,但是如果應用得當,也能發揮不錯的效果。

好了,食材已備齊,點火,下鍋。

註:本文中所有操作均為英文介面,如果當前帳號不是英文介面,可以點擊帳號右上角倒三角形—>設置—>語言和區域設置中,或者直接訪問:

https://www.facebook.com/settings?tab=language

修改介面語言,以便和本文內容對應。

案例進行時

DAY 1

第一天自然是申請開通專頁,步驟非常簡單,只要在個人帳號右上角點擊黑色的倒三角形,就能在下拉菜單中找到Manage Pages選項,或者直接訪問:

https://www.facebook.com/bookmarks/pages

點擊右上角的Create a Page菜單。

後續的步驟只要按照提示要求將每一項信息都輸入完畢,即可創建成功,這裡不再贅述。

在頁面創建成功之後,就要開始完善頁面的基本信息,這裡有以下幾個地方需要注意。

頁面一共有10種模板可供選擇,每一種對應特定的模塊布局和功能,我們應根據業務類型做出選擇,可選的類目包括:Shopping、Movies、Business、Venues、Nonprofit、Politicians、Services、Restaurants & Cafes、Video Page、Standard

由於我們打算用於創建獨立電商站的專用頁面,所以這裡選擇「Shopping」。如果不知道如何選擇,可以先用最後一個「Standard」,後面可以隨時修改這項選擇。

帳號需要一張圖作為背景圖片,Facebook官方要求的尺寸是820*360像素,注意文字和重要內容最好放在圖片的中間,這樣不容易被裁剪掉。

專頁中還要求填寫一系列的信息,包括:類目、官方網站、品牌說明、電話、地址、營業時間、產品價格等等,只要是系統列出來的信息類目,應該儘量填寫完整;當然,如果辦公地址在國內,又不想讓國外的客戶過度關注這一點,則可以選擇不顯示地址和營業時間,或者填寫一個國外的辦事處地址。

設置頁面用戶名,完善自定義連結,這一步非常重要。設置恰當的頁面用戶名可以讓訪問者十分方便地記憶和找到頁面,是必須重視的步驟。設置路徑為:頁面首頁 – 左側菜單欄 – About頁面 – 頁面右側Username – 點擊Edit,進行編輯。

注意,這裡有幾個設置原則:

a.不能和其他人重複,否則會不予通過,這就要求在修改之前,甚至是為品牌取名字之前,就要查詢一下自己要使用的名字是否已經被占用;

b.名字只能使用字母和數字的組合,可使用大小寫來區分單詞,例如「MaxArtistan」;設置成功之後,你的頁面地址就將由之前的隨機內容變為包含新設置用戶名的內容;

c.最好做到多平台統一,也就是說,不僅Facebook頁面是這個用戶名,其他平台如Instagram、Twitter等,都使用相同的名字,統一品牌內容。

除此之外,還應該對標3~5個其他品牌頁面,觀察他們的頁面布局、菜單、左側工具欄等的設置,儘量讓自己的頁面貼近頭部案例

當我們完成所有設置,並且檢查沒有錯漏之後,今天的任務就全部結束了。

DAY 2-5

將頁面設置完畢後,我們再次審視手裡擁有的資源以及目標,在第一周剩下的時間裡,將依次完成以下幾項任務。

設置和發布品牌故事

在頁面右側的第一個模塊,一般被默認為「Brand Story」的模塊,點擊「Edit」或者「See More」,就可以設置內容了。

我們建議在這裡放置相關的品牌介紹內容,以生動且專業的文案,講述品牌的成立、發展、願景等,行文中也可以穿插圖片。

一篇好的品牌故事,絕對是潛在用戶建立了解和信任的開端。內容做好之後,記得點擊「publish」按鈕,才能發布到前台顯示,否則會默認為草稿狀態。

設置一個CTA按鈕

CTA全稱是Call To Action,就是召喚行動、促使動作的意思。在Facebook FanPage中,這個按鈕位於背景圖片的右下角,且以藍色按鈕的樣式展示,十分顯眼。

這個按鈕包含8種可以設置的動作:Learn More、Send Message、Sign Up、Shop Now、Use App、Watch Video、Contact Us、 Visit Group。

通過名字我們也可以看出,對於電商來說,我們可以設置「Shop Now」為店鋪的連結,訪問者只要點擊它就能跳轉到網店,十分便利。而對於從事B2B的小夥伴們,設置為「Send Message」可以直接獲得用戶的留言,等於拿到了初步的詢盤。

CTA按鈕是Facebook進行流量轉化的重要入口,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妥善利用。

開始發布內容

到這一步,我們已經將這個頁面的必要項目全部設置完成,接下來就可以發布內容了。但是等等,我們還不知道要發布希麼樣的內容。所以,需要事先規劃。

a.首先,內容發布的核心原則是,要反覆思考和揣摩你的潛在用戶,他們會喜歡哪些類型的內容。建議先做一個頭腦風暴,列舉各種你的潛在用戶可能會喜歡的類型,然後再分門別類地往裡填充具體的內容。

b.其次,要注意內容的數量和質量。數量上來說,每天更新1~3條是正常節奏要在客戶活躍的時間段內發布,可以使用「buffer.com」工具進行定時發布。質量是社媒內容運營的命脈,沒有質量的內容只會被讀者漠視、忘記、最終拋棄,所以要花時間生產品質好、完成度高的內容,千萬不能敷衍了事。

衡量內容質量的另一個指標是:內容本身的互動性。一篇能在粉絲中引起參與、討論,甚至主動製造更多內容的帖子,無疑是最優的選擇。

c.最後,考慮以周為單位,制定接下來一段時間(月度、季度)的總體規劃,比如每周至少一篇產品類的、一篇知識類的、一篇案例類的內容等等,在第一步中羅列的內容類型越多,這裡就會越豐富。

d.具體到本案例中第一周的帖子,按照時間順序應分別是:

  • 頁面建立以及歡迎粉絲帖x1;
  • 品牌以及涵蓋產品介紹帖x1;
  • 產品知識以及能為用戶帶來實際價值數據整理帖x1;
  • 和產品無關但是對用戶有用的冷知識帖x1;
  • 真實用戶案例帖x1。

有了上述的幾個帖子,我們第一周的內容發布任務也可以到此結束。雖然看起來只有5個帖子,但是運營初期的頭腦風暴、內容羅列分類、內容準備、圖文製作,直到最終上線發布,每個過程都需要認真思考和執行,只有提高了標準,最終的成品才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水準。

如何從第二周開始加粉?我們明天接著說!

關於作者:韓席軍,焦點商學院明星講師,商務英語和計算機雙專業,精通外貿銷售、SEO、EDM、社交渠道營銷等,屬於技術流的營銷高手,善於鑽研和思考,從業九年來,一直在做業務的同時堅持分享。目前在知名美資公司擔任海外市場總監,從事跨境電商的研究和實踐。

(本文刊載於第67期《焦點視界》雜誌)


想要獲得更多乾貨?那就關注《焦點視界》微信公眾號(focusvision)吧!